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排精神对武术发展的启示

2020-02-04傅永泉

体育师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

傅永泉

摘 要:在新时代,我们应发扬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凸显我国的优势项目,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传承女排精神,提高武术影响力。要进一步在运动队中弘扬优秀体育文化,为备战决胜十四运积蓄思想力量,打造武术项目文化,将中国女排精神与武术项目文化交汇结合,把“德”“义”“志”“技”融会贯通于武术项目文化,展现出强大的中国精神,凝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关键词:中国武术;女排精神;武术精神;武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0.06.019

2019年,中国女排再一次登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贏得十连胜,成为十冠王,为建国70周年献上了一份大礼,中国女排和女排精神再次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1]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队员和教练员时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2]女排精神已经不再仅仅是排球项目,而是超越了竞技体育范畴,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力量。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女排精神的内涵,挖掘女排精神和武术精神的契合点,进而促使中国武术事业的继承、发展、创新,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砖添瓦,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大的精神引领作用。

1 女排精神的内涵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积淀,是各类比赛夺冠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努力奋斗、团结拼搏的总概括。女排精神激励着运动员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排队员不断地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标杆。女排精神的内涵是深刻而又丰富的,具体表现为爱国主义、团结协作、永不言弃、开拓创新等卓越精神。

1.1 爱国主义郎平曾霸气宣言:“只要穿上中国队的衣服,就是代表祖国出征。每一次身披战袍,每一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中国女排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她们的目标直白地体现了为国争光的精神,而更深层次的内涵则是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2019年,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9月29日中国女排再度夺冠,当五星红旗在赛场上飘荡时,瞭亮的国歌响彻赛场内外,无疑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3]10月1日,当中国女排乘“祖国万岁”方阵的花车出现时,群众们欢呼着“中国女排、世界第一”,吶喊声震彻天空,这是女排精神的强大影响,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淋漓体现。三十几年来中国女排从辉煌时光到暗淡岁月、再从卧薪尝胆到成功登顶的嬗变,其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爱国主义。

1.2 团结协作排球是集体比赛项目,除发球外,都是在全体成员的配合下进行的,强调的是群体成员结构和功能上整合的最优化,在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特长的同时还需考虑集体协同效应的最大化。没有集体的配合,再好的个人技术也难以发挥,而这种默契的配合源自于队员彼此间的信任。尤其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在小组赛时,中国女排被荷兰队2∶1领先,即使处于开局不利的状况,中国女排仍然调整心态,不抱怨不放弃,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以大比分战胜了意大利队和波多黎各队,击败卫冕冠军巴西队,再力压欧洲劲敌荷兰队,最终在决赛中用完美的配合实现大逆转,力克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重新登上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这场酣畅淋漓的比赛充分展现了女排全体队员们的团结协作和默契配合的能力,孙权曰:“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郎平教练在报告会中曾说过什么是团队,“我们女排是一个团队,赢球都是大家的,输球也是大家的。中国女排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们在团队精神和集体精神方面都有着非常好的传统,并且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也和队员们一样辛苦,队员们练习防守时教练就亲自扣球,每日能达到上千次。另外,我们的团队还包括球队的医生、体能师、康复师、理疗师等,中国女排今天的成功都是他们在背后默默地付出,我们是一个互相帮助、相互促进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1.3 永不言弃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是中国女排的辉煌时期,但中国女排在80年代后期一度陷入低谷,在这十几年的困顿险阻中,中国女排靠着坚定的信念、必胜的决心,始终不渝地保持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韧劲,最终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4]中国女排无论是在80年代获得“五连冠”后的低谷时期,还是2016年面对曾战胜自己的塞尔维亚队,如果中国女排简单用一次输赢看待,轻言放弃,那中国女排或许就一蹶不振,从此淡出大众视野,但是中国女排坚守永不言弃、永不放弃的信念,再次站立于世界之巅,淬炼出可贵的女排精神。钟秉枢教授赞扬道:“平凡孕育着伟大,就是这样一种不服输的拼劲儿,打不垮的韧劲儿,不放弃的倔劲儿成就了女排,让她们走出低谷、重回巅峰。”

