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写得有文采之善用修辞

2020-01-25徐晓玲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文采事物文章

徐晓玲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有画家说过:你走过的路、看过的书、认识的人……造就了你的人生格局。

请选择一本书、一处风景或一个人物,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中含有“回首”;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不得抄袭,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技法指导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富有文采,善用修辞是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因为,多种修辞手法恰当、适时的使用,能够起到美化语言、增强表现力、使文章意蕴丰厚等作用。现就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及其在文采方面所起的作用与使用策略简要阐述如下:

一、比喻

即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加以解说,帮助人们深入知晓和理解人物、事物和道理。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在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时,要找准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契合点,以便深入浅出地表情达意,增强文章的文采和语言表现力。

二、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恰当地使用比拟修辞手法,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文章更生动传神。

比拟具体又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人,即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物,如句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物,①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如句子: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如句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借助比拟手法作文,应根据自己的感情倾向,把人与事物通过比拟,以收到语言的活泼、风趣、幽默之效果。

三、排比

即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使用排比手法,能够加强语势或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从而增强表达效果。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部分,使用排比,能使文章显得层次更加分明,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给读者强烈的冲击力,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四、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增强文章的语言表达效果,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使文章富有启发性,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例如:小楼之夜,推开小窗,遥望莽莽天穹下眨眼的繁星,如钩的新月:领略“天街夜色凉如水”的韵味,体味“月移花影上阑干”的意境,让人琢磨不透这天造地设的“绿叶婆娑”“香风弄影”。偶有和风细雨,风摇翠竹,雨打芭蕉,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像羽片撩拨我的心弦。

在写作议论文时,尤其要使用引用手法,这样不仅可以使文章增强文采,还能加深论证力度。

除此之外,夸张、设问、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也可为文章增色不少。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正确、贴切地使用上述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或几种,不仅可以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有趣,还可以让语言蕴含深意,富有哲理,耐人寻味,使文章文采斐然,与众不同。

优秀作文

春风回首“仲宣楼”

◎徐一鸣

早春的襄阳城,仲宣楼脚下的桃花刚发了芽苞,粉嫩粉嫩的,沿江排开,衬得楚天四大名楼之一的仲宣楼更加浪漫。天空泛着青灰色,随时准备无声地润物一场。

踏着青石板路,穿过桃花林中的那条驿道,悄然来到城脚下。圆桌般大的青石象棋星罗棋布在这个文化公园里,上面镌刻着的朱红正楷像是在诉说远古的故事。象棋中央,建安才子王粲的塑像就立在那里:乌发上束着白色丝带,一身雪白绸缎。腰间束一条白绫长穗绦,上系一块羊脂白玉。俊美的脸上此时流露着一抹放荡不拘的微笑。手持橘黄竹简,头戴尚书冠帽,眼睛望向滚滚长江。

我一直猜想王璨到底在想什么,以至于没有察觉凉凉的春雨已落了好一会儿。一个寒战,把我拉回现实,向四周望去:春雨滴答滴答的,像牛毛,像细丝,啪嗒一下降在花骨朵上,让十里桃花妖娆起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些花苞,抚摸起来腻腻的,像缫丝,紧实又柔嫩。一种愉悦涌上心头,忙去登被繁花簇拥的仲宣楼。王璨在想风光秀丽的桃花林,想醉心山水的美好。

一層层大青石铺上去,在无数人的脚踏下光滑如玉,又在雨水的冲刷下闪闪发亮。两旁的石栏上卧着几十个古铜色貔貅,手握宝珠,毛发竖直,昂视远方,若呼啸状。大概走了5分钟,便登上顶楼。一阵江风拂过耳际,眼前一亮,顿时豁然开朗:开阔的古城墙顶上,战道宽比白宫前的马路。3米高、一米厚的城垛屹立在前方。这是荆楚特有城垛,这块块大砖都是用糯米黏上去的。城垛下的垛口,还留有当年刀枪的痕迹。垛口中央,还保留着古时的火炮。五层楼高的仲宣楼,16根朱红大柱,铜绿、深红、天蓝的乔木横梁交织相错,上头印着汉朝的祥云图案。镶嵌的金边早已变成淡淡痕迹,但秀丽辉煌的容貌不减当年。蓝底的旧牌匾上,金黄的字笔走龙蛇。左刻“凭栏开襟”,右刻“风神谐畅”,前刻“驰骋高衢”,后刻“华宝蔽野”。王璨在想纵横天下、鹏程万里的气魄。

放眼望去,前面长江浩荡,浪涛奔腾,江面上航船来来往往,甚是壮观;后面古城坐落,白砖黑瓦,亭台楼阁。黄发垂髫衣着简朴,怡然自乐。街坊邻居买卖吆喝,热闹非凡。一条长长的中轴线,从仲宣楼开始,穿过襄阳城,直到十几里外的昭明台。王璨在想一心为国、造福江汉的志向。

信步于城楼上,四散飘飞的民乐雅曲经过耳畔,想必是古城中老人的二胡又拉起来了。望向城中,各式各样的江汉小吃、荆楚特色吸引着四方宾客。一身花袍的艺人清清嗓子唱起了黄梅戏。春雨清洗后的古建筑群又焕发出新的活力。我有一丝失望,我想不出王仲宣在想什么,却又暗笑自己,如诗般的古事,早已相隔千年,怕是难以重现,又何必探寻?春风拂过的襄阳城如此美,流连此大美之地,不就离王璨又近了些吗?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作者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德胜学校学生】

点评

与其说作者是回首“仲宣楼”,不如说他在深情回忆故乡,流连于“仲宣楼”。作者感情充沛,通过此文表达了对古人的钦佩、对自己的反省。行文中,灵活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圆桌般大的青石象棋星罗棋布在这个文化公园里,上面镌刻着的朱红正楷像是在诉说着远古的事情”使用拟人;“手持橘黄竹简,头戴尚书冠帽,眼睛望向滚滚长江”使用排比;“春雨滴答滴答的像牛毛,像细丝”使用比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信手引用;“流连此大美之地,不就离王璨又近了些吗”巧用反问……随处可见的修辞手法,既贴切又生动,使整篇文章也流畅灵动起来,读来唇齿生香,非常惬意。

猜你喜欢

文采事物文章
翻译家的文采观
翻译家的文采观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单独中的洞见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