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息肉是否要切除

2020-02-10彭绍智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1期
关键词:腺瘤癌变结肠

彭绍智

中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95%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转变过来的。所以,当体检发现有肠道息肉,不少人会表示恐慌,担心是结直肠癌找上门。但其实,肠道息肉也有“好坏”之分,不全与癌症挂钩。

结、直肠同属大肠范围,仅在具体解剖位置上有所不同,结、直肠息肉是隆起于结、直肠表面的腺瘤,通俗来讲就是大肠上长了一个或多个“小肉球”,其病理性质需要具体检查才知。

良性息肉有4种

结、直肠息肉主要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息肉包括以下4种类型——

幼年性息肉:发病人群为10岁以下的儿童,多见于男孩,息肉大多直径小于1厘米,有蒂,表面有炎性浸润,一般不会恶化。

炎症性息肉:又称为假性息肉,多由急性肠炎、慢性血吸虫等病并发,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可变大,外形较窄长。

增生性息肉:为临床最常见类型,多分布于远侧结肠,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表面光滑,基底较宽,不易发生癌变。

淋巴性息肉:又叫良性淋巴瘤,多发于20~40岁成人及男性儿童,可单发也可多发,直径可达3~4厘米,息肉浅表形成溃疡,较少发生癌變。

3种息肉可能癌变

再来说说有癌变倾向的息肉——

绒毛状腺瘤:属于易发生恶变的类型,癌变率为40~45%,多数为单发,息肉较大,直径在1厘米以上,浅表为暗红色,粗糙且呈绒毛状突起或小结节状,质地柔软,用手接触可以活动。

管状腺瘤:表面光滑,形态大小不一,多数直径在1厘米以下,癌变几率为5%~9%。

混合状腺瘤:即为绒毛状与管状腺瘤的结合,癌变率介于两者之间,患者年龄及腺瘤大小决定了癌变几率的高低,特别是左半结肠部位,发病率较高。也会随年龄增长导致多发性增多,但多数为轻度不典型者。混合状腺瘤的癌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平均恶化时间大约在10~15年。

有癌变可能者应及时切除

了解了直、结肠息肉的分类,我们不难得知,其治疗应该对息肉的性质、数目、解剖位置分布、形态、结肠外表现及患者年龄等作出精确分析后进行定制。多发的炎性息肉,直径小于 0.5厘米,数量多而小的,以治疗原发肠道疾病为主,当炎症刺激消失后,息肉可自行消失。增生性息肉,如果症状不明显,无须特殊治疗。

以下几种情况需采取微创或手术切除:若为多发性腺瘤或息肉形态较大,应及时到医院做肛窥或肠镜检查,进行病理活性检查,以确保尽早排除癌变可能性;若为解剖位置较低的息肉或肛门脱垂,可在乙状肠镜或结肠镜下直接切除;若为高位息肉可在纤维肠镜下行电灼术,新生的管状腺瘤也可用此术切除;若息肉有癌变可能,应遵循医生建议行息肉根治性切除术,并按时复查。当然也有特别大或者是特别扁平的息肉,这类息肉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内镜切除方法,比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特殊的“刀”将病变一点点剥离出来。目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技术成熟,可以切除更大面积、没有癌变或仅有表面癌变的大息肉,而且能保持结肠的完整结构,减少患者手术的概率。

总之,不管是良性息肉还是有癌变倾向的息肉,定期复查都很有必要,不然息肉就会像小草一样一波接一波地生长,那就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另外,50岁以上或大肠癌高危人群(家族史、长期高脂低纤维素加工肉制品饮食、肠道息肉病史、肥胖、糖尿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至少应该做一次肠镜,如果有息肉可以在其未“进化”为大肠癌的阶段就将其斩草除根,如果没有说明您的肠道还健康,应该继续保持。

猜你喜欢

腺瘤癌变结肠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长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长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左半结肠一期切除术探讨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副乳也会癌变
久用泻药要警惕结肠黑变病
乳腺纤维腺瘤的那些事
一例猫巨结肠症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