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后肢瘫痪犬电针治疗体会

2020-02-14王楚乔王丽庆任泉泳刘学龙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7期
关键词:后肢百会穴电针

王楚乔,王丽庆,任泉泳,刘学龙

(延边大学 农学院 133000)

1 基本情况

一泰迪犬,雌性未绝育,5 岁,4kg 重,2019 年5 月因后肢瘫痪不能走路转院治疗。 该病患双后腿僵直,屁股着地依靠前腿爬行,并不能自主排出大小便,处于失禁状态,需要人为帮助挤压腹部排泄。双侧后腿因久未运动造成肌肉萎缩。经主人描述该病犬无外伤引起,突发性的引起后肢瘫痪,拍摄DR 影像也没有骨头的挤压和错位。 判断后为神经炎, 需要电针结合药物共同治疗。

2 治疗过程

2.1 电针治疗

将病患置于针灸床上,在床上依照病患的体型用粗的绳结编织网状,覆盖在针灸床上面,使病患趴在网上,四肢刚好支撑在床面并且受力在腹部,减少了后肢和臀部的受力。 为了避免因挣扎使其依靠前腿使劲远离针灸床, 需要人为固定看护或者胶带绳索约束前肢。

使用的器械为华佗牌针灸器械包和华佗牌电子诊疗仪。 施针的穴位共有两套,周期性轮换。 一套为百会穴、尾根穴、左趾间穴、右趾间穴;另一套为百会穴、尾根穴、左后三里穴、右后三里穴。 电流的联通规则为百会穴与趾间穴或后三里穴相连接,尾根穴和趾间穴或后三里穴相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百会穴与尾根穴之间不能连接。

施电针后,设置30min 时间,平均5min 调节一次波形、频率和强度。 波形包括连续波、疎密波和断续波,频率和强度根据当日病患施针时情况而定, 以后肢可以随设置的频率波形而抖动为主,但强度不宜过大,适当调节为好。 施针者随时观察病患的状况,予以调节电针的强度。

2.2 药物治疗

原则上施行电针疗法就需要避免静脉输液,所以所有的药物以皮下注射的方法给药。 用药如下:中科拜克产重组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原神奇康肽)每公斤体重0.2mL 每周两次;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用量为每次0.5mL 每周两次。

2.3 加强运动辅助治疗

除了电针和药物治疗, 病患自身多进行辅助站立和走步也是治疗的关键部分。

3 治疗效果

在连续治疗的第31d,病患双后肢第一次自主站立,并且维持了一段时间;在治疗的第46d,在人为引诱病患向前爬行时,双后肢可以向前用力步行几步;第67d,病患可以缓慢步行。 其失禁状态也在可以站立时恢复正常,可以自主排泄。

4 讨论

疼痛、麻痹、运动机能障碍等是椎间盘病的基本临床特征,西医认为是脱(突)出的椎间盘或髓核物质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而引起的机能障碍的结果。 中医辨证可以分为血瘀型、 痹证型、肾虚型和脾劳型等,外力损伤、感受风寒湿邪致气血凝滞不通,先天不足或后天肾气虚弱导致骨萎、少髓,饲喂不当、过度应激损伤脾气致肌肉萎缩、四肢无力,肝血不足导致筋爪失养、枯萎是该病的主要病因病机[1]。 孙思邈《千金要方》指明,凡病,皆由气血壅滞,不得宣,可针开之。 针灸是将针刺人动物的某一特定部位或用艾灸等方法刺激特定部位。 传统医学认为,穴位是动物反应气血输注出入之地方。 穴位是邪气侵入之处, 也是脏腑有病反应在体表的反应点。 疾病的产生是由于气血瘀滞、 经脉闭塞、 阴阳失调引起。 针灸治病是使穴位接受刺激以达到祛邪扶正、调和气血、疏通经脉、调和阴阳的目的[2]。

电针治疗的结果,是使原本后肢没有躯体反应,而出现了包括痛觉在内的反应,更让它可以自主运动。 在治疗过程中,施针时最开始病患除了加电后, 尾巴和脚掌会根据频率摆动外对其他没有感觉,后期施针时会有拒绝施针而主动缩其后肢的动作。说明经过电针治疗后,其痛觉更为敏感,恢复更快。 从出现可以站立到可以行走,这个过程速度是加快的,简单说来就是当后肢出现可以自主站立后,可以缓慢步行就比较快了。 除了该病患这种无外伤造成的瘫痪外, 还有其他症状相同并也无外伤引起的后肢瘫痪病患, 但其共同特点都为肥胖。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主人的生活条件上升,宠物的生活条件也同步升高,肥胖造成的腰荐部受力增大是病发的一大诱因。

猜你喜欢

后肢百会穴电针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奔跑杀手短面熊
狗反复发烧后引起后肢瘫痪的诊治及体会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脊髓损伤恒河猴后肢三维步态数据处理软件包的设计和实现
一穴解决“路怒症”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