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对策

2020-01-27谭诗琦

锦绣·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现代服务业

摘要:本文以以往学者的研究为基础,针对目前成渝双城经济圈实现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

成都和重庆传统制造业基础扎实,同时,两地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在政策上享有较大的便利。两地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合作发展将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短板,充分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为成渝经济圈覆盖的城市提供协同发展的带动力,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发挥长江经济带的优势,为我国中西部开发提供借鉴作用。

一、引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传统制造业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支柱作用,但也存在如生产效率低、产品附加值低、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等问题。而正在消失的人口红利使得我国的人工成本与东南亚国家相比正在上升。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并且为了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产生,积极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等特点的先进制造业将提供有效的途径。

1 建立具有先进制造业特点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能将一个产业所需要的配套资源集聚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节约成本。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可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在发展各自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产业集群生态圈,优势资源共享,共同弥补因处于内陆城市而存在的不便。

在当前情况下,优化优势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移,建立属于成渝地区的本地品牌,并通过市场与政府的协同作用,走向国际市场。结合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的现状,成渝将突出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在特定的功能区域内,产业特色明显,集聚优势要素资源,制度優势明显,功能区配套设施完善。

2 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成渝地区拥有多所高校,包括川大、重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成都理工等,均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坚力量。但目前技术研究转换为生产力的效率较低,还没有形成很好的产学研一体化结构,无法充分发挥高校对生产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成渝地区可通过企业与高校共同建立创新研究院的方式,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增加研发费用支出,提高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成渝地区的高校有鲜明的优势学科,如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研究、重庆大学建筑学、西南交通大学的轨道交通研究等均能为先进制造业提供学术研究支持。在众多关键领域如航空航天等存在缺乏关键材料,许多核心材料以来进口,促进产学研的升读融合,有利于减小对外依存度,提高关键领域竞争力。

3 政府政策支持

成都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是政府重视西南地区发展的重要体现。作为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从批准成立到引资入驻,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新区设立分部。成渝地区可促进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从而实现1+1>2的效果。此外,金融政策的支持有利于成渝地区的小微企业逐步做大做强。成渝地区共同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减税、住房等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对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企业压力,使企业将重心放在研发中。鼓励风险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入驻成渝经济圈,为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解决途径。

二、发挥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作用

1建立会展经济生态圈

会展经济包括会议和展览两个方面。通过会议、展览等举办,可以吸引商流、物流、信息流等聚集,推动成渝地区的交通更加便利、旅游景点配套设施优化、餐饮住宿服务更加人性化设计和相关产业的广告设计等的发展。此外,还能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提供场所、促进城市发展。

成都和重庆是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城市,极具巴蜀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成渝两地联合举办多场次的会议和展览,不但能促进两地的产业文化交流,还能为两地的先进制造业提供大量的投资机会。会展经济作为当备受推崇的现代服务业,其融合了大量的资源,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龙头企业入驻,并且两地联合建设会展经济生态圈有利于展现国家建立第四个城市群所提供的政策支持以及两地具备的经济软实力。多个先进制造业所涵盖的产业的发展也为会展经济提供了会议和展览的亮点。

2加强金融产业的合作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成渝经济圈加强金融产业的合作,同时为企业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包括审计与鉴定、律师咨询、专业咨询等服务,形成金融产业生态圈。先进制造业对风投、信贷、保险、上市融资等需求符合现代金融业的供给,两者的融合发展能促进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德连.2019.加快培育中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研究[J].学术界:学科前沿,(95):86-95.

[2]郝媛,李潭峰,徐天冬,李鑫.2019.长江经济带战略下成渝城市群交通发展研究[J].城市交通:规划设计,17(05):18-23.

[3]康达华.2020.广州产业新活力道路探析: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J].广东经济:区域聚焦,(01):51-58.

[4]兰伟,熊佳.2017.基于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四川省现代服务业旅游响应测度[J].经济研究导刊,(24):165-168.

[5]李凌雁,刘丽娟.2018.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测度及优化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32(1):118-124

作者简介:谭诗琦,女,1999年6月出生,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会计学本科,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现代服务业
结合价值链视角分析先进制造业成本的管理和优化策略
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机制探析
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分析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促进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与街区营造的互动发展研究
浅析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津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