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工艺雕塑在生活中的应用

2020-01-25谢璇

大观 2020年9期
关键词:陶瓷

谢璇

摘 要:中国陶瓷工艺雕塑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塑伴随陶器的产生而出现,后经商周至东汉晚期1000多年的工艺演变,瓷塑也随之而出现。中国陶瓷雕塑历经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质。文章以中国陶瓷工艺雕塑发展的脉络为出发点,结合陶瓷技术的进步、审美文化的演变,借中国景德镇陶瓷工艺雕塑的各种表现形式,阐述陶瓷工艺雕塑在现代家居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陶瓷;工艺雕塑;生活应用

陶瓷工艺雕塑是以陶或瓷为物质材料塑造的可视和可触的实体性的立体艺术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人文精神,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和审美理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物质性的陶土和瓷泥通过窑火的锻造成为具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其工艺性和材质特性渗透造型创作的整个过程,并表现出强烈的神秘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是其他材质雕塑不可替代的一个艺术种类。陶瓷工艺雕塑按造型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镂雕、捏雕等,按装饰方法可分为素胎类、色釉类、彩绘类以及综合装饰类,按品种可分为陈列艺术雕塑、礼品雕塑及实用雕塑等。

人们生活在一个被冷漠的机械制品包围的社会,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现代化的组合家具、灯具等所构成的室内环境与人仅仅是物质的实用的关系,人们只是享受一堆有形状的实体,而不能在精神上享受与物的对话。对于这种室内环境要求的满足,陶瓷工艺雕塑起到很大的作用。

陶瓷工艺雕塑通过陶瓷的材质,以雕塑形式联系人们的现代生活,发挥其实用性、美观性,从而满足人们高品质的精神追求和物质享受。

一、陶瓷工艺雕塑的概念及其釉料的制作

(一)陶瓷工艺雕塑的概念

陶瓷工艺雕塑是什么?一般指具有独立性的立体陶瓷雕塑制品,需经过模印、镶嵌以及手工镂、捏、堆塑、雕刻等,并经高温烧制而成。

陶瓷是工艺雕塑中最常见的一种材料。陶瓷工艺雕塑包括具有实用和玩赏功能的泥塑、陶瓷塑等。陶瓷工艺雕塑起源很早,旧石器時代的原始人用泥和土烧制成的象形陶器即早期的陶瓷工艺雕塑品。从那时起直到现代,中国的陶瓷工艺雕塑一直处于发展过程中,从未有过间断和衰败。

(二)陶瓷工艺雕塑釉料的制作

釉料的制备在陶瓷工艺雕塑的制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在陶瓷工艺雕塑制作过程中,如果釉料搅拌不充分或者施釉过薄等,将会导致陶瓷工艺雕塑釉面光泽较差。因此相关制作人员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釉料的浓度,并在安全范围内对耐火度进行降低,以此来解决陶瓷工艺雕塑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釉面无光的问题。此外,相关制作人员应对不同釉料的熔融温度具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氧化铝的熔点为2040℃,氧化铬的熔点在1040℃~1165℃,以此对釉料进行合理的应用,确保陶瓷工艺雕塑光泽的完整性。

二、陶瓷工艺雕塑在历史发展中的应用

新石器时代的陶瓷工艺雕塑主要为陶塑品。此时陶塑容器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一部分容器被制作成象形陶器,即整个器物为动物造型,常见的有四脚兽形和鸟形,还有一些陶器的器盖等饰以鸟兽头,器身则没有采用雕塑手法,这两种形式分别为整体圆雕和局部圆雕。这类陶瓷工艺雕塑品往往设计得非常巧妙,如三脚兽形的器物,还有的将兽的四脚作为支撑器物的四条腿,将兽口作为器物的嘴,工艺性与实用性浑然无迹。

商周时期的工艺雕塑水平大大提高,具体表现在青铜器的塑铸上,继承了新石器时代陶器造型的巧妙处理方法,集实用功能与美的造型于一体,更偏重于在陶器上雕刻肌理和纹饰,具有代表性的陶器是太湖的硬陶。汉代的工艺雕塑材料日趋丰富多样,比较有代表性的陶瓷工艺雕塑是瓦当和说唱俑,在唐代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瓷塑工艺在南北朝时已经产生,由于当时佛教盛行,一些青瓷容器的上部常出现与佛教有关的莲花等图象。唐代的瓷塑题材进一步扩大,有博山炉等瓷塑器物,雕饰生动的山水和动物形象,最典型的要数唐三彩釉的人物和动物陶塑。

