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代征信,真的来了

2020-02-10何治民

南风窗 2020年3期
关键词:百行个人信用信贷

何治民

征信,被称为人们“经济行为的身份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个人经济行为日益多元化,个人征信也越发受到关注。

1月17日,央行征信中心称,自1月19日起,征信中心向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提供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在这之前,1月5日,央行在2020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将稳步推进二代征信系统上线升级,加强个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和个人隐私保护。那么,二代征信到底有何新意?

史上最严“征信”

央行征信系统的官方名称是“国家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俗称“一代”央行征信系统,2006年上线,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建设和运维,目前已运行10多年。

“一代”央行征信系统依法合规采集的信息,主要有三类:一是个人信贷信息,包括贷款、信用卡、担保等业务信息;二是“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信息,主要包括电信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三是公共信息,主要包括行政许可与处罚信息、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等。

因现行的征信系统覆盖人群有限,且后续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借贷信息没法纳入,一代征信系统的瓶颈越发明显。早在2011年2月,央行征信中心正式启动征信系统二代建设。历经数年,期间,曾多次传出央行第二代征信要上线的消息。

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4月。随后,央行征信中心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回应称“征信系统升级优化工作仍在进行当中,并无明确的上线时间表”。

虽然征信中心否认了二代征信上线的消息,但也透露了新版信用报告的变动。据当时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称,二代个人征信报告包括八部分:报告头、个人基本信息、信息概要、信贷交易信息明细、非信贷交易信息明细、公共信息明细、标注及声明信息、查询记录。

与现行的一代征信相比,升级后的二代征信系统,亮点不少,其一,将个人的基本信息和信贷信息分开采集,前者按个人主体采集,后者按账户为中心采集,以此来扩大征信覆盖的信息。

在个人主体信息方面,不仅完整展示个人学历、就业、电子邮箱、通讯地址、所有个人手机号(频繁更换手机号和住所都会被纳入记录)等,也采集配偶的相关个人信息。同时,也增加了个人公共信息的采集,如记录欠税、民事裁决、强制执行、行政奖惩、低保救助、执业资格等信息。

在个人信用数据采集上,重点采集循环贷、信用卡大额专项分期、企业为个人担保、个人为企业担保、逾期后还款信息等一代征信没有覆盖的信息。如在信用卡大额专项分期上,新版征信报告将增加分期时间、分期金额。

其二,信息更新更及时。根据要求,各机构在采集时点T+1向征信中心报送数据。以前征信信息更新至少需要十天,现在最多两天,这也意味着想利用银行征信更新的时间差,申请多头贷款将成为过去式。

截至2019年年底,征信系统已采集10.2亿自然人、2834.1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分别接入机构3737家和3613家,年度查询量分别达到24亿次和1.1亿次。

剑指“多头借贷”风险

如果说风险控制是金融的命脉,那么,征信是风控的重要依托,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时代,个人征信的重要性被再度凸显。

现行的征信系统收集的信贷信息依旧以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信息为主,依旧有4.6亿人没有覆盖。2011年开始,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对征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也正是这一年,央行启动第二代征信系统建设。

现行的征信系统收集的信贷信息依旧以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信息为主,依旧有4.6亿人没有覆盖。

2013年3月15日,央行的《征信业管理条例》开始实施,标志着民营征信机构可以申请个人征信牌照。

在2015年1月5日宣布由八家民间个人征信机构开始个人征信工作的试点,首批试点8家机构是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信用、北京华道征信。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将散落在互联网的大数据转变为信贷数据,开启征信新模式,与央行征信互补。

但这8家机构以各自业务或平台积累的数据开展服务,形成了各自的征信评判体系,且平台之间数据共享不畅,即便是信用不佳的人,也能到不同平台得到不同额度的贷款,多头借债风险开始积聚。

2018年年初,百行征信顺利获得征信牌照,成为国内首家市场化的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注册资本10亿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上述八家个人征信公司分别持股8%。

