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

2020-02-14杨海萍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期
关键词:构配件装配式构件

杨海萍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1 研究背景

装配式建筑是新时代一种绿色建筑。由于建筑构所需配件提前在工厂制作,配件的结构与外形在制作时均得到良好的加工,使得建筑与外墙装修一体化,减少了施工现场的作业工序,施工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除此之外,一体化的建筑施工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能源耗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人文方面,装配式建筑施工提高了建筑使用的舒适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对能源、环境、人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装配式建筑以及它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顺应时代要求成为了我们的关注对象。但是,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历史较短,在施工方面仍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2 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

2.1 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是每个工程必须具备的程序。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施工都必须要以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数据作为支撑。施工准备贯穿着工程的始终,它关乎着施工的质量、效率、资源耗损、安全性等等。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施工方案、施工图纸、装配构件的科学放置、施工基础设施的安排与状况监测等施工准备需要俱到。施工准备工作作为提升整体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识别和控制施工准备中的有质量因素非常重要。这需要施工方和施工人员对施工准备具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能顺利进行。

2.2 构配件的生产运输与安装

构配件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它们的质量与安装关乎着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若要控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因素,就必须要控制构配件的质量以及其安装施工问题。

(1)装配式建筑的构配件为工厂统一生产。装配式建筑对配构件的尺寸、规格、质量等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装配式建筑配构件生产的行业规范显得尤为重要。规范配构件生产流程,严格把控生产工序,避免出现生产人员操作不规范,生产方偷工减料等行为,并对操违规的人员进行相应惩处措施;培养对专业设备工作系统熟知和操作精良的工作人员;积极对已有的生产工艺和体系进行创新,以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这要求行业要对企业资质进行要求:企业在生产构配件之前,要严格审核原料的质量达到工程使用要求;企业需要严格遵循设计图纸进行预制;在生产过程,装配式建筑施工所涉及到的构件预制,包括钢筋绑扎、吊点设置、预埋件设置等,需要经过相关人员的核验之后才能投入生产;生产结束之后需要对构件进行质量复核,满足工程要去之后才能投入使用。除此之外,企业要重视提升员工的技术能力。如定期开展技术知识学习活动,聘请相关专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等。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水平处于出劣势,对此我们积极展开技术研讨会,共同致力于提高技术水平,紧跟世界的脚步。

(2)配件生产制作完毕之后,需要从生产地运输至施工现场。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尽量减少因运输碰撞和放置位置的不当而造成的配件损损。首先,要对运输的车辆进行规定,使用体积、吨位符合要求的车辆,避免出现构件运输过程过度拥挤而造成的构件磨损和折断;在运输过程中适当地在运输车上放置缓冲物质,减少构件之间的碰撞;运输路线尽量选择路况好,道路宽敞平整的道路;施工现场构件的放置要科学,切勿出现构件杂乱堆积所导致的构件磨损折断;应设置运输应急方案,保证运输的顺利进行,避免延误工期。这样才能使得所有的预制构件在运输和放置时产生破损达到最小化。预制构件的破损轻则会影响构件安装重则会影响建筑使用性能和安全。

(3)装配式建筑的构建不同于传统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而是采用机械安装。机械安装的效率较高,但若操作不当,也会使得建筑存在风险。这要求施工方要重视机械的操作使用,定期开展技术人员培养会;操作人员要熟知机械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施工安装中,临时支撑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序。合理、稳固的支撑体系是吊装工序的保障。临时支撑体系的搭建要循序渐进,一个工序完成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支撑体系的搭建。构件吊装开始之前,务必确认机械的牢固度,避免吊装时发生事故;吊装构件时应保证构件孔洞对齐,避免孔位错开,还有要及时调整构件的垂直度和构件的连接,避免出现构件因预埋钢杆和连接套筒而造成的连接处未对准,减小使用时出现附加应力;吊装完成后需要对构件的边线、端线、垂直度等进行检查;塞缝灌浆时首先要保证砂浆的和易性满足要求,灌浆要确保灌浆的饱和,以保证连接处连接的紧密性。这一系列细节中每一步都要做好,以减少工程风险的产生,提高建筑质量。

3 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行业的许多方面,装配式建筑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控制至质量因素:①建筑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系统的使用有效地规避装配式建筑重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其中最显著的是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视化和协调性。在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视化下,结构的生命周期是动态的,施工人员可以看到结构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发现隐藏忧患。同时,信息模型系统对就实际工程情况进行演练,通过演练发现方案的优缺点以此来优化方案,避免方案与施工的不兼容;协调是建筑是重点内容。由于建筑工程是一个设计内容很广的专业,业内缺少全能型人才,因此许多设计工作都是相对独立的进行。这就导致了一些项目在执行中出现“碰撞”,如梁节点阻碍管线埋设;②企业可以利用自动系统建立信息库,将施工质量因素通过信息化技术总结归纳,并运用代码编写成程序作为指南,在今后的施工中输入工程数据即可得到质量控制方案。信息技术的使用补充了一般装配式建筑的方案与信息盲点,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的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 结束语

质量控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涉及整个工程的前后所有工序。如果要对其中因素进行概括,那么就是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对工程的质量有这重大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要求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更高,这需要行业和企业的技术的提高和技术人员的培养。同时,在信息时代,建筑行业也要介身时代,合理使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

猜你喜欢

构配件装配式构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于发布《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和构配件产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
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专利名称:二硅化钼基陶瓷加热元件保持结构
西夏建筑构件——鸱吻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