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02-02苏英寇萌郭玲霞郭小楠

高教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职称青年教师积极性

苏英 寇萌 郭玲霞 郭小楠

摘  要:为全面客观了解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对陕西、河北、河南、上海等省(市)共3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答卷337份。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青年教师基本情况为学历高、工作量饱满、进修机会少;面临的主要压力为职称晋升和科研任务重,其次为教学任务多和生活负担重;影响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因素依次为职称晋升制度、工资待遇、深造提升机会、教学氛围、教学硬件环境和领导重视程度。针对青年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科学的教学考评体系和职称晋升制度、提供较多的进修和培训机会等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现状;影响因素;地方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3-016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understand the teaching current situation of young teacher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to young teachers under 40 years old in more than 30 local universities which were located in Shaanxi, Hebei, Henan and Shanghai province (city) and so on. A total of 337 valid answers were coll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sic situation of young teachers were high educational background, full workload and few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education. The main pressures were the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titles and heavy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s, followed by more teaching tasks and heavy burden of life.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teaching enthusiasm of young teachers, were the promotion system of professional titles, salaries,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education, teaching atmosphere, teaching hardware environment and leader's attention. In view of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young teacher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young teachers in teaching, such as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professional title promotion system, providing more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study and training.

Keywords: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sit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local university

從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来看,本科教育是基础,高水平的本科教学,不仅能为社会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而且能为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优质的生源。毫无疑问,本科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高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普遍呈年轻化态势,在全国大多数省市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1]。以陕西省为例,年龄在35岁以下和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和64%,尤其在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如何尽快使青年教师站稳讲台,掌握基本教学技能,是高等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课题组以年龄≤40岁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为调查对象,设计了包括学历职称、承担教学任务情况、培训情况、教学考核情况、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等在内共30道问卷题目,通过发放纸质问卷和微信等电子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共回收来自陕西、河北、河南、上海、四川、北京等省(市)共3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的有效问卷337份。受访者专业类别和承担的课程类别均比较全面,符合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和课程类别的实际,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其中人文学科占50.15%,理工科占32.64%,艺术和其他学科占17.21%;课程类别以专业课为主(58.75%),其次是公共课(28.78%),学科基础和集中实践环节占比例较小(12.46%)。

一、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现状

(一)基本情况

在完成有效答卷的337人中(表1),年龄以31-40岁为主体,占86.65%,30岁以下仅占13.35%;从学历结构来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占比61.72%和32.94%,本科仅占5.34%;职称构成以讲师为主,其次是副教授;教龄10年以上者占45.4%,6-10年占26.11%,5年以下占28.49%;通过培训和自学等方式掌握教师教育知识的占70.92%,系统接受过专业培养的仅占14.84%,还有14.24%的人从未学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目前的基本情况是:学历高,知识新,职称低,培训少。

(二)承担教学任务的情况

青年教师年平均承担教学任务(不考虑任何系数)240学时以上的占43.32%,161-240学时占26.41%,81-160学时占21.96%,80学时以下只占8.31%;多数人(54.01%)对承担的教学工作量感觉正常,32.64%的感觉疲惫,8.61%的感觉非常疲惫;大多数人(77.16%)从事教学所占的工作时间比例在31-80%;83.08%的青年教师认为对教学工作的态度积极或比较积极,对自己教学效果满意、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合计91.39%,69.14%的受访者认为在教学工作中能够获得成就感。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是地方高校的主力军,他们对教学工作态度积极,勇于担当,绝大多数对自己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通过教学工作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

(三)进修与培训情况

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一般、较少或者很少,合计占87.24%;对教学培训不满意的比例占32.64%,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培训机会少、培训内容不系统和培训方式不科学等;对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认识比较清楚,认为教学工作优先级别最高和比较高的比例为81.60%,55.79%的受访者认为科研能有效促进教学工作;经常开展教学研讨的只有10.09%,偶尔、很少和从不开展的分别占到41.54%、38.58%和9.79%。说明对青年教师加强岗位培训、增加进修机会、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和交流是提高他们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二、青年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剖析

(一)职称晋升是主要压力来源

大部分(71%)受访者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 65%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各级领导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比较关心,62%的人在教学工作中最关心的是能否被学生认可。根据问卷统计,目前面临的主要压力为职称晋升、科研任务重和经济收入少,其次为教学任务多和生活负担重(图1)。

参与调查的青年教师中讲师占65.58%,在地方本科院校晋升副教授对科研工作往往有若干刚性的要求,如果出现参评人数较多而名额有限的情况,必然水涨船高,导致同行间在科研成果方面的激烈竞争。同时高校教师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都是与职称挂钩的,如果职称上不去,收入就会比较低。因此,职称晋升、科研任务重和经济收入少,这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是青年教师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有43.32%的青年教师年均课时在240学时以上,教学任务重也是压力来源之一。有56.38%的受访者年龄为36-40岁,他们正处在事业和生活的爬坡阶段,房贷、抚养和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生活琐事较多,因而会感到生活负担较重。

