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1Mapping 技术对成年贵州小型猪心肌定量研究

2020-02-12刘新峰吴曙光王荣品曾先春翟茂雄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心尖正常人左室

刘新峰,吴曙光,王荣品,曾先春,宋 辉,翟茂雄

(贵州省人民医院放射科,贵州 贵阳 550002)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率的首位[1],因此,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者因鼠、兔具有体型小、易控制、价格便宜等优势,多采用鼠、兔等建立心血管疾病模型[2-3],但两者检查需特殊的MRI 小动物线圈,且其体型太小,与人的心脏体积、质量差异较大,并不理想。贵州小型猪体型相对较大,心脏的形态结构,以及冠状动脉分支走行与人相似,因此,常被用来作为心血管实验动物模型。T1Mapping 技术是一种新兴的MRI 心肌定量技术,可通过测量心肌T1值评估心肌损伤程度[4-5],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依据。因此,本研究通过T1Mapping 技术建立健康成年贵州小型猪心肌初始T1值正常数据,并探讨心肌不同区域、体质量、性别对心肌T1值影响,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资料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贵阳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所饲养的成年健康贵州小型猪16 头为实验组,雄性8 头,雌性8 头,月龄11~18 个月,体质量29.5~46.2 kg。入选标准:①饲养过程中动态观察饮食、活动量、睡眠等除外患病的可能;②经超声检查除外心脏、腹部脏器等患实质性病变可能。同时选取性别无差异成年健康志愿者(男8 例,女8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志愿者均无身体疾患。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仪器与方法 先清洗实验小型猪并烘干、称重,做好扫描前准备,再依次肌内注射3%戊巴比妥钠(剂量0.55 mL/kg 体质量)、速眠新Ⅱ(剂量0.11 mL/kg 体质量)进行麻醉,等其处于深度麻醉时,取仰卧位固定于检查床上行MRI 扫描(图1)。采用Siemens 1.5 T Aera MRI 扫描仪,扫描序列包括定位像扫描、四腔心层面扫描、短轴层面扫描、T1Mapping 序列扫描(图2)。T1Mapping 序列采用改良MOLLI(Modified Look-Locker Inversionrecovery,MOLLI)序列。短轴层面扫描3 层,分别位于左室心底、心中、心尖部层面,T1Mapping 序列扫描通过依次复制短轴位置进行扫描。对照组(无需麻醉)左室心底、心中、心尖部图像采集方法同上,T1Mapping序列扫描参数:带宽1 085 Hz,FOV 360 mm×306 mm,TR 324.96 ms,偏转角35°,TE 1.12 ms。

1.3 实验数据测量 在MRI 后处理工作站完成,测量2 组心底部、心中部、心尖部心肌初始T1值,由2位主治医师单独测量,测量3 次取均值(图3)。并计算实验组整体心肌平均T1值(心底部、心中部、心尖部心肌T1值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2 组左室心底、心中、心尖部心肌T1值的差异性。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组间,以及不同性别小型猪心底、心中、心尖部心肌初始T1值的差异性。分析小型猪整体心肌平均T1值与体质量的相关性。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左室心底、心中、心尖部心肌初始T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3,P=0.785),对照组左室心底、心中、心尖部心肌初始T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61,P=0.355),2 组3 处心肌初始T1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雄性小型猪左室心底、心中、心尖部心肌初始T1值均低于雌性小型猪心肌T1值(均P<0.05)(表2)。实验组整体心肌初始T1值为(985.90±51.02)ms,与体质量呈负相关(r=-0.730,P=0.001)(图4)。

表1 成年贵州小型猪与成年正常人心肌T1值对比(ms,±s)

表1 成年贵州小型猪与成年正常人心肌T1值对比(ms,±s)

表2 不同性别小型猪不同部位心肌T1值对比(ms,±s)

表2 不同性别小型猪不同部位心肌T1值对比(ms,±s)

3 讨论

目前,T1Mapping 成像技术在心脏疾病定量研究中已取得不错的效果。李燕等[6]利用T1Mapping定量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指出,病例组与正常组T1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肌初始T1值对区分扩张型心肌病与正常组也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对T1值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基于贵州小型猪生理、解剖及疾病的病理机制等与人高度相似[7],本研究对贵州小型猪心肌初始T1值正常数据进行完善,并探讨影响心肌初始T1值的相关因素。