1.4 开拓创新中国女排在比赛中和平时训练的细节中彰显着科学化、个性化训练和精细化管理,弘扬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在20世纪70年代,袁伟民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后,融合贯通了欧美式的高举强攻打法和亚洲式的快速多变打法,从而形成了中国女排自己的独特打法。2013年,郎平再次挂帅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聘请国外知名的体能教练、康复师等,将中国化与国际化相融合,创建“中西”复合型团队,又组建了名为“郎之队”的科研团队,提出了“大国家队”的崭新训练理念。团队在管理模式上也做出了创新,将大量管理权力交给主教练,由主教练自主选拔合适的队员。郎指导对训练的时间也做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队员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训练,而不是只追求大负荷长时间的练法,既使训练成绩有效提高而又避免队员身体方面的过度损耗,每一个小细节都充分体现出了科学化训练理念。

2 女排精神与武术精神的契合点

2.1 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上的共通性在新中国走过的70年历程中,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了民族精神的写照,也是华夏儿女的共同记忆。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有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果对国家有利,即使舍棄自己的利益也无妨。[5]反观中国武术的千年历史,习武之人在多年的训练中始终有着“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毅力,磨炼出顽强不屈的意志,在国家处于危难存亡之际,武术大师们只有秉持着这种精神,才能深刻领悟武术精神,才能获得更高的武术境界。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同时,在1981年到1986年之间,“女排精神”也渐渐被确立、推崇,到最后被国民所认可,成为支撑中国人民昂首前行的重要精神支柱。三十几年流传下来的精神,是靠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排队员们的传承和发扬,虽然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人们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但它依然保持稳定的传承性。而武术也是亦然,中国武术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武术精神仍然屹立在中华民族之林,这种精神是我们创造的,也是属于我们中华儿女的独有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正因为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历经岁月而不朽,历久而弥新。

2.2 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互通性女排精神蕴藏着祖国至上的境界、兢兢业业的态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作为时代精神的代表,在2015年7月16日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站时,听到国歌响起,正在进行赛前准备的中国女排队员们,不约而同地中断训练,转向国旗方向,肃立行注目礼。这些自然而然的行为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转化为一种习惯,成为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准则。武术精神中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尊师爱友、乐观豁达、明辨是非这些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理念相吻合。如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霍元甲,近代武术家叶问、李小龙等武术大师,他们清晰明了地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在我们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去,成为我们的共同价值追求。

3 女排精神对武术发展的启示

3.1 以女排精神为机遇,推动武术的创新型发展自古功成无捷径,郎平带领队员们一步一步地苦练基本功,一步一步地寻找突破口,一步一步地攀上顶峰,中国女排付出了异于常人的辛苦,所以女排取得世界冠军绝非偶然,而是必然。首先,在创新上,中国竞技武术需借鉴学习女排的复合型团队和新理念,打造专业的教练和科研团队,为运动员配备专业的体能教练和康复治疗师;在宣传上,通过设立武术培训班,培训高层次的武术骨干力量;在管理上,强化职业运动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方面的教育,凝聚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其次,需要通过社会上各种协会组织、健身馆以及社区街道的力量,以及报刊、影视、广播等传播媒介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来推广中国武术。第三,通过教育部门的配合,使武术精神、武德等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中小学校,成为大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提升武术文化认知与影响力,传播和发扬武术精神。第四,对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进行专业的培养和深化管理,并提供体制保障,完善武术的技术系统化、规则的合理化,实现中国武术的蓬勃发展,以便让武术能够早日成为奥运会的竞赛项目。

