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医学院青年大学生再谈医者仁心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带给我们的思索

2020-02-11刘方涛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仁心医术医德

刘方涛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苏州 215006)

2020 年春,自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暴发以来,来自地方和军队的42000 多名白衣战士战斗在抗"疫"前线,不计报酬,不惧生死,英勇奋战,在救死扶伤中展示白衣天使的崇高美德,在战“疫”前线展示医务工作者的大爱仁心。

好医生就应当有仁爱之心,需心怀天下百姓,为天下百姓缓解病痛。医者仁心是一种职业精神的真情呼唤,激发着医务工作者的拼搏进取,振奋着医务工作者的精神斗志,鼓舞着医务工作者的奋发有为。在当前的战“疫”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白衣天使的医者仁心,感天动地。

一、让大爱坚守:舍小“家”顾大“家”

疫情发生之际,正是鼠年春节,万家团圆。党中央一声号令,军队和地方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应声响应,小年夜就逆行武汉抗疫前线,在医院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逆行者把小“家”放到了身后,把大“家”挺在肩上。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说:“我很内疚,作为医生,连自己的家人也无法保护。我更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我们结婚28 年了,和很多担心病人的家属一样,我也只是个普通的丈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医生说:“我可以上战场,但请别告诉我妈妈”;呼吸二科张旃医生说:“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本来处处都是战场”;病理科汪小艳医生说:“只有在战场上,我才能安心过好年”;四川广元第一人民医院护士赵英明告白丈夫:“等我平安回来,监督你做一年家务”;北京支援武汉呼吸科李医生说:“倒不是害怕,而是觉得很突然,舍不得家人”;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宁和医院医护刘曦媛大年三十晚接到电话就奔赴抗疫第一线,说:“当时顾不得想危不危险,疫情发生的太过突然,猛一下那么多病人出现,想的还是赶快控制住疫情,让传染降至最低。”厦门弘爱医院呼吸科主任史皆然说:“当了医生,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很愧疚。”海南三亚中心医院优秀团员李海燕说:“面对疫情说不害怕那是假的,我们都有家庭,都会有牵挂。面对爱人我始终坚定地说,医院给予我们最安全的港湾,我会做好防护,孩子就交给你了。”腊月二十八的这天下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主任李芳做出一个决定:退掉了回老家的机票,留在救治病人一线。湖北大冶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曹慧顾不上在家2 岁多的小孩和患直肠癌的父亲,全身心投入在奋战一线。看着这些感人的事例,让人无法忘记。一句“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喊哭了多少人,让人永远铭记。舍小家顾大家,让小爱变成了大爱。

为了打赢疫战,河南6 名90 后援鄂女医护集体剃光头;为了打赢疫战,武汉项城籍医生李薇薇回项城老家送娃“留守”;为了打赢疫战,河南洛阳医生徐彬博与爱人石亚南推迟婚期;为了打赢疫战,“95 后”女孩甘如意,疫情发生后本在荆州老家休假的她,骑行4 天3 夜,跨越300 公里,坚持返回武汉抗疫一线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医务人员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他们用责任和担当为人民群众撑起了一片天。

