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共享

2020-02-02王娟贾冀南

价值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雄安新区

王娟 贾冀南

摘要:在雄安新区建设进程中,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成为其核心动力。本文结合共享经济的背景,提出了以人才共享的方式创新雄安新区人才集聚机制的论题,以期达到实现雄安新区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目的。本文首先对从雄安新区人才集聚的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着重分析了雄安新區实施人才共享机制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最后对如何在雄安新区实施人才共享机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Abstract: Gathering high-end talent and innovation team is the core power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Xiongan New Area.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athering talents, especially high-level talents, in Xiongan New Area, this article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sharing economic and put forward the proposition of innovating the talent aggregation mechanism in Xiongan New Area.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alent aggregation in Xiongan New Area, and then analyzed the the necessity and favorable conditions of implementing the talent sharing mechanism in Xiongan New Area. Finall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lement the talent sharing mechanism in Xiongan New Area.

关键词:雄安新区;人才集聚;人才共享

Key words: Xiongan New Area;talent aggregation;talent sharing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03-0024-02

0  引言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即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定位为非首都功能疏解地,是创新发展示范区。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区建设,要以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为核心动力。然而,作为一个还处于筹备建设阶段的新区,雄安新区在集聚人才方面存在如生活环境较差、人才政策不完善、科研条件不完备等劣势,传统的人才集聚机制很难解决雄安新区人才不足的问题,因此创新雄安新区人才集聚机制是大势所趋。

在创新性思维中,“共享”理念于近年被引入市场,形成全新的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领域或区域,而是呈现人力资源全球库的态势。人才由企业所有转变为价值创造圈所有,企业的人才平台也从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强调“不求人才所有,但求人才所用”,人才共享作为共享经济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共享经济的热潮脱颖而出。人才共享使雇佣关系松散化、就业形式灵活化,成为人才集聚的重要新方式。

1  雄安新区人才集聚存在问题分析

1.1 雄安新区建设初期生活环境的不完善阻碍人才集聚

生活环境是影响人才集聚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舒适度,让其感到身心愉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人才向某地集聚必然会考虑生活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对人才集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齐全的生活基础设施(包括良好的交通、医疗、教育条件)是吸引人才集聚的有利因素;社会保障(养老保障、事业保障、医疗保障等)的完善程度是生活环境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人才集聚的重要因素。雄安新区的建设仍旧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对交通、医疗、教育都做出了很好的规划,但真正落实起来还需要一定时间。尤其医院和学校的覆盖程度,医疗设施的完善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雄安新区就生活基础设施方面对人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1.2 雄安新区在产业集聚上存在困难阻碍其人才集聚

就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的互动规律来说,产业集聚能够引致人才集聚。从产业布局来看,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央企总部的聚集地。雄安新区有在京高校和研究资源作为人才和技术支撑并且有大量央企作为产业试点,理论上是“产研结合”的完美方式。但是,单纯以行政划拨方式向雄安新区置入创新要素,远远不能保证人才和产业落地生根。并且当地突出的环境问题、北京与雄安相关要素协调时的冲突、巨额财务成本负担,都可能成为雄安新区产业集聚的隐患,雄安新区从规划到实践之路依然漫长。由此,雄安新区人才集聚存在阻碍。

1.3 京津两地对人才的虹吸效应致使雄安集聚人才的难度增大

雄安新区毗邻京津,然而由于建设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才刚刚起步,所以无论是进行城市改造之前,还是之初,其产业集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基础设施都与京津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京津对人才表现出强大的聚集效应,对高层次人才的虹吸效应尤其明显。人才在选择工作时,不管是从工作待遇,还是所在公司的发展规模、前景来考虑,往往都会优先选择京津两地,这就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向京津集聚,雄安新区对人才的吸引存在困难。由此可见,京津两地对人才的虹吸效应无疑会增加雄安新区人才集聚的难度。

2  雄安新区建立人才共享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2.1 人才共享机制的建立可以提升雄安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不单单是指那些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固定职工,而更多的是指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個人。人们不再完全属于某个企业、单独为某个企业提供固定时间的劳动、遵守单个企业的规章制度。在共享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享受到诸多利条件:人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自由支配工作时间;可以自由选择办公地点,甚至可以异地办公、远程办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身的工作能力选择最合适的工作内容,使自身价值达到最大化;并且,一个人可以从事多个职位,从而大大增加了自身的经济收入。目前共享经济刚刚推出,人才共享现象虽然存在,但人才共享机制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雄安新区如果能够建立完善的人才共享机制,实现全方位人才共享,无疑会对求职者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吸引大量人才前来就业。由此,便能很好的达到雄安新区人才集聚的目的。