3.1 T1Mapping 技术的原理 传统的T1Mapping技术多采用标准的Look-Locker 序列进行数据采集,图像扫描时间较长,易受心脏跳动、呼吸影响,伪影较大。本研究采用改良的MOLLI 序列进行数据采集,其原理是在反转脉冲后施加激励脉冲,采集连续心动周期上的反转时间点信号,大大缩短了扫描时间,减少了图像伪影[8-9],且图像是基于体素水平进行T1值编码,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

图1 贵州小型猪MRI 扫描时的图像 图2 贵州小型猪心脏四腔心层面图像 图3 贵州小型猪心脏心中部层面心肌测量图 图4 贵州小型猪整体心肌初始T1值与体质量关系散点图

3.2 小型猪与正常人心肌T1值比较分析 目前,正常人左心室整体心肌平均测量值受MRI 场强影响较大,一种基于1.5 T MRI 测量值约1 000 ms[6,10],另一种基于3.0 T MRI 对正常心肌的测量值约1 250 ms[11-12];当场强增大时,激发前净磁化矢量增大,质子恢复到平衡态63%时间就会延长,T1值也增大。本研究扫描均在Siemens 1.5 T Aera MRI 下完成,与曹玉坤等[10]采用的是同一机型及相同通道线圈,所测得的成年贵州小型猪及成年正常人心肌初始T1值约1 000 ms,也与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中成年贵州小型猪与成年正常人左室心底、心中、心尖部初始T1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贵州小型猪心肌组织特征与人高度一致,且小型猪具有性情温顺、遗传稳定、易饲养等优势,被公认为是良好的心血管实验模型。

关于不同区域心肌初始T1值差异性,目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以往大多数学者[10,13]构建正常人左室初始T1值参考范围表明心底、心中、心尖部初始T1值无明显差异,说明心肌组织在不同区域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本研究中,成年贵州小型猪左室心底、心中、心尖部心肌初始T1值分别为(979.85±57.52)、(992.85±57.66)、(985.00±42.87)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年正常人左室心底、心中、心尖部的初始T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也有一些学者[14]认为,心尖部初始T1值大于心底、心中部T1值,其原因有:①各研究入组人群年龄、性别及其他相关因素等存在差异;②心尖部心肌范围较小,勾画ROI 时易受影响,且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测量值较心底、心中部心肌T1值大。因此,部分研究[15]采用心底部或心中部T1值评估心肌的组织特性,但这种方式值得商榷,研究者应加大样本量,并与工程师合作就减轻部分容积效应进行深度研究。

3.3 小型猪心肌T1值与性别、体质量的关系 本研究中,雌性贵州小型猪心底、心中、心尖部初始T1值均大于雄性,与大多数对人类的研究[10,13,16]具有一致性;国内学者[13]研究表明,心肌初始T1值、细胞外容积分数(myocardial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值在男女之间均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男女体质量、身高差异及血红蛋白含量有关,也与女性心肌相对较薄,受部分容积效应稍大有关。但Dabir 等[15]的研究,未发现初始T1值与性别有关。因此,关于不同性别间心肌初始T1值差异仍需大样本研究来证实。另外,本研究发现小型猪整体心肌初始T1值与体质量呈负相关,与王俊丽等[12]对正常志愿者心肌初始T1值与体质量指数相关性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①受小型猪饲养规模影响,样本量偏小;②纳入的小型猪有几组同月龄,所以未行心肌初始T1值与月龄相关性比较;③已有报道[14]心肌初始T1值与心率存在一定关系及供血区之间也存在差异,但本实验受实验设计所限,未行相关研究;④在建立成年小型猪心肌初始T1正常值时,ECV 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本研究在实验时未对小型猪进行血常规检查,无法计算ECV 值。

总之,基于贵州小型猪的优势,笔者通过完善小型猪心肌T1值正常数据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各种实验模型的建立提供资料支持;T1Mapping技术与小型猪实验模型结合,在心血管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预防及药物的开发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猜你喜欢

心尖正常人左室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NÜ PERSPECTIVES
Nü Perspectives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欢乐过大年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靠脸吃饭等
甜蜜养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