二、把职业操守:敬业爱岗有担当

自疫情发生以来,各地一批又一批医务工作者来到了疫情阻击战场,精心救治和呵护新型冠状肺炎患者,不怕被传染,不怕劳苦,不怕牺牲,用坚定不移的职业精神为战胜疫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坚定无悔的医者仁心为广大患者撑起了生命的绿荫。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绝症,妻子也被感染隔离,却瞒着全院医护人员,率领600 多名白衣卫士冲锋在前,与病魔争抢时间。武汉武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智明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不幸被染病,经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51 岁。“疫情来临,责无旁贷”,“请命赴前线,家国都要安”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心声。面临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广大医务工作者又一次承担起救死扶伤的艰巨任务,又一次迎接生与死的考验。一封封请战书宣战书,我们听到了“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铮铮誓言;一封封请战书宣战书,我们看到了一直往前冲的背影;我们感到了有召必回、义无反顾的职业精神。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专家李文放一直坚守重症监护室“红区”,他说:“这是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需要我们的地方”,“这是一条生死火线,我们只有冲上去,才能把生命抢回来。”李文放与病毒较量的最近距离就不到20 厘米! 广东佛冈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胡军红说:“一个新病毒的出现,其实医护人员也会跟普通人一样担心,检验科也是时刻冒着被细菌、病毒感染的风险,我作为科室带头人,如果不能及时站出来,我内心有愧。”“干了这杯板蓝根,我们继续叫加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透室里一群医生和护士轮流值守,不分昼夜,与病魔争抢时间。

在战“疫”一线,我们还曾看到了两位年长的医务工作者,一位是钟南山院士,一位是李兰娟院士。在列车上,在医院里,在ICU 病房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救助患者的身影,和团队成员一起攻坚克难,展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在战“疫”一线,“我是一名医生(护士),我要奔赴我的战场!”、“我是医生,我要尽我的职责!”是时下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心声。从这些心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穿着防护服、穿着纸尿裤与病毒斗争的坚强;从这些心声中,我们可以理解救死扶伤的精神追求:从这些心声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最美逆行者”责任担当。

三、做大医精诚:苦练内功践誓言

医学生宣誓: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医德规范也说: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这些誓言和规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高尚的人生信条:医者的天地就是无私奉献的天地,就是一片大医精诚的天地。

人们常说:医者以解决人民疾苦为己任的,要成为大医,就要具备精诚品质。我们常说的“精”就是要有精致高超的医技,所说的“诚”就是要有令人尊重的医德。具有了令人尊重的医德和精致高超的医技,这样的医生就是人们所期待的好医生。作为医学院的青年大学生就是要追求这样的医德和医术,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好医生。

要培养高尚的医德,首先就要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把解决人民疾苦放在心上。有了这样的精神品格,我们就知道医生的救死扶伤的内涵在哪里,就知道医生存在的价值在于哪里,就知道医生的社会价值表现在哪里。只有思想高洁的人,只有心里揣着人民,才能成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在抗击疫情前线,在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在方舱医院,每天都能听到患者微弱的称赞声,每天都会瞧见身躺病床的患者向包裹严实只剩一双可透过起雾防护面屏而不太清晰的双眼竖起大拇指。这些就是高尚医德在救死扶伤过程中最具体生动的体现。

要培养精湛的医术,首先就要喜欢自己的职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用心去做,自己看重的职业就会用力做好。有了情感,有了喜欢,翻着厚厚的医学书,做着枯燥的医学实验,就不会厌烦,就会多一份淡然平静。其次就要把自己的学业往“精”方面打造,扎实理论知识,熟练,实验技能,把科学研究做深做透,把救死扶伤的综合本领全科发展。做到了这些,离一个好医生就不远了。在武汉抗疫前线,我国医学界精锐尽出,战胜疫情的决心不言而喻。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王辰院士等等一大批医术精英都在科技攻关和科学救治两条战线上奋战。生死一瞬,每天都在抗疫一线上演,一大批医术高手都在与时间抢跑,希望能用自己的医术救治患者。在大灾大难面前,除了有高尚品德,职业精神,还要有精湛的医术,三者合一,就是“白衣天使”,就是“白衣天使”。

最后,我们借用一位抗疫前线护士说的话:“哪里有什么救人的天使和济世的英雄,不过是普通家庭里的丈夫、妻子、儿子、女儿……他们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模样,秉持着职业精神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他们是战“疫”前线上的中流砥柱,他们在战场上播撒医者大爱,在战场上书写着“医者仁心”!

猜你喜欢

仁心医术医德
中国少年仁心大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烈火仁心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描写看清初的物质文明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