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构建

2020-02-04鲁成栋

学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作用与价值逐渐显现出来,并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所以,教师对于授课的形式和方法都要进行更新,重视及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从自身的基础环境入手,推动教学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小学品德与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3-008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3.084

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品德与社会教学逐渐受到师生的高度关注,也是推动学生自身道德素质发展的关键性路径,部分教师。仍侧重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质量不佳。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想转变当下教学现状,需要注重对教学理念的转变,结合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道德综合素质的发展。基于此,以下几点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希望具有参考价值。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当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促进生活教学模式的构建,首先需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以此让学生实现对真实生活的有效体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将教学中心放置在教材中或者是课堂之上,而是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从学生本身出发,结合生活现状进行授课,以此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1]。小学品德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内容学习之中。我们需要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教师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入手。通过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教学内容,有效掌握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促进学生道德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而在强化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下,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素养,为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针对小学生而言,受到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小学生较为活泼开朗,并且具备较强的好奇心理。而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盲目的为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有单一、机械地接受。在此模式下,严重固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势,严重消耗了他们的学习兴致,学习效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制约了学生自主发展[2]。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构建生活型教学模式和方式,通过为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把学生学习动机调动起来,让学生更有欲望参与到学习中来,和品德与社会课堂紧密结合,从而高效学习,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针对品德教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教师从基本教学内容入手,综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对教师所表述的问题、任务深入思考探究,通过在生活情境中融入学生所涉及的生活内容,让学生在思考中点燃自身的学习激情,之后给予学生互相讨论商讨解决方案,让他们勇敢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基于以上分析发现,让学生与所学习的知识内容紧密结合,再将学习效能提升的前提下,将学生学习热情点燃,从而为科学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3]。

三、教学探究的生活化

所谓教学探究,就是教师设疑,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探究进行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勇于发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更好地学习这个科目,将优越的学习气氛为学生营造出来,从而把学生主观学习意识调动起来,可以全身心融入到具体的学习以及问题研讨中来。当然,需要明确问题的创设中教师应该同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教学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深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合理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組合作探究,发散学生思维,让他们更好地感悟知识,从而加深学习,促进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设奠定基础。

同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中不断延续课程的教学,通过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当然,课外教学的延续并不是随意开展的,需要教师基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掌握,结合生活实际拓展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课外教学。通过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四、结语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能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授课中,教师要积极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结合科学合理的构建措施促进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科学推进,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郭含冰.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1):42.

[2]金建飞.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5(4):16.

[3]陈德建.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新课程(小学),2016(11):479.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鲁成栋(1971.1—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班主任工作及学生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阅读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