至此,我国“国家+市场”征信双轨制形成,区别于央行征信以收集银行数据为主,百行征信接入的数据主要包括P2P、小贷等互联网金融公司借贷数据,以及部分中小类银行机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等的数据,与央行征信系统形成互补,主要服务新金融机构和中小银行。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截至2019年10月底,百行征信拓展机构数超1200家,其中,与750家机构签订信息共享协议。百行征信个人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信息主体数突破1亿人,信贷账户数超过1.2亿个。目前,已经并向市场推出三款产品:个人信用报告、特别关注名单和信息核实核验。这三款产品主要目的是解决互联网金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控问题。其中,特别关注名单主要为了解决机构面临的多头借贷、恶意骗贷等线上欺诈问题。

1月14日,百行征信APP上线,公测时间截止至2020年3月31日。APP上显示,百行征信可提供10次免费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百行征信提供的個人信用报告中,包含个人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职业信息、信贷记录、被查询记录等7大类信息,其中,信贷记录覆盖了累计账户数、当前授信总额、未结清总余额、当前逾期账户数、当前逾期金额以及累计逾期次数等细节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在上述八家机构中,拥有的数据相对比较丰富,但据公开媒体报道,这三家机构除了参与对百行征信的股本投资,均没有对百行征信有数据输出。

不仅如此,百行征信接入的外部新金融机构数据也有限,特别是当P2P爆雷潮来袭时,多头借债风险爆发,波及效应明显。

为了接入更多的多头借贷信息、弥补目前征信系统数据不足的问题,去年9月2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联合发布相关通知,要求仍在营业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机构,以解决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共债风险。

随着P2P陆续接入征信系统,多头借贷信息更新全面,但在一代征信系统中,个人借贷数据从放贷机构报送到征信系统,最后体现在个人征信报告上,这中间有一定的时间差,极端情况下,发生在本月的逾期和贷款,到下个月才会记录,尤其是在接近月底的时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二代央行征信系统实行各机构T+1向征信中心报送数据的规定,只需要2个工作日就能更新完成,不仅能更准确地反映征信情况,还将多头借债扼杀在摇篮中。

要重视个人信贷记录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征信一词源于《左传·昭公八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对征信给出的定义,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

这就意味着,即便二代征信系统覆盖的信息拓展到非信贷交易的公共信息,但追本溯源,依旧以个人信用数据为主。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撰文《征信不是超级警察》表示,“通俗地说,个人信用数据基本上指的就是借债还钱的数据,而征信就是减少有人借钱不还的风险,同时也帮助有还钱习惯的人顺利地借钱。”

“征信系统不是筐,不能什么信息都往里面装”,穆长春指出,征信系统也是金融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一个公共产品。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源于1999年7月,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随着银行个人信贷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征信应用的场景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银行信贷场景,開启逐渐向其他领域拓展,但目前征信系统提供的征信产品,整体上比较单一,无法覆盖新型的多元场景,产品普适性不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征信产品单一的背后是,征信系统覆盖的信息不够多元,且共享程度不高。如今,百行征信侧重吸纳互联网新金融机构的交易数据,二代征信系统在升级后将扩大个人信用数据采集,同时将增加非信贷交易的公共信息,从多维度衡量个人的信用状况。

但扩大数据采集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是两难问题。“征信系统不是筐,不能什么信息都往里面装”,穆长春指出,征信系统也是金融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一个公共产品。

征信作为公共产品,本身就有很强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其一,随着征信系统记录的个人信用信息、公共信息越多,也会促使用户加强对个人信用信息的管理,从源头强化了个人信贷纪律,这可以算作正外部性。

其二,个人信用信息,直接影响社会大众的隐私保护、信贷公平性等公共利益,如果没有明确的信息采集边界而带来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

穆长春建议,要以“最少、必要”的原则进行信息采集、保存和加工,避免因过度采集而对个人隐私的伤害。

欣慰的是,目前对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有严格的程序,对于征信的管理,已有《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

尽管如此,对个体而言,信用无小事,管理好自己的信用记录依旧很重要。

猜你喜欢

百行个人信用信贷
十四亿人奔富强
深藏不露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个人信用信息何以应由宪法保护?——一个制度论证的进路
《百行章》德育思想在《道德与法治》中的研究
百行征信上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论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
个人信用云平台
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直接与个人信用挂钩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