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东北蔡某高层办公综合楼建筑设计分析

2020-02-14雷俊华

建材与装饰 2020年8期
关键词:外立面石材幕墙

雷俊华

(上海汇郡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1 项目概况

13-02项目是办公为主的高层综合楼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板块,北临成山路,南至13-03地块边界线(商品房地块),西侧为杨高南路,东侧是中汾泾景观水系。整个基地东西面宽70~110m,南北长110m,呈直角梯形。主要的车行和人行出入口都依托于北侧成山路。

2 建筑平面设计

2.1 平面设计

本项目在总平面设计阶段,综合考虑了城市设计,道路交通包括地铁路线,周边环境,日照分析等影响,经过多轮方案分析比较,得出一个兼顾内外景观,合理呼应城市基地本土的总体布局。主体办公楼沿中汾泾河道水系东西向展开,为办公区域东侧获得河道最大景观面,而西侧面对办公楼中庭喷泉广场以及隔壁相邻13-03地块新建商品房的景观样板区域,这样使整个主要办公区域获得了均好性景观面。裙房在南侧南北向设置与主体塔楼形成一个内凹的半围合景观庭院,并将下地库的疏散楼梯与采光天窗和喷泉水景等构筑物结合,形成景观内庭院。在外部交通流线设计上,将机动车地库出入口设置在项目入口处使机动车就近入地以减少对大楼地面人流的干扰,后勤货运(餐饮厨房)装卸平台设在地下一层内,地面仅设置VIP及大巴停车位并结合景观内庭院设置车行环道供重要客人及紧急车辆使用。

同时在平面设计时办公楼采用矩形方正的平面以利于办公室平面分割及家具布置,采用的8400×10000的基础柱网结合交通核心筒进行平面设计。垂直交通方面通过对电梯载重、运行速度、服务面积及办公功能需求等配置配置综合考虑,确定了主塔楼约13000m2选用了4台1.75m/s的荷载1200kg的办公电梯,其中2台在地下车库停站。另外有1台货运(消防)电梯及一台为餐饮模块配置的专用电梯。办公标准层设计中采用核心筒居中加环形走道的传统方式以满足出租型物业的均好性,同时针对上海租赁市场企业客研和新兴的共享办公、产业地产、小总部、微小企业孵化器等研发,将高层平面的角柱打开,用双柱加局部悬挑的方式打开了转角房间的270°景观面,提升了角部办公用房的景观品质;并根据主力租户要求在7层平面核心筒出电梯厅两侧设置成开敞前台和玻璃会议室,给出电梯的人群眼前一亮的环境观感。根据现存办公楼市场及未来智能化更新发展的趋势,将强弱电设备间放置在中央核心筒,这样面积适中,到平面各个房间的综合管线距离合理,以后进场租户的改造或智能化升级大多集中在机电设备方面,这样设置也预留了改造升级的空间。同时根据周边区域环境,把每层的新风和空调设备间设置在视野不佳的东南角。这样主楼西侧办公区有中庭喷泉和住宅景观,东区办公有中汾泾自然河道景观,另外三个角部房间还有更开敞的270°景观,整个平面满足了出租物业的均好性需求。

2.2 入口设计

对于办公楼大堂入口处的处理,为使大楼主要车行环道和主出入口落客区石材拼花铺装干净完整,不受各种地面井盖的分割影响,我们把底层地面的电信、供水、排水等各专业的检修井,过路井,转换井等合并位置统一集成几个大的合成井并使用装饰井盖,并将西侧办公主入口下客区的污水检修井调整至北侧或绿化带内,减少地面井盖对办公主入口景观的干扰。

3 立面造型

3.1 立面造型设计

大楼的外立面造型也是设计重点之一,经过之前与业主单位的多轮沟通汇报和多方案比较后选择了玻璃幕墙和干挂石材相结合的造型方案,即能满足现代企业办公需求又与隔壁地块高层住宅石材外立面产生呼应,办公楼立面是以ARTDECO为基础的海派演变发展和微创新而来,主楼和裙房均以竖向线条为主,主楼石材线条更厚重密实,在石材线条竖向分割单元中结合铝合金开启窗扇,裙房立面是统一中求变化,石材线条更纤细,幕墙金属杆件与玻璃比重更大,突出玻璃幕墙的轻盈和通透感,这样主楼和裙楼在同一建筑立面语境下通过材质对比形成厚重与通透2种感觉并相映成趣。

