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于隐喻与认知机制的相关讨论

2020-02-10孙星若李岚

中文信息 2020年2期
关键词:源域相似性隐喻

孙星若 李岚

摘 要:本文通过对隐喻理论发展的梳理,重点阐述了隐喻理论与认知机制,通过对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之间的描述,对隐喻的产生以及内部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隐喻 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2-0-02

引言

隐喻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在中国的语言文字中常使用隐喻这种修辞方法,可以使感情表达的更加含而不露而又不失生动,例如“月季花好像一个懂事的孩子,朝人们点头致意;荷叶上有几颗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因而中国人对于隐喻的使用可以从古诗词追溯至今,在传统观念中隐喻是一种言语现象,一种修饰言辞手段,只是增加语言表达力的一种工具[1]。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国外的学者开始关注隐喻,并把其作为一种理论进行研究。人们对于隐喻的理解开始从一种可有可无的语言表达方法转变为一种对事物认知的手段,将认知与隐喻相结合。同时隐喻理论也成为了横跨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认知科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以隐喻理论为基础,全面梳理了其发展历程及运作机制,并结合认知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解释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旨在通过本文的总结可以使更多的人更加清晰的了解隐喻与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理论的推广和发展尽一份力。

一、隐喻理论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国内外的诸多学者对隐喻理论进行了研究,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分为传统概念下的隐喻理论与现代观念下的隐喻理论。在传统领域中,新华字典对隐喻做出的解释为:指言外之意或修辞手法比喻的一种,又称暗喻。可以看出传统领域中对于隐喻的理解多集中在语言学领域,认为隐喻是某种共同性的要素在记忆中联系起来,形成各种关系支配的集合;或是人的联想思维引起两个不同语义域之间的互动。可以进行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替代,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具有较强的可替换性,这种传统框架下对隐喻的理解较为表面和片面。从传统理解到现代解读,隐喻理论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英国修辞学家 Richards 首先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是两个主词的词义相互作用、相互对比的结果[2]。隐喻互动理论的提出是将隐喻作为一种思想和语言的交流方式,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相互交流的结果,自此开始隐喻理论不再仅仅停留于表面,而是上升为一种动态的思想交流。而后Black发展和完善了“互动论”,提出每一个隐喻陈述有两个相互区别的概念,分别称作“主要概念”和“次要概念”[3].隐喻理论发生了由表面化向内部机制研究的变化,为之后隐喻理论与认知机制的相互关联创造可能,而这段时期也是隐喻理论的黎明时期。

1980 年,美国学者 Lakoff 和 Johnson提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即為映射论,映射反映的是认知空间之间的关系。他认为, 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本体的或认知上的对应关系,。而映射过程以不变原则为基础,具有“系统性”和“方向性”的特点。具体指隐喻映射在与目标域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的前提下, 保留源域的认知布 局,由于映射主要是从源域到目标域, 而最终在目标域中形成的结构是源域原有结构的继承,因此目标域本身的结构和特点在映射过程中是不明显的, 因此映射具有单向性。自此后,隐喻与认知之间的研究盛行,开启了隐喻理论的成熟时期。概念隐喻,神经隐喻理论迅速发展。Lakoff( 2008) 把与隐喻相关的大脑科学和神经计算的研究统称为神经隐喻理论[4],认为隐喻可以在人的大脑中找到,而大脑由神经元组成。因而人的大脑和身体的联系对于理解思维本质至关重要,有些类似于神经机制与心理的模拟反应。而且这类神经激活可以通过长期的学习得到巩固。在神经隐喻理论框架下概念隐喻的重要性、隐喻推理的工作机制、隐喻与合成的区别,以及基本隐喻对于我们理解词汇、复杂表达和语法结构的抽象概念和意义,提供了一致性解释。这种解释为我们对语言学的教育与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经过对隐喻理论的梳理,笔者发现隐喻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有表面到内在机制,由现象到本质的一个过程,表面看很简单的一个现象,背后是心理,认知,神经等交错复杂的反应机制。

