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朗读训练的策略和方法

2020-02-12张燕霞

散文百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木偶感情课文

张燕霞

我们古代教学把上学称作读书,可见读书是非常重要的,现行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要求,我们要鼓励学生用诵读,在诵读实验中使语言得到积累发展,使学生的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加深。通过学生不断的诵读的训练,在诵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反复的品味文章的语言的技巧,消化吸收与课文的精神内涵,品味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落在具体操作中即念好“九字诀”: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然而,现实中往往会出现仅凭“反复诵读”这一较直观的手段进行教学,全然不顾学生有无兴趣,更不用说是否进行了深层次的感悟,学生只一味硬着头皮应付着读。这样的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在读出感悟,获得知识呢?

这就要求教师大胆地“放”更要巧妙的“扶”。大胆地“放”,即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讓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读。只有主动地读,才能读出疑问,才能读出思考,才能读出情感。然而这并非一味地、机械地、反复地阅读,教师更要在读种巧妙地“扶”。“扶”要扶得恰到好处,要扶起学生的兴趣,扶出学生的情趣:要扶在重点,扶散难点;要扶给学生方法,扶会学生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在朗读教学中做到巧妙地“扶”呢?

一、要扶出兴趣,扶出情趣

1.范读激趣。教师以清新、流利、包含情感的语气范读课文。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一种对美的追求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出读的欲望。同时,他们也会在范读中学会欣赏,品位和鉴赏。《妈妈的爱》这篇课文老师范读的时候用非常亲切。可爱、激情的语言,把孩子带入到博大的母爱的情景之中去,在盛夏酷暑的夜晚,妈妈为我送来阵阵的凉风,使我心旷神怡,在下雨的天气里,妈妈为我送来遮雨的雨伞,这种母爱时刻存在我的身边,学生的思想感情已经深深的投入到了博大的母爱之中去。这个时候让孩子们就根据喜欢模仿的习性和容易到感染的特点,让每一个学生读一读,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们在感情上,在语调上,在表情上惟妙惟肖的进行模仿,把文章的思想感情都充分的体现出来,把课文欣赏目的运用得恰到好处。

2.插入激趣。小学语文书中,有许多都配有色彩鲜明的插图。在学习时将插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接触课文,自然会引起其注意力和兴趣。与此同时,让学生是这给图片配音,让他们入情入境地去欣赏、品味体验,从而激起朗读的兴趣学会感情朗读。《木偶话海》一课沏茶图为木偶在海滩上召开大会。这篇课文中说显示的画面是木偶的生动形象的表情,表情中木偶自高自大的神气十足,其形象令人捧腹大笑,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给木偶进行配音,这样足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也激活了孩子们形象思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语文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3.语言激趣。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有着不可想象的作用的。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其学生兴趣、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我们语文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在朗读教学中要运用赞扬艺术,多发现学生的长处,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在朗读课文前通过语言激发学生的斗志,说:让我们比一比看一看,谁是比比看看我们谁是真正的播音员?然后学生朗诵结束的时候,有的学生朗诵的好,就说学生朗诵那太好了,像个播音员,有的学生虽然朗诵的不太好,也要给孩子鼓励,说这孩子比以前进步大太了,老师就感觉有了明显的进步了,这样孩子感到老师的爱,感觉到老师的肯定,在朗诵方面就会不断的进步。

二、要“扶”散难点,“扶”出重点

重难点对学生理解课文思想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它是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理解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心设计,巧妙指导。让学生充分感悟,轻松学会感情朗读。

1.设计填空,理解内容,感情朗读。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一个字便可表达出非凡的效果。那么这样的关键字,就是课文的突破点,要善于帮助学生透过字体验请,入情入境地感悟,从而接受教育,学会感情朗读。《一只贝》一颗主要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贝的命运,从而表现贝默默奉献的无私精神。为了引起学生的主意,先设计了这样的填空“()的贝”。让学生通过预习后的初步感知,进行词语搭配,然后读文从书中找出词语“漂亮”、“好看”、“可怜”、“可敬”、“体面”。然后再从这些词语入手,进行分析,从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珍珠的产生过程。凭着这种理解学生一定能读出感情。

2.通过比较,感悟思想,感情朗读。比较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比较才能领悟课文的内容,感知课文思想,更好地进行读。

三、要扶给学生方法,要扶会学生学习

1.评价中明方法。所谓评价是以一定的标准去衡量对象。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将他们的评价标准修正得趋于科学,规范,接近于“一定标准”再去评价。那也就是从一定高度上使学生掌握了方法。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一名学生朗读结束以后,我让其他的同学对她的朗读进行评价,评价的时候,首先看评价的语音是否,那些发音是否准确,朗读的时候是否添字加字,朗读的流利不流利,还要看到,停顿的时候是否合适,语气轻重缓急是否合适,最后看朗读有没有感情,在这样评价的过程中使学生融入自己所体验出的情感。

2.现实中用方法。朗读最终是要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会巧妙地运用语言,也就是要懂得迁移,“从读到写的迁移,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懂得“举一反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前提是朗读,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便意味着教师的引导必须巧妙化,让学生在我们巧妙化的指导中读出兴趣,读出情感,读出真知。

猜你喜欢

木偶感情课文
木偶和木偶戏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带着感情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