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 水到渠成

2020-02-12尹路寻

散文百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法治消费思政

尹路寻

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政课教学不应该是“一言堂”,而应立足学生自身,师生互动,设疑激思,在潜移默化中渗透、领悟核心素养的过程。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思”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依据教材的核心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把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创设情境,设置疑问,促进学生知识迁移,感悟核心素养;同时,通过情境设置及问题的创设、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

设疑激思教学如何助力核心素养在思政课堂中生成呢?笔者结合必修一《经济生活》中“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来谈一谈。

一、创设情境,对比设疑,激发求知,增强政治认同

在本课的开始,我给学生出示他们非常熟悉的三种生活用品的图片,分别是液晶电视、手提电脑、智能手机。随后,我设置第一个疑问。

教师:封建帝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几乎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他消费过这些东西吗?

学生:没有。

教师:為什么没有?

学生:那时候生产力落后,还不能生产这些产品。

教师:所以,这说明了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用本节课的理论概括就是?

学生: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教师:这些东西,在座的你们消费过吗?

学生:消费过,几乎天天都在用。

教师:作为古代万乘之尊的皇帝没用过的东西,今天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天天使用了,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甲:说明生产力发展了。

学生乙:说明物质产品丰富了。

学生丙:说明人们生活富裕了。

教师:你看,我们今天的生活比古代皇帝还要好,你们不再是“小皇帝”了,你们已经是“超皇帝”了。那么,各位“超皇帝”想过吗,这么美好的生活是怎么来的?

学生甲:是父母辛苦创造来的。

学生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学生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来的。

学生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来的。

教师:好的,我们都知道是在党的领导下,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好政策,使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所以,这些最真实的感触在无形之中就让我们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底气,这也就是思政学科的第一个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你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发展政治认同素养,才能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着眼未来,正反设疑,扩展广度,深化法治意识

在进行到“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时,我设置了第二个疑问。

教师: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这个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生产才能继续下去,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同学们,在座的你们当中将来一定有人会成为生产经营者,成为组织生产的负责人,甚至成为公司CEO,那么,请你们根据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的理论思考,将来的你们应该怎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呢?”

学生甲: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

学生乙:生产适销对路,市场需要的产品。

学生丙:诚实守信,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教师:对,我们生产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所以,我们生产者应该为消费者考虑,生产物美价廉,适销对路,满足市场需要的良心产品,就是要依法经营,不能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那么,怎样才能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学生甲:靠国家。

学生乙:靠自觉。

学生丙:靠法治。

教师:对,都有道理,但根本的办法是法治。我们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依靠每一个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这就是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三、归纳引申,疑能促思,拓展深度,感悟科学精神

在进行完“生产与消费”的问题后,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但不相互决定。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也不能把二者等量齐观。一方面,我们认为生产决定消费,所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我们也承认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承认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教师:同学们,你从我的表述中发现二者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甲: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学生乙:生产与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

学生丙: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教师:好,我们从经济角度已经明白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把二者關系上升到哲学高度就是,生产与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二者是不同的,生产不同于消费,消费也不同于生产,二者的地位也不同,说明二者是对立的;他们二者又能相互作用,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又是统一的,这就是对立统一的观点,这体现了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培养科学精神,有助于你们形成正确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

四、灵活收尾,疑在激趣,促使创新,重在公共参与

当进行到最后一个问题时,我说,关注社会是当代青年学生成长的需要,关注国家发展是当代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下面请就大家发表自己的高见。

教师: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学生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学生乙: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学生丙: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学生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教师:好的,大家课后搜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你刚才谈到的这些措施的具体事例,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下一节课的课堂展示。其实,让大家去搜集、去展示,就是让你感受到你是祖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要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就是思政学科的第四个核心素养: 公共参与。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  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可见,思政课堂有效培育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设疑激思。设疑激思使学生在设疑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得真知,在真知指导下开展科学的实践。培育核心素养,就是要使核心素养的渗透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核心素养与思政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就要动脑筋,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核心素养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注:衡水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 《政治课教学中“设疑激思”的技巧研究》 + 1801004”。

猜你喜欢

法治消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40年消费流变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