APP下载

市政道路中海绵城市排水设计的探究

2020-02-14顾峰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期
关键词:透水性绿化带海绵

顾峰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也需要提高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保证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中的排水设计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并与市政道路规划一起,避免两者之间出现矛盾。同时,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研究中,相关部门及人员也需要积极响应“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充分运用相关的知识与技术来提高设计的水平,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也被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可以在下雨时吸水、蓄水以及渗水等,当有用水需求的时候,则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使用。防滑、渗水以及吸音是海绵城市材料的主要特点,所以海绵城市的应用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着积极的作用。不过,在实际建设当中,需要先转变观念。就以市政道路的排水来说,传统城市建设都是应用硬化路面,如果出现大雨或者暴雨等恶劣天气,排水则主要依靠渠道等设施,这种排水设计理念就是“末端集中”、“快速排除”,而这与就致使城市容易在下雨天出现洪涝灾害[1]。所以在建设海绵城市时,要扭转这种传统的观念,以“源头分散”、“慢排缓释”的设计理念进行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这样既能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也可以有效收集雨水。

2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致使我国目前面临着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所以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污染问题,也缓解了部分地区缺水的问题。因此,我国相关部门近些年来也一直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并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可以看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视。

2.2 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资源、防雨防洪

海绵城市的建设,其主要目的在于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排水功能,优化城市的设施体系,解决水给人们所带来的很多困扰。以城市排水的角度来看,海绵城市建设有效解决了过去逢雨必涝的局面,缓解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使城市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得到了提升[2]。同时,可以回收与利用水资源,解决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市政道路中海绵城市排水设计

3.1 车行道

根据当前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现状来看,很多城市的车行道施工还是应用非透水性路面为主,这种路面不仅会造成路面积水,阻断对地下水的供给,还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而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车行道就主要应用透水性的路面,这样除了可以减少径流总量之外,还能对地下水进行回补。透水性路面的具体使用,一般是在上面层应用透水沥青混凝土,而在基础层和中下面层则是应用非透水性材料,避免了雨水对路基的损坏。当雨水和路面产生接触后,雨水会顺着横坡流向盲沟,并最终进入到绿化带或检查井中。

3.2 人行道

与车行道类似,如果人行道采用不透水的路面,会在下雨天容易产生湿滑、积水的情况,影响到人行道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而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人行道的铺装则需要以透水性材料为主,这样可以确保下雨天不会出现大面积积水,同时能够有效调节路面的湿度、温度,也能对地下水源进行涵养。另外,路基土壤如果缺乏一定的透水性,则需要在基层设置排水管。

3.3 绿化带

①雨水的收集。由于路面的透水性因素,下雨天雨水会经过路面汇集到雨水口,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会将绿化带设置在路面下方15~20cm 之间。需要注意雨水沟的分布应该均匀,高度应该在道路高度与绿化带高度之间;②水体过滤[3]。雨水降在路面上会受到一些污染,为了能够保障水体的清洁度,需要对水体进行有效的过滤。在具体设计中,需要先铺设一层种植土,接着设置砾石层,最后安装渗透管。这样,除了可以起到对雨水过滤的作用,也可以确保雨水顺利渗透到地面下,补给地下自然水;③缓排滞蓄。这个环节的实施需要先充分分析绿化带的结构特点、地形,在此基础上来设计导流系统,为雨水可以顺利深入地下起到保障作用。明沟应该设置在雨水量的位置,它的作用是雨水的沉淀。而在明沟的两侧,则需要设置出水沟渠,出水沟渠的作用是表面雨水流向明沟。如果雨季,水体可以在雨水口的作用下滞留于绿化带当中;④排放。要先合理设置溢流系统,其与雨水、排水管道直接连通。在雨季期间,如果降水比较丰富,雨水口是比较难处理这些雨水问题,而地势较低的绿地就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储存雨水,并在溢流系统的支持下让雨水流向市政管网,以此排除多余的降水。

3.4 附属设施

3.4.1 路缘石

在市政道路排水设施当中,路缘石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主要有立缘石、平缘石两种类型。立缘石要比周围的地表高一些,在漫流后雨水会汇集在雨水口。如果传统立缘石不能确保雨水有效进入绿化带,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应用打孔立缘石、豁口立缘石以及间隔式立缘石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平缘石,顾名思义与周围地面高度一样,可以有效促进雨水流向雨水口或绿化带,避免可能出现的路面积水情况。

3.4.2 路肩边沟

在传统的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路肩边沟基本都是以应用混凝土材料为主,但从实际应用的效果来看,这不仅会影响到美观性、容易堵塞,还没有雨水净化的能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对植草沟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即在地表沟渠种植一些合适的植被,这样就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净化与排放。

3.4.3 衔接城市绿地

市政道路周边如果有城市绿地的存在,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衔接城市绿地,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出分流的作用。一般衔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如果该区域的水资源比较缺乏,就需要充分考虑雨水的储存与利用,通过排水管来引导雨水进入实地,然后对雨水进行净化后储存;②对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区域,可以采取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等方式来净化水体,这样也可以降低径流洪峰;③对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则需要先对雨水进行净化,可以采用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的方式,将雨水净化后排放至绿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不仅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可以充分应用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市政道路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关键内容,在设计市政道路排水时,相关设计人员要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科学规划人行道、车行道等基础设施,并做好城市绿地的衔接与规划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透水性绿化带海绵
最美城市“绿化带”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园路工程中透水性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CONTENTS
种子
海绵是植物吗?
风景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