3.2 立面深化设计

立面深化设计中,主楼底层近人尺度石材柱式粗大且石材线脚和纹样较多,结合定制壁灯以端庄厚重感觉为主,塔楼中段柱式收缩瘦身且样式简洁流畅,到了顶部竖向线脚进一步收缩更纤细悠长,并加入了金属杆件,,玻璃的面积占比进一步加大。这样整个主体大楼从下至少通过厚重的竖向石材渐变过程,以及玻璃幕墙的占比逐渐加大,体现出高层建筑从基座石材到顶部玻璃逐步过渡演变且向上发展的建筑意境。细部设计里根据徐家汇某类似高层外幕墙LED灯带外露的情况,结合自身项目在石材竖向线条中设计了隐藏式灯槽,重点部位设置LED洗墙灯,玻璃幕墙内结合室内天花吊顶处设置照向外部的横向灯带,这样多方整合幕墙顾问和泛光照明,室内及景观设计单位的技术力量,运用SKETCHUP等多种技术工具进行施工图深度的建模和设计推敲,在最能反映现场的设计图纸上设计出最佳效果。

4 设计服务要点

在工程实施阶段,笔者以建筑师身份牵头协调各单位顺利完成了大楼环境评价,玻璃光污染评审,幕墙安全评审,交通评审等。同时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结合图纸与现场,动态跟踪施工进度,对工程做法及设备材料等参与把关,控制重点有外立面幕墙的部品部件:如定制纹样铝单板,干挂石材板材和线条,LOW-E玻璃平整度及膜系颜色,定制的泛光照明外墙灯具,景观灯具体现建筑外立面设计元素等。针对天然石材有色差的物理特性要求施工方采用石材现场排版定案编号后上墙,在约定范围内的色差石头使用在角落等,色差大的要求重新供货;搭建现场幕墙视觉样板,多方确认实施样板效果,二次推敲细部材质和尺度,反复确认幕墙加工图纸及下料单以保证后期大面积施工工艺达到设计要求;组织泛光照明工程夜间试灯等采取多种手段和技术管理办法以实现设计目的及设计效果。

5 设计后评估及思考

在项目设计之初,就按照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的整体设计思路,在以建筑设计为核心主体的设计思路内整合其它专业公司技术力量,形成了一套完整全面的设计方案,笔者作为本项目主创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单位担纲项目负责一职,负责从方案投标-总体设计-施工图控制指引完成深化设计。现在自我反思评估下来,在整个设计深化过程中笔者深有感触的是协同处理所有设计条线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环节,也是精细化设计和一体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比如:建筑、结构和幕墙的关系:幕墙竖向杆件粗细与结构受力和建筑表现力的关系,幕墙玻璃划分及开启窗扇设置与外立面和室内效果以及设备通风要求的关系等;还有前文提到的室外检修井梳理和景观的关系,室外消防接合器的景观处理等;幕墙和泛光照明和建筑外立面的关系以及外立面灯具照射对室内光环境影响等等。协调整合所有设计单位的各专业的技术力量对建筑师个人能力也是一大考验,也体现了一个成熟建筑师的功力水准。为了呈现出最佳效果并满足业主诉求的使用功能,也必须有这样一个团队或核心个人来做“整合”的技术动作。建筑师要当好带头人必须对各个专业的技术特性、材料特点,设备要求甚至施工顺序都有一个深度的了解,而建筑专业本身也是设计行业中最有条件做到的专业。

以上一点心得总结和感言,试图从项目设计者角度来厘清一个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逻辑和反思,希望自己或同仁都能从中获益。

猜你喜欢

外立面石材幕墙
老旧小区外立面整体改造的实践分析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幕墙型式对高层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模拟
节能技术在高层建筑幕墙工程中的应用
2020年《石材》目录
为何石材难以大量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材洞采风险预防
2019年中国石材贸易仅86亿美元,再次表现深幅下挫——中国石材贸易已经失去多个世界石材第一
关于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探讨
双玻光伏幕墙运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