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无题》看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2020-02-10张宏

中文信息 2020年2期
关键词:双关李商隐无题

张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2-0-01

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的诗歌以其构思别致,深情绵邈,风格绮丽,独树一帜。开创了诗歌的新风貌、新诗境,成为继李白、杜甫、白居易之后唐代诗歌的又一丰碑。尤其是无题诗写得情致缠绵,千古传诵。

李商隐的一生是极其坎坷不幸。他出生一个没落士大夫家庭,寒微衰落的门第,困窘破败的家境,激励他发愤图强,一心一意想通过科举重振家道。在24岁进士登第,但在仕途上并不如意顺达,事事难以顺心。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历经坎坷,命运多舛。由于政见分歧,遭受排挤打压,孤身一人漂泊异地,远离妻儿家室,生活艰辛凄苦。妻子王氏的不幸病故,更是雪上加霜,精神上悲伤痛苦难以抑制,人生的磨难时时煎熬着他。李商隐一生的遭际,跌宕起伏,如梦似幻,他抱着满腔雄心,宏大志向转瞬间化为泡影,人生希冀破灭。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又常常化作“一寸相思一寸灰”伤感。这种哀婉、悲伤、凄凉及对爱情的渴求、执着,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首联一对钟情男女,缠绵悱恻,依依不舍的离别凄苦情境。颔联虽然受到层层阻隔,但有情人依然深情款款,向对方倾诉别后自己执着的相思之情。颈联写分别后彼此的牵挂,以“改”和“寒”透露出彼此之间的无限关切和体恤之情,仿佛两个人穿越流动的时空,刻骨相思,心心相印。尾联意致婉曲。篷山遥万里,青鸟也难凭,能否带回音信呢、这只是一种奢求和祈祷而已。总之,这首诗是李商隐诗独特艺术风貌的代表,其艺术成就和创新意义尤为重要。

一、比兴、象征委婉含蓄

比兴、象征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常用写作手法之一,能够很好的传递情感和心灵的感受,通过生动意象委婉含蓄地传达主题思想的作用。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春蚕吐丝”和“蜡炬成灰”两个意象表达至死不渝爱恋,象征虽远隔千山万水也难以阻隔爱人绵绵不尽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淋漓尽致地释放出诗人满腔的苦意痴情。春蚕不舍昼夜,结茧吐丝,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停止。蜡烛燃烧,滴滴烛泪,用自己的生命给别人带来光明。写他与心爱之人相见的不容易,离别时的苦楚,以“东风无力百花残”象征其爱情遭到摧残。这种巧妙、生动、形象的比喻,委婉深沉,使人读后发人深省、思绪萦绕的艺术感受。

二、双关意味深长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之下,运用词语同音或多义,有意使一个特定的语句拥有两重含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表达的本意不在字面,而在深层次内涵。李商隐在诗中善于运用双关来突出隐藏在深层的内心情感之意。如“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醉客”不仅指宴席上的醉者,也暗指那些不关国事、浑浑噩噩、行尸走肉的庸碌之辈。“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晴云”、“雨云”既指变幻不定天气,更是借喻局势动荡不安,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惆怅和忧虑。“春蚕到死丝方尽”一语双关,则利用谐音双关,“丝”是“思”的谐音,既指蚕丝的“丝”,也暗指相思的“思”,以“丝”寓“思”,表达诗人无比深挚的相思离别之情。“泪”字更是贴切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神伤黯然的凄凉境况。如此双关含蓄内敛,意味深长。

三、典故深化主题

李商隐诗歌非常突出的特点之一,长于用典。李商隐用典丰富美妙,迷离浪漫,却又往往能用得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有如神来之笔。神话、传说、经史等,一经他在诗中点化使用,便赋予它新的意蕴,使诗的意境情致绵邈、韵味深邃、朦胧含蓄,丰富和提升了诗歌的内涵和感染力,和诗中的情景融合在一起,寄情于物、融情于景,切实达到情物相依、情景交融,又能达到以情染物、情胜于景,让诗歌带给人们深邃意蕴的一种意境美,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如“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传说卓文君在成都与司马相如开酒店,还亲自当垆卖酒。这些平实无华描述,看起来如对美满生活的欣慰向往,实际上映衬出诗人处境窘迫,生活流离,家国难依的深重内心苦情。于此同时也暗指时势令人担忧哀愁,从表面上看是夸赞称扬,实质上却暗含着诗人对“醉客”的婉讽之意。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可以说是善于用典、喜爱用典,也是把典故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的一位诗家。或许源于李商隐在很多诗歌当中隐晦自己内心复杂的感情的缘因,他的许多诗歌,都用了婉约深邃的典故,而且用得贴切舒服,增添了诗歌的迷离朦胧特色。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人用这些典故来渲染他的忧愁、凄楚、哀伤的内心情感,既丰富了诗歌的思想蕴含,又深化了诗歌主旨。

四、通感深邃内敛

李商隐以其匠心独具的通感创作思路,常常把政治理念依托情感生活的情景加以细致的刻画,而且还善于捕捉情感生活和政治理念,在情境、意境、场景上的贯通点,以达到浑然一体、融合贯通、难辨真假的境界。李商隐强调“妙悟”,他的诗歌力求调动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诗中往往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在这里,我们统称为“通感”或“视觉转移”。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月光妩媚、轻曼、朦胧,却触动了诗人内心的离情别恨,在这里诗人把用视觉才能感知的“月光”巧妙的写成了触觉体会“寒”,更能烘托出凄清、孤寂、寒凉的气氛,表达诗人内心世界哀愁、彷徨、幽怨、伤感等情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五、意象巧妙贴切

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营造是非常新奇完美的,倍受人们的推崇。他从平时日常生活中見惯司空的景物入手,并注以强烈的生命意识,是内涵更丰富,表现力更强,赋予新的意象美。但从举目所见,不管是“东风”、“百花”、“春蚕”、“蜡炬”、“晓镜”、“夜吟”、“月光”、还是“蓬山”“青鸟”,时时处处,所有意象都包含真挚情感,孤寂凄清的处境和对爱人的思念,浸满了诗人无法排遣的凄凉、伤感和相思。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情感相思往往不是直接说出,而是通过意象使思念变得具体可感又意蕴无穷、耐人寻味。

“虚身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总之,李商隐的诗歌叙事、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张力,使读者在诗人真情实感的诗歌当中感知、体味到艺术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冠玉.论李商隐无题诗的修辞运用[J].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10.

[2]何茂文.浅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J].韶关.韶关学院学报,2006,8.

[3]邓丹.陈芝国《李商隐诗赏读》[M].北京.线装书局.2007,4.

猜你喜欢

双关李商隐无题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嘲桃
石榴
无题
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朦胧美”
无题
双关辞格名称探源及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