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探讨

2020-02-02刘昌俊

高教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职教学融合策略工匠精神

刘昌俊

摘  要:高职思政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下,需要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比如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科学合理地融合到思政教学中,以丰富,生动,详实,有文化底蕴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方面的钻研精神,职业岗位方面的敬业精神,个人追求方面的无私奉献精神。工匠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需要学校大胆改革思政教学内容,老师用理论知识,经典案例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工匠精神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刻苦精进。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学;思政教育;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3-0183-03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values,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implemented into the practical needs of students in their daily study life. For example, the cultivation of artisan spirit is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integrated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displayed with the form which is vivid, detailed, and has a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ism, professionalism and selfless dedication.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s also the outstanding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t requires the school to boldly refor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ontent. Teachers use theoretical knowledge, classic cases and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to make students become artisans and strictly demand themselves with high standards, high requirements, motivating them selves to work hard.

Keywords: craftsmanship;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strategy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强调,要以立德树人的最终教学目标,围绕着德育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三大关键点,大力弘扬以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主旨的主流意识形态[1]。习近平指出,思政教育要紧贴时代发展大势,紧跟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紧随学生人生事业发展,特别是要围绕国家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大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企业精神,让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断精进,从而成为术业有专攻行业翘楚,助力中国各个领域发展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以实业报國,行业兴国的奋进努力来加快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需要,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价值与职业梦想相结合的需要。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

工匠精神在传统意义上指是手工业劳动者用已有的材料,将设计产品的适用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而呈现出物美价廉,经久耐用之特点的品质。而现代意义上的工匠精神将职业范围拓展到所有涉及富有创造性,创新性和专业性的领域,传承了其职业操守上的敬业专心,产品设计上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等核心内涵。这是对某个领域内具有职业奉献精神、产品研发专注品质,职业梦想持之以恒不懈奋斗意志的高度概括。

中国是一个工匠大国,从商周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皿,到秦汉形象逼真的兵马人俑,从唐宋色彩绚丽的三彩制品,惟妙惟肖的《清明上河图》等书画作品,到元明清集中国工艺之大成的瓷器、玉器、剪纸等工艺品,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历来对工匠精神的重视与推崇,这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勤奋努力,专注执着,好学上进,创新奉献的体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从一穷二白的经济困境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已经面向全球,成为“世界工厂”。然而,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必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创造”,让中国产业链不再处于代加工的底层,而是处于含有更多附加值的产业顶层。这其中,从各大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承载着更多的行业开拓,产品升级创新的重任,而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在职业发展,岗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只有业精于勤,业专于深,才能将自身的所学所悟与行业实际结合,提供解决行业痛点的创意策略。因此,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境界,是一种职业态度,更是一种自我严格要求的体现,能够激发其强大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辩证关系阐述

(一)工匠精神是高职思政教育内容的应有之义

高职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对于当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的主要理论武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来为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为其构建对待国家、社会、自身的正确的行为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重要体现,而工匠精神主要是针对个人职业道德层面的一种追求,具体表现为对永不满足的求知欲望,永不停歇的工作劲头,在专业上永无止境的追求更高的目标,在个人理想和价值实现上永不骄傲自满,而是低调谦逊,淡薄名利。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的内涵有着高度的重合度,能够让学生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通过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的塑造,助力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高职思政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人才的主要阵地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一方面通过专业课程教学让其掌握扎实的技能,从而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老师引导,校园文化氛围感染和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从而形成积极乐观,健康上进的为人之道。这便是高校智育与德育相结合,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的使命担当。高职大学期间,是学生思想观念定型的关键时期,而思政教育则是学校进行德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对学生思想意识有正本清源,道德情操有充满真善美的品质进行构建的作用。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离不开思政教育对学生自我追求,生活信念,工作观点的积极改造,让其有工作使命感,责任感,能将个人价值融合到公司集体,国家行业发展前途之中。所以,在高校大学生思想需要汲取各种精神文化的构建时期,用思政教育来进行工匠精神的教育,是在最合适的时间段进行的最正确的选择,对大学生日后工作发展,能力提升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三)工匠精神的内涵需要高职思政教育来丰富,升华

当人们在谈论工匠精神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认为这是属于行业高精尖人才具备的素质,对自身平凡的工作岗位而言可望不可即。因此,人们常把工匠精神捧得高高在上,自己却不去实践应用,最终让工匠精神成为纸上谈兵的空洞概念。因此,工匠精神的内涵需要思政教育用准确的定义,形象化的论述,生动鲜明的案例来让其成为系统性的,权威性的德育知识点,让大学生明白工匠精神没有行业范围的限制,能力大小的要求,它是一种精神力和意志力在职业上的聚焦,能够帮助获得解决问题的创造力,推进工作进展的执行力,面对困难的抗压力和不忘初心,勇攀高峰的定力。工作不分大小事,只要用極致的认真态度去面对,问题不分轻重缓急,只要以力求完美解决,不留丝毫隐患的负责任态度去应对,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以肯钻研,勇担当的上进心来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这便是工匠精神的真谛。因此,思政教学对工匠精神的传播,要用理论的武器让学生的思想醍醐灌顶,用实际的案例让学生的认知脚踏实地,让学生们明白工匠精神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