2.2 人才共享机制的建立可以增加雄安新区高新技术人才比重

人才共享可以实现对人才的跨时空的使用,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基本规则是“户口不迁,编制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人才共享可以很好的解决因人文环境、户籍制度、生活习惯、体制机制这些因素,影响人才集聚的问题。通过对高新技术人才的跨越空间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地区人才短缺的问题。雄安新区旨在被打造成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基地,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实施人才共享,全国各地甚至全球范围的人才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指导、专家流动制等方式流动到雄安。如此一来,便将雄安新区对人才的引进从劣势变为优势,大大增加了雄安新区高新技术人才比重。

3  雄安新区建立人才共享机制的有利条件分析

3.1 良好的交通环境为新区共享人才提供便利

雄安新区毗邻北京、天津,境内有津保高速铁路、荣乌高速公路通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已经比较发达,到达京津非常便利。2017年6月23日,河北省政府印发的《河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雄安新区将建设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道路系统,与周边城际、高铁、高速公路、机场和干线公路网衔接,基本建成集疏高效、服务便捷的新区综合交通系统。除此之外,雄安新区还将和全国高铁网紧密衔接,将有五条高铁在雄安交汇,京雄铁路从雄安引出后,到阜阳分两支,分别到香港九龙和福建。由此可见,雄安新区具备实施才共享的交通条件。

3.2 “互联网+”为新区实施人才共享机制提供有利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成熟,“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互联网加速了人力资源的流动,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互联网聘用的便利性、运用互联网远程工作的时间弹性等因素都成为了加速人力资源流动的催化剂。由于时空上的限制被打破,互联网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共享。通过互联网共享闲置的劳动力或者稀缺性的高层次人才,使人力资源由封闭走向开放。互联网发展的成熟成为雄安新区实施人才共享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互联网不仅使人才共享更为便捷化,大大降低了雄安新区人才共享成本;还为雄安新区人才共享提供了一个有助于相互交流和信息传播的便利平台。

4  雄安新区人才共享机制构建对策分析

4.1 建立人才共享平台,夯实人才共享的运行机制

人才共享平台的建立可以将人力资源提供者和需求者对接起来,迅速而又快捷的传递供需状况,极大的减少双方的信息的不对称。雄安新区可以依托京津的人才优势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才资源信息库、人才资源交流平台、人才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一系列基础性平台的建设,形成人力资源的聚集,实现规模化、信息化和网络化。雄安新区以各地现有的人事部门的信息机构为依托,构建互联网人才共享平台,从而实现对京津冀三地甚至全国的人力资源的整合,进而达到集聚人才的目的。

4.2 实现政府和市场双调控,完善人才共享的推动机制

实施人才共享既要坚持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又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所要建立的人才共享机制,必须要具备人才自由流动、用人单位自由选择的特征,这就需要市场来发挥作用。雄安新区要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和调控机制,积极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以实现人才资源的集聚。然而,由于行政壁垒、激励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等多种阻力的存在,还必须加强政府的调控能力。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市场为导向,因势利导,积极促进人才共享机制的建立。

4.3 完善制度体系,推进人才共享的保障机制

实施人才共享,必须建立严密、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要积极推进人才共享和流动方面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雄安新区实施人才共享机制要特别注意对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特别注重制度的公共性、公平性及执行性。人才共享机制是面向全社会的,雄安新区在制定人才共享保障制必须要体现其普遍适用性,同时,要保证制定的制度是公平公正的,要符合大家的利益,并要极力推进人才共享的制度保障,必须确保制度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郭庆松.长三角人才共享机制: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2007(5).

[2]苟军平,华欣,王殿华.区域科技型人才集聚效应和动因分析——兼论滨海新区人才高地建设对自主创新高地的影响[J].特区经济,2011(05):67-68.

[3]程熙鎔,李朋波,梁晗.共享经济与新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Airbnb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06):20-25.

[4]彭剑锋.共享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解码中国管理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7-22.

猜你喜欢

雄安新区
抓住北京新机场发展机遇,发展廊坊临空经济策略研究
协同创新,共图千年大计
浅析雄安新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认清建设雄安新区的根本战略意图
唱衰雄安新区论调为什么站不住脚
杨谊兴: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化改造项目
杨谊兴: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化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