二、隐喻的构成分类及运作机制

国内外学者对于隐喻分类的研究相对较少。一些语言学家认为研究隐喻是语言学,社会文化,人类认知的基础。从语言学和文字学的角度出发,在语言表达层面,根据句法表现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词性来对隐喻进行分类,比如名词隐喻,形容词隐喻,这种分类方法虽然简单可操作性强,但是比较浮于表面;同时根据语言构成上隐喻包括喻体,本体,标志词,喻底。作为文字隐喻的研究主流,一般学者从命题层面来对隐喻进行分类,此种隐喻的分类方法是采用直言命题的方式将源域和目标域呈现出来,可以分为简单隐喻,复杂隐喻,完整隐喻和隐含隐喻等。以上对于隐喻的分类研究都是基于语言学和文字学。但是随着概念隐喻,隐喻映射理论的发展,对于隐喻的分类也上升到了认知层面,文字隐喻在认知层面可以分为源域,目标域,映射,映射范围这四个因素,而这四个因素也成为了隐喻的分类标准。以源域为标注,源域内的事物通常是人类常接触,熟悉的可以分为听觉,触觉,颜色,水隐喻;按照目标域即为隐喻所要明示的事物为依据可以分为情感隐喻等,当然,随着科研的进步,隐喻的分类逐渐增加,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创造性为基础的隐喻,隐喻的分类标准更倾向于人类的认知机制。Lakoff和Johnson( 1980)对隐喻进行分类,区分了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向隐喻,结构隐喻是指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实体,利用的是实体的不同特征,核心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语义重叠,是将两种语义域的概念在人们共有的认识结果基础上相互作用,但是其大多数为单向的。方向性隐喻和实体隐喻则是基于对人的身体——意象图式的分类方法。国内的学者通常把结构隐喻分为战争隐喻、建筑隐喻、旅行隐喻和液体隐喻;本体隐喻主要包括人体隐喻和容器隐喻。

对于隐喻机制的探究实际上是对于隐喻内部工作原理的研究。而这一部分研究伴随着隐喻理论的发展而来,从传统的“替代,替换”到后来的“互动,映射”。但是其背后的实质是表达的一种平行关系,而其核心是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能是客观的也可能是主观的,这种相似性可能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客观相似性,也能可能是隐喻提出者主观的创新。因而又可以将隐喻分为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原有相似性为隐喻基础及以施喻者新发现的或刻意想象出来的相似性为基础[6]。

三、隐喻相似性及其认知研究

研究相似性是研究隐喻的基础,国内的很多学者对于隐喻的研究都集中在相似性。隐喻的相似性分为“物理相似”和“心理相似”。物理相似指的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共有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形状,位置,功能,结构,属性相似;心理相似主观施加于两个域之间存的共有特性,例如每个个体的心理相似与文化中发展而来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的产生和确立是人类对原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感知进行类比,推理,判断。类比,判断,推理是人们心理和意识范畴的活动,但是其结果收到人所处的环境,文化,民俗,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隐喻的相似性是一种施喻者主观能动性的表现,通过对这种隐喻的理解同样可以使人们去了解施喻者的心理活动和思维。

前文中提到了隐喻映射理论,能够进行映射的前提是相似性,而相似性的产生与建立是由于认知突显,因此隐喻相似性是认知突显的结果。突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被定义为对语言所传达信息的取舍和安排。这种语言现象超越了逻辑推理和客观性,是人类主观认知的结果[7]。对于隐喻而言,这种突显是指所关涉到的源域与标域所分别代表的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的突显。事物间相似性的确立,实际上是差异中的相似性,突显事物之间的相容面或相容点,在突显源域某一特性或特征时,也突显了标域中某一类似的特性或特征,形成两个域的突显共振。因而可以说隐喻相似性的确立,在本质上就是源域与标域两者之间 相容点的突显,通过相互映射,达到彼此之间的相容。相容点确立了, 相似性也就确立了,隐喻也就会随之发生。

在隐喻相似性中需要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存在相似的潜在性,同时也需要施喻者意欲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在研究中,一般将相似性的潜在性分为以下四类: 必然性、真实性、偶然性和强加性,必然性是指事物之间存在本质得类同;真实性是指事物之间存在的客观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真实看到、听到,触摸到;偶然性是指由于某种偶然因素使事物之间具有了相似性,但没有本质的联系;强加性是指施喻者的纯主观感受的反映,是人的心理和思维的联想。在这四者中必然性相对于偶然性,真实性相对于强加性。隐喻构建的自我驱动性表现主要为两个方面: 刻意性和自涌性。刻意性是指施喻者悉心寻找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认知突显;自涌性是指施喻者潜意识中自然流露或是自发行为,需要有較强的记忆积累和情感沉淀。对于施喻者所使用的隐喻是刻意而为还是真情流露,其实很难判别,因而刻意性与自涌性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交融。

四、总结

本文是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隐喻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重点阐述了隐喻理论与认知,通过认知突显对隐喻理论的相似性进行了阐述,可以说是从认知角度出发对于隐喻的产生以及内部运行机制的全面梳理。但由于认知机制的复杂性,理论的庞大与多样,也会存在一定的疏漏与欠缺。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外语教学与研究[J],2002(02).

[2]田卉.隐喻的认知文化研究,西南大学[J],2006.

[3]左广明.隐喻机制认知解释的反思,北京城市学院院报[J],2010(1).

[4]张松松.关于隐喻理论最新发展的若干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J],2016(286).

[5]杨秀杰.隐喻及其分类新论,外语学刊[J],2005(3).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5.

[7]Ungerer,F.&H.J.Schmid.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AddisonWesleyLongmanLimited,1996:38.

[8]王文斌,熊学亮.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外国语[J],2008(5).

猜你喜欢

源域相似性隐喻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活的隐喻》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可迁移测度准则下的协变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