3.2 以女排精神为楷模,加强对武术精神的传承女排精神是在无形中浸润并扎根在每一个女排队员心中的,正是这种精神文化的熏陶支撑了一代代女排队员们的生命和生活,推动着中国女排运动的延续发展。中国武术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几千年来一直经久不衰,在我们迈入新时代时,中国武术也要顺应时代的步伐以崭新的面貌迈向世界的舞台。中国的武者也应深入学习女排精神,把这种精神融入我们的生命,贯穿于我们训练和日常生活中去,去重新诠释武术文化,传承武术精神。

3.3 以女排精神为参考,打造武术项目独特的文化

女排精神奠基于一种独特的项目文化,因为规则的不同,每种运动都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排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体现了一种不追责的宽容的独特项目文化,这是在中国女排历史长河中不断打磨不断提炼出来的,这种独特的文化,有助于队友之间的团队协作、共同拼搏。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华传统文化。经过时间的洗涤与凝萃,武术的项目文化可以总的概括为“德”“义”“志”“技”四字。所谓“德”,便是我们常说的祖国至上、为国争光、为省添彩的优秀品德,尊敬师长、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和习武之人崇尚的勇敢不怯、心怀仁爱的武术道德。其次是“义”,止戈为武,武术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一个义字要求我们坚守道义底线,坚持自律自重,秉持正义之气,胸怀仁义抱负。第三是“志”,是志向,也是意志,是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也是敢于争胜的拼搏精神。最后是“技”,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我们要学习女排精神,在技艺水平上实现自我突破,永不满足于现状,力求精益求精、勇于争胜,不断超越自我。武术项目的文化是武术运动的枝干,贯穿并支撑着整个文化的发展,好的项目文化就是武术运动牢固结实的根基和源源不断的能量。

3.4 以女排精神为表率,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现如今大多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宠爱下成长,物质条件优越,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起困难挫折。我们要以女排精神为表率,培育青少年高尚的人格和意志品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制定《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中小学各学科教育要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内容,所以学校在教授体育课时也要适量传播武术精神内容,帮助培养青少年尊师重道、持之以恒、仁义博爱等精神,培养青少年的耐挫力,树立集体主义意识,提高竞争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为社会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5 以女排精神为典范,助力实现体育强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田径队冬训的第一课就是向女排学习,以促进运动员、教练员及辅助人员全力备战东京奥运会,为建设体育强国作贡献。江西省体育局积极响应文件精神,以学习中国女排精神弘扬传承优秀体育文化为主题,以打造“吃好、睡好、练好、教好、管好”的优秀运动队伍为目标,在运动队组织开展学习女排精神活动,采取专题队会、座谈交流、主题演讲、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学习 “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为核心的中国女排精神,学习女排精神所体现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深刻内涵。我们在新时代的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应当进一步提炼、提升和弘扬女排精神。

4 结语在新时代,我们应发扬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凸显我国的优势项目,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传承女排精神,提高武术影响力,发挥武术精神内涵,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体育强国的早日实现。在女排精神将会随着时代的脉络,指引人们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向共产主义事业前进,并在面向未来的进程中,展现出强大的中国精神,凝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 钟秉枢,李楠.女排精神与体育文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02):5-7.

[2] 朱基钗.习近平会见中国女排代表[N].光明日报,2019-10-01( 01) .

[3] 柳鸣毅. 新时代中国女排精神的传承与创新[N]. 中国体育报,2019-10-28(007).

[4] 本报评论员. 弘扬女排精神 夺取改革发展新胜利[N]. 中国船舶报,2016-08-24(001).

[5] 侯连奎,姜丽敏.新时代中国武术提振民族精神的价值意蕴[J].中华武术(研究),2019,8(10):72-75.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中国魂
中国武术帮助古巴人民应对新冠肺炎封城
中韩文化碰撞之武术与跆拳道
武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哲学观视野下武术“艺”与“德”关系研究及当代价值阐释
宗旨、精神与口号: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核心理念初探
中学武术校本课程的研制和应用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身体视角下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差异性比较
“奖同”与“罚异”:中国武术两种方向跨文化传播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