(二)职称晋升制度是影响教学积极性的首要因素

从图2可以看出,在影响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职称晋升制度、待遇高低、深造提升机会、教学氛围、领导重视程度、教学硬件环境共六大因素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关系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晋升制度和工资待遇,其次是进一步深造提升机会和良好的教学氛围,最后是教学硬件环境和领导重视程度。这个调查结果也基本符合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

地方本科院校应进一步完善职称晋升制度,提高青年教师的工资福利,使他们尽快度过人生需求的初级和中级阶段,迅速进入高级需求阶段,实现他们不断进取的人生目标,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学校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三)绩效考核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效果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51%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的教学考评和绩效考核能够体现教学效果,49%的认为不能;只有36%的认为现行的职称晋升制度能体现教師的教学效果,64%的认为不能。说明地方高校在教学考评和职称晋升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弊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充分调动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四)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创造性

为了解学校客观条件(教学考核机制、工资福利和工作环境),教师主观因素(个人教学兴趣和职业道德)和学习主体学生对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影响程度,问卷设计了多选题“在以下影响教学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有”,统计结果(表3)显示,占比例最大的是教学考核机制和工资福利,其次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是工作环境和个人教学兴趣,最后是职业道德意识。由此看来,青年教师希望学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学激励机制、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当然教师本身应热爱本职工作并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学风相配合,学校、教师、学生是三个相互关联的影响教学效果的有机整体。在学校客观条件相同和生源素质相近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三、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从学校管理层面如何提高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爱教乐教优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建立科学的教学考评体系和职称晋升制度

学校的教学考评体系和职称晋升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青年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和投入的力度,目前在地方本科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考核“重数量轻质量”,职称晋升“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分别有41.54%和7.72%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教学考评体系不能和完全不能体现教学效果;49.85%和13.95%的受访者分别认为现行的职称晋升制度不能和完全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合计占64%左右,只有36%的认为能和基本能体现。建议地方高校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式要多样化,职称晋升考核的权重适度向教学倾斜,引导青年教师“以教学为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提供较多的进修和培训机会

据问卷统计结果,仅有14.84%的青年教师具有教师教育专业背景,因此,职前培训和职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合计有41%的青年教师认为教学培训与进修的机会较少和很少(表2),说明地方本科院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引进轻培养”的现象。有76.56%的受访者认为深造提升机会是影响教学积极性的因素之一,重要程度仅次于职称和待遇,说明青年教师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的主观愿望是比较强烈的。地方本科院校应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使职前培训和职后培养一体化,并建立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包括校本培训、在线培训和外出学习进修等多种形式,旨在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3]。

(三)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表2),在地方高校经常开展教学研讨的只有10%,偶尔、很少和从不开展的合计占90%左右。说明教研活动是地方院校严重缺失或流于形式的一个环节,有的偶尔开展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走走过场而已。建议定期开展教学交流和竞赛,给青年教师多提供一些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交流平台。当然教学名师的引领示范和老教师的传帮带也是教学研讨和提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调查结果显示,有58%的青年教师没有专门安排的导师指导教学工作,建议地方院校对新入职的教师实施“师徒结对式一对一的跟踪指导”,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加大教学监督与奖惩的力度

注重对青年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使他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默默奉献。同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并加大教学奖惩的力度,建议对学生评价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能手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奖励的额度至少应该与发表一篇权威期刊的论文相当,而对学生评价差、教学考核不合格的青年教师在晋升职称中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3],促使青年教师投身课堂革命,努力打造“金课”,坚决杜绝“水课”。

(五)全方位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

青年教师有理想、学历高、经验少、压力大,学校各级管理者应成为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与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4]。从多个层面激励他们积极投入教学工作,大胆进行教学创新,使他们人尽其才,在教学工作中获得充足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尽快成长为优秀的青年教师。

四、結束语

对30多所院校年龄≤40岁的青年教师发放问卷,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为:学历高、工作量饱满、进修机会少;面临的主要压力为职称晋升和科研任务重,其次为教学任务多和生活负担重;影响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因素依次为职称晋升制度、工资待遇、深造提升机会、教学氛围、教学硬件环境和领导重视程度。通过剖析青年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教学考评体系和职称晋升制度、提供较多的进修和培训机会、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加大教学监督与奖惩的力度和全方位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等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晓杰,苏铁熊.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S1):109-112.

[2]程淑英.提高青年教师本科教学积极性的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6(8):41-42.

[3]苏英,郭玲霞.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7(1):44-47.

[4]龚永刚.青年教师积极性调动的多层面激励效应[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2(5):47.

猜你喜欢

职称青年教师积极性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