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机遇和挑战

2020-02-10姚荔边晓红

中文信息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旅游

姚荔 边晓红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文旅融合时代的内涵分析,提出公共图书馆面临的诸多促进发展的良好机遇,凭借自身的特点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同时面对新的挑战,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工作的开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 公共图书馆 文化 旅游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2-00-02

一、文旅融合时代的到来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批准成立。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要统筹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一体化发展,整合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职责,组建文化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并将不再保留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

二、文旅融合带来政策机遇,公共图书馆肋跑当地旅游

1.公共图书馆主管部门职能扩大,促进事业进入快车道

文化旅游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党的宣传和文化工作政策,研究制定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和措施,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项目。开展文化资源勘查、发掘和保护,维护包括旅游市场在内的各种文化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从这些主要职责来分析,可避免多头管理、加强领导、更好地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去谋划,文化、旅游统筹管理,资源配置会更合理。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上,将有更好的共识,而不是站在本位主义上思考。旅游的事业属性将进一步强化,由国家投入建设公共的旅游设施,比如博物馆、图书馆等也会相应地加大投入,提升品质。无疑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来说可以说重大利好,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添上腾飞的翅膀。

2.公共图书馆地标性建筑本身就是游客想去的旅游目的地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总量体量的不断增大,各个省市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经费投入也在持续加大,就全国来看,十五个副省级图书馆基本上都新建或改(扩)建了公共图书馆,且所建的公共图书馆,设计理念超前,建筑风格独特,富有地方印记,兼具美观和实用性,很多都因为雄奇梦幻般的设计往往成为了网红图书馆。比如天津滨海图书馆,网友这样评价到:“天津滨海图书馆,不一样的特殊设计,震撼你的眼球”。“图书馆全部的建设仿佛海洋的波浪一样,曲线非常优美,加上纯白的建筑的暖色调的筒灯,简直美好极了,书友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温暖的看书时光,这些书的量简直惊人,无论你想看什么图书,这里都会满足你的。所谓知识的海洋不过如此吧?”。坐落于珠江边上的广州图书馆建筑构思以“美丽书籍”为概念,并以此组织空间形体。采取东西走向、南北塔楼、独特的“之”字优雅体造型,突出层叠的建筑肌理,寓意书籍的重叠和历史文化的沉积,同时融入骑楼等文化元素,体现了岭南建筑艺术特色。屋顶还被开发利用为观景平台,可供散步嬉戏。不能否认的是这些独特设计靓丽外观的公共图书馆也是一部分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所考虑的因素之一。实际上国内的某些建筑有特色的公共图书馆其实已经成为本地区的一个旅游的景点了,新潮追求新鲜事物的一部分年青人,会把某一网红图书馆做为自己旅游的首选目标。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公共图书馆已经超出了原来本身所承载的概念和内涵,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当地公共文化事业发达程度的一个标杆和象征,甚或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标识。比如,浙江卫视收视率颇高的《奔跑吧兄弟》就曾在广州图书馆做过节目。

3.公共图书馆为旅游地培育和注入人文素养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二条指出:本法所称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

公共图书馆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平、平等,几乎是零门槛的社会教育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需要。文化需要不仅仅体现在固定的場所、地点和时段,局限于图书馆这一物理概念内,从长远和大处着手,解决大文化需要,旅游是重要载体之一。文化也应该借助旅游这个平台需要靠旅游市场去激活从地下走上来,从图书馆走出去。现实情况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原来寂寂无名的一些地方,由于开发了旅游资源,而渐渐为人们所了解和熟知。

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旅游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包括古镇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中华文化遗产的展示等等,都是依托和借助旅游项目来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没袭、恢复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于旅游这个通道,更加丰富了文化发展的空间和传播渠道。

再者,公共图书馆又会因其宏富的地方文献馆藏和海量文献资源为特色街镇的建设提供文献信息支撑,公共图书馆有专门负责地方文献研究和整理的老师,对馆藏的熟悉程度如数家珍,对地方山川地形、地理风貌变化,民风习俗和传统都了如指掌,对古老的传说和历史典故的整理,无不丰富旅游地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质。

4.公共图书馆积极融入旅游

一些地方已开始探索和实践公共文化设施纳入本地的旅游资源,借助独特的资源和特质开发旅游IP,已经有成功的范例。文化旅游学表明,文化为内容,旅游为场景,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平台。甚至有些仿古城镇和古街道也离不开历史文脉的积淀。许多仿建的“古镇”“古街”,虽有“形”而无“神”,缺乏原始清新的文化内涵和意境,仍冷清“活”不起来。旅游使文化更有活力,文化使旅游更有灵性。最终,旅游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体现在文化的竞争中,文化的软实力必须通过旅游路线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促进和传播。只有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旅游业才能继续加快发展。只有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持续强劲。公共图书馆要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具开放性的胸怀和格局,融入和加入文化旅游学,一方面是给当地旅游业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也是对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宣传和扩大影响。

三、文旅融合带来挑战,公共图书馆积极应对

1.管理体制和范式的变革

传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以及与其配套的工作方法、服务方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图书馆的新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变革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实现服务的发展与创新,以迎接文旅时代的来临。结合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逐步落实,着重在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业务管理制度三大领域进行颠覆性的改革,给图书馆以用人决定权,以激发活力,做到按岗、按能付酬,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给善于、勇于干事的人创造平台,营造一个开拓进取的工作氛围,一个向上奋进的集体。

2.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信息提高业务工作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呈现碎片化、无序化等特点,读者通过互联网只能检索到支离破碎的信息。公共图书馆应当利用国际先进的整合型信息技术、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全功能图书馆信息化平台加大信息整合力度,将相关联的信息联系起来,利用该平台做好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区域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行业新闻和图情知识、读书评书荐书、数字图书阅读、馆际互借于一体的综合性图书馆信息服务,为读者提供系统的优质信息服务,以适应旅游高峰期读者人数的大幅增加。

3.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接待能力

为了适应文旅融合带来的进馆游客的激增现象,在条件和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对馆内的空间结构进行再造,资源布局进行重新整合,以适应人流量的增加和对文献的巨大需求。完善馆内的各种指示性和指引性标识标记,修订紧急情况疏散预案进行预演演练,更新硬件设施包括办公设备、阅览座位及其他基础设施等,以最大空间最大服务接待能力,迎接每一位读者和游客的到来。

4.提高馆员素质,增强馆员的管理与服务能力

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公共图书馆要注重人才培养,制定馆员培养计划,并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使人才培养工作常态化。首先,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提高对馆员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是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增强馆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准,以及专业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形成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信念和职业自豪感,针对读者的需求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第三要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做到礼貌、文明、热情,仪表端庄,微笑服务。工作人员应该建立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对网络的理解,互联网技术和图书馆的融合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更复杂多元的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给管理人员的工作也帶来更多的挑战,在“网络+”理念的指导下,员工不仅需要学习先进的网络知识,还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意识,主动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积极探索图书馆服务模式,利用更便捷的网络技术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

5.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读者阅读习惯,更好服务读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产品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断变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图书馆可以使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来进行阅读、检索和跟踪。这样,读者的阅读习惯就能得到准确的定位,读者的阅读需求就能得到解决。公共图书馆管理者可以制定综合服务策略,利用互联网技术准确定位服务质量,提高服务经验,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粘性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公共图书馆管理现代化与服务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8(7):239.

[2]初景利,段美珍.从智能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1):3-9.

[3]王思远.做好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思考[J].科学普及实践,2018(8):172-173.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旅游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