三、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现状分析

(一)高职教育地位不高导致工匠精神培育缺乏资源引导

根据高职学生家庭背景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大学生有60%是来自农民或农民工家庭。这样高职学生因农村教育的局限和农村家庭教育的缺陷,普遍存在自我认知偏低,自信心不足,对待未来职业愿景缺乏科学规划的问题,职业目标的不清晰,人生事业的不确定,其综合素质不能与工匠精神内涵的高要求相匹配[2]。

高职在大学教育体系中长期得不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使得高职教育资源严重滞后于教学发展水平。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大,使得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高职教育改革,尤其是今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政策的制定,为高职未来教育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会对人才要求更注重综合素质的要求下,高职会更加注重思政教育的作用,在课程安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硬件软件设备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职工匠精神才能在高素质学生之中落地生根,融合成为激发其事业奋斗的强大动力。

(二)高职院校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制度学生不能全面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的考核标准主要以学生的专业成绩和毕业率为衡量指标,这就促使其侧重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育,却忽略了其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教育,这样学生作为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应试教育环境的学习氛围中,往往存在专业技能突出,思想品德,意识素质能力严重滞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政教育没有纳入考核范围,存在着走过场,轻视内容,忽略学以致用能力培养等情况,这就容易出现日后岗位工作中德不配位的矛盾,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职业发展的进程。

(三)学生自身要求不高使得工匠精神无用武之地

大多数高职学生缺乏工匠精神呈现出来的品质意志,首先他们没有建立在所从事行业中远大的抱负和梦想,只想着找到稳定的工作就足够;其次目前高职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宠溺下成长,容易形成自私自利和享乐懒散的行为习惯,这与工匠精神专业,专心,专注的品质要求格格不入。第三,高职教育自身的松散性和自由性,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特别是互联网信息中大量的不良思想的弥漫,比如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享乐主义通过影视剧,综艺节目和网络游戏等形式的传播,容易对学生的社会认知,生活方向产生了消极影响,近年来在学生群体中流行的“校园贷”便是这些消极思想的集中体现[3]。综合上述三种原因,高职学生自我要求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社会认知肤浅,让其思想境界配不上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超越,拼搏,坚韧等品质。

四、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策略分析

(一)高职思想理论课程中要加大工匠精神的份量

把工匠精神的理念,内容,历史,意义融入到思政教育体系中,是提高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立体化,教学方式亲和人性化,通过德育教育发挥学生特长,实现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思政老师要以深厚的理论功底,由浅入深的语言表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立体式教学方式来让学生理解,欣赏,崇尚工匠精神。加大高职思想理论课程中的工匠精神的内容首先可从思政公共课程中进行大学生职业精神,岗位责任,行业发展规律等角度来进行教育,让大学生明白工匠精神是人人都需要的基本本质;其次,可以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深度分析,让学生明白个人价值的实现,幸福生活的创造需要工匠精神在工作中的赋能作用。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职业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校园文化要营造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之氛围

要利用校园媒体来传播工匠精神,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工匠精神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不断加深认知。具体实践方法为:一方面可以利用传统的校园广播,黑板报,横幅,海报等形式,以简练的工匠精神之宣传口号传播,经典的工匠精神之人文故事展览,让整个校园文化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彰显思政教育内容的立体丰富,生动鲜活。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比如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将工匠精神作为学校思政教育在网络上的一面旗帜,从工匠精神的理论深度,内容广度,历史长度,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融合度,有规律有秩序地向学生推送相关知识内容,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稳定,持续的学习理解过程[4]。并且还可以将身边优秀的同学作为榜样加以宣传,弘扬他们结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政策红利,以工匠精神为指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痛点,提出了不少新思路,新发明的壮举,让学生们树立看齐意识和跟随意识,认识到工匠精神就在身边,从而深受鼓舞,能够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不懈奋斗。

(三)校企联合要让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融入实践

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不能停留在课堂讲授,校园传播的象牙塔中,应结合高职院校的行业性质,积极与行业中的企事业相结合,形成校园知识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实践相结合的体验式、活动式的教学模式。例如作者所任教的高职院校是一家卫生职业学院,在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中可以联合医院打造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平台。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内的医院实习,感受医院管理的精细入微,是为了始终坚持病人至上生命第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亲临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明白医务人员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作细节中的忘我状态,只为以最严谨的态度来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并保证工作环节的零差错。这样用医院工作真实环境构建的情景式思政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眼界的开阔,思想的震撼,认知的升级,从而有助于日后在思政学习中自觉加强工匠精神內涵的汲取与吸收。

校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是以老带新的师傅制。具体内容为医院老员工带动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医院具体操作实践技术相结合,用传、帮、带的管理机制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得,能够以准员工的身份对工序流程,注意事项,能力要求有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并以企业师傅为榜样,学习其身上对待工作的原则,感受其身上的工匠气质,为自己以后正式踏入工作树立见贤思齐的标杆。

五、结束语

总之,工匠精神要成为高职学生的价值追求,向往境界,应该在思政教学中通过构建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系,来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通过因材施教让学生懂得工匠精神依附于专业特长,通过校企实践让学生指导工匠精神的责任使命,让学生明白人人以工匠精神为指引,则个人发展将与行业前景,国家未来一样无限光明。

参考文献:

[1]米茹.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农家参谋,2018(3):166-166.

[2]左茂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6):115-116.

[3]张密丹.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现代职业教育,2016(28):144-145.

[4]杨思熠.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研究[J].考试周刊,2017(54):125-125.

猜你喜欢

高职教学融合策略工匠精神
浅谈民办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智能手机的实践应用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