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2020-02-14孙占军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期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

孙占军

(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69)

1 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筑工程的要求对建设现场进行地质、周边环境特征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岩土勘察结果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岩土勘察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建筑工程最终的质量。岩土勘察具体内容包括工程现场钻探岩石、采取原状土样本、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等,首先勘察人员需进行建筑工程现场地质条件的实地调查,获得建筑施工场地内所有地质地形条件数据,并对岩土层形成的原因、深度、分布和变化等进行分析研究。其次对所采集的建筑现场岩土样本进行化验检测和分析,利用各种技术和检测的结果分析建筑工程的土质。此外,在勘察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和勘察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勘察报告,并为建筑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当前在岩土工程勘察作业中,往往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或受到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限制而影响了岩土勘察的实效性。

2 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对策

2.1 规范岩土勘察工作

为保证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的质量,首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要修建的工程的具体要求,工程结构形式、成本投入、材料要求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中要用到的材料工具以及具体的过程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并制定好完善的勘察纲要,严格按照纲要开展勘察和地基设计工作。因为岩土勘察会受到环境、技术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所获取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必须采取合理的验证和检测手段开展对数据的分析检测。另外,所有参与岩土勘察的人员可结合具体情况适当扩大岩土勘察的范围,提高数据的代表性和广泛适用性。同时提高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但要提升自身技术能力,还要严格按照勘察技术标准和流程开展作业,正确使用相关技术和设备,提前充分了解勘察作业的流程和具体内容。

2.2 采用合理的勘察方式

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对施工现场条件要求不同,因此应在全面了解项目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勘察手段和技术设备等。利用先进的技术及时对勘察的数据进行检验分析,及时发现勘察中存在的错误,并进行调整优化。另外要做好对重点位置的勘察,尤其对于复杂的地质地形,必须采用更为详细的技术方案,结合勘察场地范围和建设特点合理部署勘察位置,要求勘察点的布置要有足够的代表性,并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及时分析和检验,使所获得数据能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2.3 加强现场监测管理力度

岩土勘察工作中如果因为操作失误而破坏了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条件,也会对后期的建筑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岩土勘察中要做好对岩土状态监测,掌握施工现场水文地质变化规律,及时发现现场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在做好现场勘察作业监督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现场岩土变化情况的跟踪监测,在施工前明确现场监测目标和具体内容,并建立监测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施工方案。

2.4 适当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

目前在岩土勘察中虽然采用的勘察手段已经先进了很多,但机械自动化的程度还是不高,和实际工程的结合度不够。为保证岩土勘察工作的顺利,除了要全面掌握现场情况外,还应该适当加大对勘察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使勘察结果得到优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反复检测勘察数据,利用先进技术做好对勘察设备的状态检测,保证勘察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从而可保证勘察报告的质量,为建筑设计提供有利的数据参考。

3 地基处理技术及应用

建筑地基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建筑质量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地形地理条件复杂,在不同的地形下就要采取不同的地基施工技术,以满足不同的承载能力要求。在进行地基基础处理时主要是利用相关技术措施保证地基的安全性,尽量避免地基沉降问题的产生,从而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提高房屋建筑的抗压能力。

3.1 强夯法

强夯技术是一种利用动力压实原理和动力固结原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具体工作时,使其重锤从高空自由落下,由此产生强大的冲击振动力而使路基土体强度提升、使土体压缩性下降,使土体的性质得到改善,提升路基的稳定性。在公路路基施工前首先必须先了解强夯施工的工作原理、作用和优势等,如此才能保证强夯施工的质量。在地基经过强夯作用以后,对于上部结构的承压能力上升,整体结构强度上升,在被夯实以后的路基强度是原来强度的2 倍以上,而压缩性则降低了2 倍以上。另外,强夯法施工利用的是履带式起重机,该设备操作简单、便于施工管控,而且施工效率较高、施工工期较多。不过,强夯法施工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发出较大的响声,所以如果周边有居民居住的话应该采取防护、隔音隔噪的措施,同时强夯法施工对于含水量比较敏感,对于施工场地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具体施工时还应根据实际建设隔离区域,在施工时则要注意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测和稳定性控制,做好施工管理可有效降低重锤物直接接触混凝土土块的概率。

3.2 换土换填法

换土换填法是处理软土地基的基础方式,以高强度的砂石、碎石和矿渣等替换地基内一定深度的湿软土层,从而可提高软土性能的稳定性。在换填材料方面,要综合考虑应力分布要求和地基承载力要求,另外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是淤泥质土、软黏土、膨胀土等不良土质。

3.3 加筋加固法

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地基结构将受到强大的上部建筑物自身压力,为避免地基结构受到强大压力后而降低稳定性,出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可在软土地基中加入适当的人工合成材料,从而提高地基土壤的抗剪强度,提高其稳定性能。另外,因为这种复合型材料强度较大,能有效调整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使地基结构均匀沉降,地基的受力减小,路堤中心的沉降也将降低,从而路堤稳定性能也因此得到改善。这种处理地基的方式可加快软土固结,加快沉降,减少后期的沉积量,使形成的软土地基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3.4 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是一种操作简便、施工时间较短、使用的材料较少、施工环节简单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施工成本,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类型的地基处理中。在施工时需要设置砂井,铺设砂垫层,同时用密封膜覆盖隔绝空气。之后用真空装置和砂垫层内的吸水管道将密封膜内空气排出,使膜内外产生气压差,这种气压差将转变为地基上的荷载力,提高地基的抗剪能力,避免地基结构受到上部建筑施工的不利影响。

4 结语

综上,本文对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只有规范工程勘察流程、采用合理的勘察方式才能获得对工程施工有用的资料,才能更好地开展后期施工。而采用合理的地基施工技术则关系到后期工程的质量,所以应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选择相应的地基处理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技术进行优化改进以适应实际工程施工需要。

猜你喜欢

岩土工程施工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子午工程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工程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