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

2020-02-04康惠中

学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我国社会发展中最先进的理念和文化,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以及政治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自己思想观念的特殊时期,在此阶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基于此,本文重点以初中阶段为例,针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自己的一点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3-006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3.063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逻辑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会开始像大人一样揣测人心,像大人一样选择自己喜爱的事物,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世界。但是在性格上,他们容易冲动、鲁莽,迷茫。在此阶段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心智成熟度,引导学生向着更加积极、更加健康、更加向上的未来而发展。

一、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基础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初中阶段,要想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对于教材的熟悉程度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非常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熟悉程度,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把握教学进度,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对此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先对教材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第二,将教材内容进行分类:第一类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直接联系的教学内容,针对此类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直接讲解,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架构;第二类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相对含蓄或者隐蔽的内容,针对此类教学内容,教师的应用方式则相对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转化教学内容,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第三,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展开“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1]。

二、设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初中阶段是学生最为关键的一个学习阶段。初中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加要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此阶段的学生虽然拥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其思想还没有真正的独立,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外界的各种思想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有益的思想将会引导其走向正轨,错误的思想将会诱导其走向歧途。所以,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发挥自己的智慧,设计出一堂精彩绝伦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的真诚去对学生进行教化,通过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意识到做人的道理,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都应当为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通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或者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寻正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物以及事物。他们可以在一些干部模范身上发现不畏艰苦扎实肯干的精神;可以在日常小事中感受文明、和谐的大爱;可以在清洁工阿姨身上感受到敬业精神,可以在良心卖家身上感受到诚信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事情中感受到友善。进而更深层次的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行动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激发并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的激发与提升并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当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勇于创新,积极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新知识,引导其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增加其知识面,在提升其学习意识与文化素养的同时,爱国意识也就自然形成[2]。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从目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还不够。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基础、设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强.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5):81.

[2]麻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书育人,2019(11):79.

[責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康惠中(1980.7— ),男,汉族,甘肃岷县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教学。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