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种植模式对旱作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020-02-07张文涛古海刚翟云龙

农家科技 2020年1期

张文涛 古海刚 翟云龙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在城市的人口分布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断有大批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之中,导致农村人口不断的减少,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在我国北方地区,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受到全球变暖以及农村人口流失的影响,使小麦的种植产量不断减少。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持续发生,应当在小麦种植方面深入进行研究,改变种植模式,增加小麦产量。

关键词:不同种植模式;旱作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影响

小麦作为一种北方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品之一,在我国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中具有着重大的意义。由于不同的地区对于小麦的种植方式也会不同,尤其是在种植的时间上,小麦需要根据各地的气候环境应当采取不同的种植方法。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农村人口流失,导致现阶段小麦的产量不断的下降,使我国发生粮食紧张的问题,因此,农业专家或者是专业的研究人员需要对小麦产量的提升措施做出更加深入的探究,选择出相应的不同种植模式来提升小麦的产量。

一、旱作小麦的种植模式

现阶段我国种植小麦的种植模式主要分为农户经验模式、测控施肥模式、垄膜沟播种模式以及全膜穴播种模式四种,具体分析如下:

1.农户经验模式。这种模式在小麦的施肥量上面主要是根据农民的种植经验来确定,对于数值的精确度没有实质性的要求。同时在具体的施肥中需要农民根据自身地区的环境和气候特点来进行施肥,进而保证小麦产量。

2.测控施肥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施肥量有着明确的规定,同时需要根据科学的测量配方来进行合理施肥工作,在实际原理上与农户经验模式相同,只是测量配方需要大量的时间实验,在数据精确的前提下进行施肥种植。

3.垄膜沟播种模式。这种种植模式主要是在播种方式上发生改变,采取垄膜沟种植模式,其在施肥量的调控上与测控施肥播种原理一样,只是在测控施肥的基础上改进了播种方式,并且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使施肥效果显著提升。

4.全膜穴播种模式。这种播种模式也是在测控施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采用全膜穴种植方式,将施肥之后土地进行翻整,然后用农膜将其覆盖,同时在覆盖膜的上部盖上一层细棉土,厚度大约在1厘米左右,最后用穴播机械进行播种。

通过上述对于播种方法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这四种方式都是小麦种植过程中常见的方式,每种方式的使用对于小麦的生产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同。

二、不同种植模式对于旱作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如想要了解不同种植模式对于旱作小麦干物质的积累与产量的影响,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进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例如我国某地区冬季小麦种植,下面根据小麦种植具体形式来进行数据分析,说明不同的种植方式对于小麦的产量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产量目标:冬小麦平均亩产400~450kg,测土配方施肥比例达到100%,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50%,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群体动态指标。南疆亩基本苗30~35万,最高总茎数70~90万。北疆:亩基本苗25~28万,最高总茎数90~110万。产量结构指标。南疆亩成穗数42~45万,穗粒数30~32粒,千粒重42g以上。北疆:亩成穗数40~45万,穗粒数32~34粒,千粒重40g以上。

技术方案:结合各地小麦的生态类型,合理选择冬性、半冬性的产量表现好,综合性状好、生育期适中的品种。所选种子的纯度≥99.0%,发芽率≥85%,水分≤13%。北疆推荐冬小麦品种:新冬22号、新冬18号、新冬17号、新冬41号、新冬33号等。南疆推荐冬小麦品种:新冬20号、22号。具体的种植方案如表一。

2.在实际的实验调查中,可以将四种模式种植下的小麦干物质进行比较,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四者之间的差异不是十分的显著,在小麦返青期开始,干物质的积累量会逐渐的增加,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到小麦的收获时期。但是在小麦的扬花期和收获期可以发现,运用垄膜沟以及全穴膜种植方法要比农户经验播种方法效果好,尤其是在小麦干物质积累方面,因此通过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可以更好的促进小麦冬季干物质的积累。

3.经过大量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出测控施肥与农户经验模式在小麦产量上也没有比较大的区别,小麦的总体粒数和质量基本相同。但是其中不同的是测控施肥的种植模式与地膜覆盖两种种植模式相比,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地膜施肥种植模式的小麦产量要明显比前者高,这也说明地膜覆盖对于小麦的产量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

总体而言,农户经验种植模式与测控种植模式对于小麦的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方面的作用基本相同,同时对于小麦的产量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较小,如果想要大幅度的提升小麦种植的产量,应当采用垄膜沟种施肥种植模式和全穴膜施肥种植模式,不断可以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促进旱地小麦干物质的积累,同时小麦的产量也可以在此两种方法中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在未来的小麦种植中应当尽量采用两种地膜覆盖的种植模式,从而提升小麦的总体产量和干物质的积累,对于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农村人口流失对于小麦产量的影响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案例的分析以及对四种小麦种植模式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小麦的特点而言,主要为北方的农作物,并且北方的农民一般都是以种植小麦为主,因此在此背景下,加强小麦的种植方法的有效应用对于提升小麦的产量以及干物质的积累具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小麦的产量对于农作物市场的经济效益以及农民的整体收入也具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情况,选择适合的种植模式,这样对于未来的小麦种植将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參考文献:

[1]陈影慧.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花后源流库的生理调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8.

[2]孙东宝.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中国农业大学,2017.

[3]贺丽燕,李廷亮,马红梅,谢英荷,文德泽,贺璟.不同种植模式对旱作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4,33(03):104-106.

通讯作者:翟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