我国远古先民开始制作石制工具,代表了我国远古先民已经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石制工具经过历史的发展,逐渐在远古先民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虽然远古先民制作的石制工具多数较为简单,但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代表了远古先民此时已经产生了雕塑行为,雕塑在远古时期人民的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用性。青铜器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制作,这一时期的人民将青铜器分为多个种类,比如酒器、食器以及水器等,在制作这些器具前需要对器具进行塑型,然后进行雕塑或者雕造。从这一时期能够看出,当时的青铜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雕塑技法,并且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作用,推动了当时服务行业的发展。南北朝时期我国雕塑艺术所体现的实用性更加明显,比如当时人们对墓碑的雕刻设计体现出极大的实用性,兵马俑的建立,在当时仅仅是为了重现战场的恢弘气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兵马俑在当今社会不只是为人们展现当时战场的恢弘气势,它开始带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体现出较大的实用性。

三、陶瓷工艺雕塑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陶瓷工艺雕塑出现于现代社会,是以种类越来越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材料自身品质及美感为出发点的。陶瓷工艺雕塑悄悄地走进现代艺术殿堂,以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存在。陶瓷工艺雕塑是为数不多的在发展中没有间断的艺术形式,它的不间断发展主要是因为它本身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使命。

(一)陈设类陶瓷工艺雕塑在生活中的应用

陶瓷装饰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是为社会服务的,所以,每一件陶瓷物品的装饰除了生产性和商品性,还应该有思想性和艺术性。所谓思想性就是装饰通过器物传达给人的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思想共鸣。艺术性就是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带给人们一定的美的感受,陶冶人们的艺术情操。景德镇有很多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是《哈哈罗汉》,该作品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还有周国桢的《雪豹》、葛军的《达摩禅师》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实用类陶瓷工艺雕塑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用陶瓷工艺雕塑的品种十分丰富,几乎囊括各种题材,有各种工艺和技巧、装饰手法和色彩,市场定位各有不同。实用陶瓷工艺雕塑在日常家居用品的设计上,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和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逐渐展现自我个性。家居陶瓷产品设计以个性设计为主,韩国、欧洲等国家已经做得比较完善,陶瓷材料在个性产品的设计中运用得淋漓尽致,小型陶瓷产品的环境效果已经取代大型陈设物的环境效果,理性与时尚的消费观念使现代人更加倾向于个性的设计,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产品的个性设计才是现代社会家居陶瓷设计的必然趋势。因此,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实用性的陶瓷雕塑,除了具有工艺性和艺术性之外,其主要功能是产品的实用性,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其使用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台灯座、烟灰缸、笔架、钟座、衣钩、门铃外壳等。

(三)礼品类陶瓷工艺雕塑在生活中的应用

礼品类陶瓷工艺雕塑大致分为器皿类和雕塑摆件类。在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中,器皿类陶瓷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器型的变迁承载着东方文化的发展,象征着历史的传承,贯穿整个工艺美术史。陶瓷雕塑与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存在较大的差距。历史上大部分雕塑类陶瓷以明器陪葬的形式存在,秦汉陶俑与唐三彩俑都是埋在地下的陪葬品。一些祠庙建筑上的人物、动物雕塑也从未被陶瓷艺术主流所重视。虽然部分器皿也曾刻画一些动植物形象作为装饰,但是,这些内容主要还是以平面装饰的形式出现。直至近代,福禄寿、佛像、仕女等才在陶瓷雕塑上出现。

陶瓷雕塑近年来才被运用于现代装饰,如今形成了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用途广泛的局面,为丰富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美化环境起到了其他装饰材料不可取代的作用。这种被称为永久性的环保材料——陶瓷在当今的环境装饰与家具设计中广泛应用,形成了一定的趋势,为现代装饰材料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融入生活的角度来审视现代陶瓷雕塑,首先应该积极总结经验,建立自己的文化教育主导方针并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渗透到当代创作观念之中,重理论、重实践,完善适合中国本土文化的陶瓷理论,继承历史,了解当代社会。其次要科学地引进国外关于现代生活中陶瓷雕塑的理论研究,结合本国陶瓷特性,不盲目,要用高度审视科学态度,推介国外较好的成熟理论,与国内外知名陶瓷理论家、建筑师、现代生活艺术家、陶瓷创作者共同整理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曹春生,陈丽萍.景德镇雕塑瓷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曹春生.陶瓷雕塑造型与材料应用[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白明.外国当代陶艺经典[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大學、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陶瓷
Jiangle ceramics 将乐古陶瓷
陶瓷首饰的材质应用
趣图
原位合成多元陶瓷增强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陶瓷罐摆一摆
平顶山市陶瓷行业提出向“陶瓷强市”起航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陶瓷艺术作品
熊青珍陶瓷设计作品
黄文胜周汉新朱建忠陶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