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教学校送教上门内容探究

2020-02-12梁明霞

散文百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送教上门

梁明霞

摘 要:送教上门是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享受公平教育的举措,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送教上门工作中,入户送教是工作的核心内容,“送什么”是决定送教效果的关键。精准评估、科学送教,提高送教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是“送好教”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送教上门;科学送教;内容探究

河北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指出,针对残障儿童就学问题,构建“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框架,由此决定了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各级各类特校全面展开,各地也对送教上门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研究。如云南省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已经实施了送教上门质量提升工程,开始实现从“送教”到“送好教”。

我们的送教上门实践研究也全面展开,迅速推进,深入探索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尤其对送教内容的探索,实践与理论联系,创新与传统并举,效果卓著。

入户送教是送教上门的核心工作内容,通过持续不断的高质量送教,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送教对象的状态,将送教工作落到实处,保证送教效果。在解决好“怎么送”后,“送什么”成为送教的关键。

一、精准评估

精准评估是高效训练的基础,对送教对象的精准评估很重要,直接决定送教的效果。我校高度重视精准评估,组建评估小组,人员包括:送教教师、校医、心理咨询师、残联康复员,所有人员分工合作,辅助利用便携式数字化综合康复平台,从身体机能、感知认知、语言表达、精神心理、精细动作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估。

具体操作如下:校医负责对送教对象身体机能、精细动作进行精准评估;送教教师和康复员负责对送教对象感知认知、语言表达进行精准评估;心理咨询师负责对送教对象精神心理进行精准评估;此外,对该对象的家庭状况、个人背景环境作出评估,最后形成完整的评估结果。

全面评估后,作出结果分析及建议。

二、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根据上述评估结果,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南针,可以标示出学生未来长、短期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影响和决定送教课程的设定与教学实施。一份完整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包括:送教学生个人背景资料;送教学生家庭状况;送教学生能力现况和需求;送教学生的需求界定和解决方案;送教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特殊教育服务;送教学生需要的服务和支持策略;情绪和行为问题针对送教学生的介入方案;教育目标;等。如果送教学生上述情况有变动,要随时更新。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要由家长共同参与,征询家长意见,重视送教对象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大处着眼,全面了解,从小处着手,涵盖送教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

三、科学送教

1.精准送教。

根据制定的个别化教育计划,针对送教对象的特点,实施科学合理的送教内容,因材施教,精准送教,是科学送教的重点。我们将送教学生按视听、言语智力、肢体、精神等几个类别分类,然后按残障程度由轻到重分为a、b、c、d四类,每类送教对象分别设置送教套餐,家长教师灵活选择,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对象,送教内容有所不同,大大提高了送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a类对象(认知较好)

套餐一:语训课程+认知课程+培智课程+社会适应

套餐二:培智课程+社会适应+康复课程+心理课程

b类对象(认知中等)

套餐一:语训课程+认知课程+社会适应+心理课程

套餐二:培智課程+生活课程+语训课程+运动康复

c类对象(认知较差)

套餐一:认知课程+语训课程+生活课程+心理课程

套餐二:感知训练+生活课程+爱心抚慰+运动康复

d类对象(认知微弱)

套餐一:理疗康复+语训课程+爱心抚慰+心理课程

套餐二:感知训练+生活课程+理疗康复+爱心抚慰

送教中,要尽量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事物进行操作,锻炼提高学生生活适应的技能,让他们自己动手,搭积木、捡豆子、系扣子、穿衣服、拿筷子、端碗、举杯,自己能做的不依靠别人,不能做的教师辅助下去完成,切实提高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领会自食其力的意识,由于他们的不足,许多抽象理性的东西不作硬性要求,而是让他们学习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在送教过程中,尽量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的教育内容。

2.重视疗愈。

艺术的疗愈作用,已被心理界认同,在送教上门的心理辅导中,我们有意将绘画、音乐学习内容作为常态训练内容,效果较好。

案例:送教对象李栋同学,下肢残疾,上肢无力,只有左手能勉强握住筷子;视力低下,可视范围一米之内;语言表达基本清楚,脸部肌肉无力,常流涎水;听力正常,喜欢音乐,爱好唱歌;拒绝与陌生人交流。

