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共建园区产业转移的长效机制

2020-02-04黄荔梅

中国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长效机制

[摘 要] 园区合作共建既有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也有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科学运行机制是提升共建园区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搞好园区共建,必须明确合作契约和利益共享机制,健全运行机制;加大资金扶持,保障土地供应和用电要求,强化共建保障机制。

[关键词] 共建园区;产业转移;长效机制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01.074

目前福建共建园区大部分为行政推动下的沿海和山区的合作,仅有少数园区为市场推动下的合作共建。以政府推动为主、市场驱动为辅的园区共建模式,其实还带有帮贫、助困、输血性质。为拓展共建园区的发展空间,在共建模式的选择上可争取省内外大型企业自建或共建园区,也可鼓励与省内外发达地区政府或开发区开展合作共建。

1 探索共建合作机制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不断创新园区共建模式,加快推动园区合作共建发展。一是扶持共建。共建园区产业转移转出地区政府提供资金、人才、技术、项目、信息等支持。共建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地区政府为主负责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管理服务等。二是合作共建。共建双方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进行全面合作,职责明确,利益共享。三是托管建设。共建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地区将共建园区规划开发、运营管理等在一定期限内委托给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运作,分享收益。四是股份合作。共建一方独自出资或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公司,负责园区运营管理,合作方按照股本比例分享收益。五是委托招商。共建园区所在地委托第三方开展共建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协议享受招商奖励等利益。

园区共建各方实现共赢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利益合作机制。要在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共建园区最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开发机制、管理机制、回报机制、干部使用交流机制、两地领导定期会商机制等。建立合作各方的利益协调机制,协商管控利益分歧,构建互惠互利、互助互赢的合作共建新格局。建立科学的利益评价机制,对合作各方的收益与成本进行综合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利益分配的依据。完善产业转移合作机制,落实市场化运作实体,明确各方责任,进一步推动园区产业、资金、人才、管理的转移。

2 创新共建运行机制

园区要按照科学、高效原则建立授权充分、封闭运作的先进管理机制,形成合作共建方高层联席会议决策、管委会管理、开发建设公司运营的三层管理架构。通过建立双边协调机制,在规划建设、经济管理、环境保护、财务财政、组织人事等方面,落实责任主体。定期召开双方高层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促进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园区管委会负责共建产业园的规划、企业管理、开发建设、人力资源和其他社会公共事务,为共建产业园区内招商引资、企业立项、转型升级、供电、供水等工作提供优质的跟踪服务。开发建设公司受管委会委托负责共建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借鉴推广福建自贸区创新制度,营造公平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园区综合评价办法,综合评价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评估。

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出台政策性文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加快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实现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省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本部门的职能出发,研究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推动我省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措施。建立由经信、发改、农业、商务、国土、财政、林业、统计、税务等部门组成共建园区发展协调小组,指导协调共建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制定《福建省山海共建工业园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共建园区、产业转移项目认定;建立有利于产业转移需求的统计、分析、运行、保障和激励机制,编制产业转移的规划和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共建园区年度综合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作为共建工业园区扩区、用林、用地、资金补助及创新金融信贷支持等的重要依据。建立选派干部交流机制,围绕共建园区当前建设和发展的重点,选派熟悉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的干部到共建园区一线工作;鼓励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干部与共建园区干部进行短期交流互挂。

3 强化共建保障机制

省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产业转入地共建园区建设。成立产业转移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共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以及优质产业转移项目。对引进固定资产投資额亿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由省级财政给予共建工业园区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奖励。对经认定批复的福建省山海共建工业园给予适当奖励。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共建园区建设。设立园区共建产业转移引导资金,重点投向提升园区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领域。加强金融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强化以园区内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定位,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优先将共建工业园区PPP项目纳入省级PPP示范项目,根据项目新引入社会资本金额按一定比例给予园区管委会一次性奖励。

重视资金运作保障开发,积极运作超常规推进基础配套。拓宽融资平台渠道,借助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主动对接农发行、国开行、恒丰银行等,进行融资贷款,解决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精心研究政策,提高项目资金策划生成能力,主动对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做到策划一批、生成一批、建设一批。坚持重点项目重点倾斜、重点项目重点服务、重点项目重点保障,落实重点项目分级管理和领导挂钩责任制,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积极利用PPP投融资模式,解决资金有压力与配套设施的矛盾,实现超常规推进园区土地平整、道路设施、污水处理厂、电力输送线路待基础配套建设,促进生产要素迅速形成。

土地是园区开发的载体,要加强土地管理利用水平。优先解决入园优势项目、重点项目用地,有计划储备一定的用地指标。根据产业布局,科学合理安排用地,杜绝“轰轰烈烈圈地,冷冷清清开发”的行为。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真正做到规划一片、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提高土地产出率。抓紧抓实征地拆迁工作,做好园区土地报批工作,切实按照项目进度要求完成征地,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升土地利用水平方面,将持续推进闲置工业用地清理工作,加快清理进度,闲置用地,对已经闲置但愿意继续投资企业签订投资补充协议,加大投资力度;对一些无力继续投资企业,动员企业进行盘活,力争实现嫁接转让。

共建工业园区年度用地、用林计划指标在其所在设区市实行单列。允许共建园区超前收储土地(不受当地供地率制约),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滚动发展,允许配套一定比例的综合用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允许共建双方按照依法、平等、自愿、有偿原则,对口调剂使用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支持土地开发完毕的共建工业园区整合所属县(市、区)周边工业用地,扩大开发范围。产业转出地政府按有关土地收购办法收购产业转出企业土地,对转出企业的土地使用权按原土地取得方式和原用途的土地评估价给予补偿,对建筑物和地上附着物(不含违章建筑)按转出搬迁时评估的重置价结合成新给予补偿,同时按照土地收购价格的10%给予转移企业一次性奖励。在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前提下,允许将转出企业原工业用地性质转为商业用地;允许产业转出企业在原用地中预留部分土地建设自用研发、办公大楼,但需补足地价且不得分割出售,构成地方收入部分的以奖励方式返还转出企业。

支持共建园区先行开展售电侧市场改革试点,允许园区组建配售电主体直接购电,鼓励园区内企业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并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对符合条件的共建园优先列入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园区),支持园区通过能效电厂建设、供需互动响应、能源互联网建设、分布式电源建设、充电设施建设、配电网升级改造、电能替代等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对工业企业的电能服务。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工业园区提升发展六条措施的通知[EB/OL].(2015-04-16)[2015-04-22].http://www.fujian.gov.cn/zc/zfxxgkl/gkml/jgzz/jmgjgz/201504/t20150423_1180529.htm.

[2]程春生.福建省共建园区的生态问题与对策[J].新西部,2017(12).

[作者简介] 黄荔梅(1969—),女,汉族,福建莆田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长效机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长效机制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以“三好一满意”为抓手 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