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动讨论在农村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0-02-04齐卉青吴恒年

学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物理教学

齐卉青 吴恒年

摘 要:在新课改提出后,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逐渐向“自主、分析、合作”的教学模式转变,特别对于物理这类学科,具有更高的探求性要求。“自主、分析、合作”的互动讨论教学模式能够很大地实现物理课堂教学高效化,满足新课改的需要,让初中物理在教学步骤上得到优化。本文就互动讨论在农村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这个问题,提出几点看法,希望对农村物理教学模式的优化能起到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互动讨论;物理教学;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3-007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3.074

所谓互动讨论,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开展的口语与非口语形式的沟通。对学生来讲,其是在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环境不同的因素下,学生在知觉领域得到刺激,然后学生结合个人的既有知识、经验,主观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背后深层次的东西进行诠释。对教师来讲,其是在学生反应出现后,教师根据收集到的学生的反馈信息,同样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象,收纳、理解学生所发出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为下一个教学行为做准备。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循环,这就是师生间的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讨论的特点有:(1)师生平等。在互动讨论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出于平等的地位,都是课堂的参与者,教师担当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担任知识的建构者,要主动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2)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互动讨论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具有更高的诱导性要求,不同以往的将结论告诉学生,再让学生消化吸收。互动讨论这种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要让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分析、互动讨论等等,自己得到结论,让他们对体验知识的过程也同程参与,自己建构对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农村物理教学中互动讨论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物理教学采用互动讨论的教学模式,是对师生关系的一次重新定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会创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角色发生了改变。以前,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主要的任务是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能的提高。现在,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努力为学生创设互动讨论的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对立,而是一种全新的、平等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要互相尊重,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物理知识。

(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互动讨论的完成,最常用的方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帮助学生科学地划分讨论小组,然后小组内的每个成员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在小组成员互相帮助的优勢条件下,达到预期的物理知识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务必相互协助、支持,提高个人物理学习成效,共同进步。在授课过程,物理教师也要做好安排,根据不同的物理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地应用互动讨论,这样物理学习的效率会得到提高。

二、互动讨论课堂开展的建议

(一)积极开展讨论活动

讨论是发生在一群人之间的,针对某一个主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参与讨论的人倾向某种看法,加以响应。因此,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进行处理,设计成讨论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参与互动讨论。例如,在教学“折射与反射”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说出一些生活中见到的关于折射与反射的现象。在学生对折射与反射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循序渐进地提出深一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倾听和欣赏学生的独特见解,对学生的看法及时点评,并鼓励他们,促进教学互动。

(二)网络辅助教学

网络辅助教学,是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教学成效。教学辅助手段,其特点是把通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相结,优势在于这种教学辅助手段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传统教室的教育方式转变为运用网络的学习方式。网络辅助教学可以实现异步教学,然后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进行互动。网络辅助教学涉及的内容有很多,比如网页、影音、电子邮件、讨论版等等,使学生摆脱了固定授课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结合自身实际,调整学习步调,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互动讨论的教学模式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特定的初中物理知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开展讨论,把以前单纯地教,优化成为学生主动探索。当然,物理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在讨论中获取初中物理知识。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喜欢上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曹小兵,查日超.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职校数学互动教学[J].科技资讯,2007(2).

[2]张磊.让互动式教学激活物理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3(5).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齐卉青(1978.12— ),女,汉族,甘肃武威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育。

吴恒年(1974.12—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育。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课题《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农村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探究》(课题号:GS[2018]GHB116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物理教学
关于“比较法”教学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