针对李栋的情况,我们制定了“扬长”康复计划,利用李栋喜好音乐的特长对他进行康复治疗。让他在音乐互动和交流中展现自我,同时促进他和教师之间情感的交流。

材料准备:小乐器(小鼓等)、录音机、下载有音乐歌曲的U盘等。

①送教教师与李栋同学谈话,介绍本次训练内容。(李栋同学的表现:不理不睬)②心理咨询师介入,进行心理辅导,送教教师配合引导。(李栋同学勉强同意配合,教师及时鼓励)③放音乐,李栋同学挑选喜欢的歌曲。④尊重李栋同学意见,送教教师用小鼓打节拍,清唱李栋同学挑选的歌曲。⑤要求李栋同学跟唱两遍。(李栋同学的表现:不好意思,不配合)将手指放在嘴里咬。心理咨询师再次介入,送教教师配合引导。之后同意跟唱,声音很小,教师及时鼓励。⑥按照之前制定的“扬长”康复计划,坚持执行。通过音乐进行互动,交流情感,培养社交意识。虽然他还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对外界秩序不能完全理解,还难以与陌生人合作,没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音乐活动,但他的进步显而易见。⑦对他进行音乐鉴赏启蒙教育,鼓励他通过听音乐、唱歌,宣泄情绪,表达内心感受。

成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李栋已经对我们非常熟悉,不再不理不睬,能够用积极的态度跟老师一起唱歌,能模仿著名歌手的歌曲。看到我们,他马上就会说:“老师辛苦啦,欢迎老师!”让大家心里热乎乎的,特别愿意给他上课,也使这个原本冷清的家庭,变得热闹、快乐。

3.爱心温暖。

送教上门的同时,重视将爱心温暖带入家庭。将教材、书包、笔本、康复器材等学习康复用具送到孩子们手中,解决贫困送教对象学习康复物资匮乏的问题;将老师们自发捐助的衣服、学习用具、生活用品、食品等送到孩子们手中,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家庭成员情况特殊的,由老师们义务帮助家庭劳动,进行困难帮扶……对于送教学生中家庭情况特殊的进行特别关爱。

四、创新送教方式

信息时代,仅凭一本书一张嘴已经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了,为了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创新送教方式:利用便携式数字化综合康复平台,进行认知训练;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建立微信平台,发送视频;建立博客,推送康复知识。通过这些平台,利用互联网,增加孩子们的视野范围,以期达到智力增长之目的,提高他们对送教的期待,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案例:刘嘉同学,多重残疾,腿脚不便,每次看到数字化康复平台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因为他太喜欢里面的认知训练了,鲜艳的图案、逼真的叫声、美妙的提示语,吸引他持续训练,每次半小时的训练结束后,他總是感觉时间短暂,舔着小嘴巴,好像要把训练的知识全都吃到肚子里,眯着眼睛喃喃自语:“太有意思了!”……看到孩子满足的笑容,老师们替他由衷地高兴。

送教上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不断探索完善送教内容,总结经验教训,始终以康教结合为出发点,探索优化送教上门内容,精准送教,持续提升送教效果,将康复理念和技术送入重度残疾儿童家庭,让他们在最佳康复年龄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将社会的博爱精神传递到每个家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参考文献:

[1]哈平安.语言与言语障碍论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8-95.

[2]夏峰.研究学生:国际特殊教育新进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

[3]张国强.实施送教上门质量提升工程,实现从“送教”到“送好教”[J].现代特殊教育,2019(12):11-13.

猜你喜欢

送教上门
渭源县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思考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索
构建“五三四”模式,实施重度智障儿童送教上门服务
浅谈行为矫正法对重度残障儿童感知机能的训练
试析如何提升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效性
试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
送教上门的实践探索问题研究综述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