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动态课堂

2020-02-12汤海燕

散文百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新课堂动态生成初中语文

汤海燕

摘 要:课堂教学应该是动态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活动,使教育学有效互动,从而课堂生机勃发。本文主要从如何让学生身体动起来、思维动起来两个方面,阐述打造动态课堂的各种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课堂;动态生成;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应充满灵动、情趣,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学生应自由想象、张扬个性、抒写自己的理想;学生在欣赏一篇篇美文时被文中动人的故事情节及优美的文字所吸引,为人物命运或喜或悲。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面临这样尴尬的境地:教师穷其所尽地讲解,学生却无动于衷、昏昏欲睡。有的教师抱怨:学生素质下降。究其原因责任不在于学生,缺少思维的语文教学,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教师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一、让学生身体动起来

1.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及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我为什么而活着》一课,从中可以看出罗素的思想内涵:渴望爱情;寻求知识;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它们是作者一生奋斗的精神动力。在学习这篇文章前,教师组织一研讨会,学生搜集资料、图片、视频等。学生兴趣很高,他们把教材文本反复诵读,有的学生都能背过了。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活着的意义。学生找到人生的价值,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不能碌碌无为而活。学生情绪激昂,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生理解《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奠定基础,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内涵的理解。

2.带动作用。有的教师总抱怨: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上课时学生精神状态不好,有的学生游离于课堂外,以致于教学效率不高。无论班级学生素质如何,总有几个学生爱表现自己,它们思维比较灵活,表现欲很强。虽然有时他们的表现“太活跃”影响教学秩序,但教师可引导、鼓励、发掘他们的潜能,不妨让他们带动那些不发言、不失为一种教学策略。如果,语文教学中,学生敢于发言、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氛围下,教师还对学生有如何抱怨呢。教师要利用“活跃分子”激发学生。教学《猫》一文时,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后,“我”却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冤枉了它吗?第一个问题学生认为好回答,但第二个问题,学生不知道从哪方面说起。学生都不做声,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教师让班上一“活跃分子”,她敢说,虽然有时候说的与文本内容没有关联。她的观点引来其他学生的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

3.引导学生“说”。教师应放下身架,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能给学生的感觉是高高在上,对学生不苟言笑,学生对教师唯唯诺诺,教师用命令的语气对学生说话。现在的学生是家里的宠儿,有个性、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适当“放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不能代替学生感悟文本内涵,不能把语文教学简单的理解为背诵。应给予他们充分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说”文章内涵、写作技巧、表达方式,把感动的等,把不懂的、不理解的、有爭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主动探究。学生间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说”,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1.发散思维。语文学科特性是答案不唯一性,只要有理有据即为正确答案。教师不要小看学生,他们接触的事物多、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对事物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初中语文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研读教材文本,把握教材的整体性,深入分析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总结,鼓励他们独具特色、彰显个性。有的时候,教师中希望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有些学生的答案超出教师的预想,教师并没有静下心来思考学生的答案中也许将是自己思维的“死角”,是文本的另一深意呢,硬要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到预定的轨道上。那样会束缚其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循规蹈矩,不能越雷池半步,在教师所谓的“正确”答案中,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正因为有了独特的观察角度,才会闪现出学生丰富的答案。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其具有不确定性与多样性,作为教师应放飞的思维,让学生编织五彩的梦。

2.学生质疑。首先,教师要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让课堂气氛更加跌宕起伏,抑扬有序,从而扬起学生想象的风帆,搭起思维的跳板,给予他们足够的思维空间。其次,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设疑,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思想火花。对于难度较大、特别是容易遗漏的内容,如果从正面切入难以奏效,教师应旁敲侧击,问此及彼,给学生指明方向,进而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下,如此思维下的课堂必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3.贴近生活。教学源于生活,生活既是教学。生活是知识之源,感知之始,把语文教学和学生熟悉的生活、社会联系起来,做到“教、学、做合一”,相信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生活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源泉,教师适时地引入生活情景,既可以解决学生由于地域、经历等不同而来带对课文感知能力不同的问题,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甚至还可以反过来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可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四季美景;《秋天的怀念》《回忆我的母亲》引导学生写一写自己母亲。《我为什么而活着》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及人活着的意义,生活中的哪些人的精神感动了你。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三点价值探微[J].语文建设,2018(35):18-21.

[2]邓芬.开思维之花,畅阅读之游[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85-86.

猜你喜欢

创新课堂动态生成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新形势下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构建探索
初中政治创新教学策略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引导探究创建“新”的语文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