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与教务教研工作的启示

2020-01-22骆晓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修身养性音乐教学

【内容摘要】本人在长期从事音乐教学兼教务教研工作过程中,内心深处感触颇深。从实践出发,通过自己多年来双重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并受到我国身残志不残的“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先生”与“著名心理咨询讲师李智华女士”感人事迹及其意志品质的启发,感染熏陶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将自己在工作中的诸多感悟留于笔下,与各位同行共勉。

【关键词】音乐教学;师生共同进步;修身养性;教务教研工作

一、实践证明处办工作比音乐教学工作更难

我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已有二十二年之久,兼任学校教务教研工作三年来,深刻体会到处办人员工作的不易与难处。工作性质与岗位的转变,使我在长期教学的状态中,有过前所未有的改变,就连平时的作息与生活规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是不深入不知其内情,不吃药不知药味苦。俗话说:“吃牛肉不知牛受苦,穿绸缎不知蚕遭殃。”的确,在自身工作实践中,得出其真理所在。

二、两种工作各有所得

音乐教学带给人们愉悦、欢心,是对人格的熏陶、感染,能帮助人们修身养性;教务教研工作能锻炼耐心、磨炼意志,并在工作过程中提高多种能力。

三、音乐教学工作的乐趣与收获

曾记得,在长期教学工作经历中,有过音乐艺术教育的收获与成功。与学生一起享受共同舞蹈的欢心,共同歌唱的喜悦,一起弹奏的满足。亦有与学生共同搞手工制作、一起玩乐的一幕幕、一段段,还有给学生批改作业时内心的急切,对学生更高的期望。最令人激动的是,每年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舞台上,给学生们排练的合唱、舞蹈等节目演出成功时,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一起为大家辛苦付出的劳动成果而满足、欣慰。

曾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问题、各具特色的声音配合各种形式的演唱活动,跟他(她)们共同做体态律动、音乐游戏、讲述有趣的音乐故事,同学们纷纷争先恐后的争取演唱机会,踊跃表现自己。师生们时刻收获着希望,得到过满足,并充满着自信。

四、教学方法随着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近九年里,教学环境从乡村到城市发生了变化,教学对象也不同,由乡村初、高中生变成城区完全高中文化基础较薄弱的高中生。其中,少一部分是擅长音、体、美等艺术的特长生。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针对这种实际情况,不但内容要求丰富多彩,而且要有专业引领的作用。更要有时代感,用教学新形式、新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积极性,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五、音乐教学的成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做到了采用多种方法、形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在学生密切配合下、共同开展高中音乐教学活动,受到了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在此期间,曾在2016——2017学年度,全国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报送的课例《歌唱的基本要素(一)》,即:《歌唱的发声与气息》—歌曲《同一首歌》,曾荣获“市级优课一等奖”。从教以来,教案撰写多次被评为校内一等奖或A等教案,也曾获得过年度考核“先进个人”称号,“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等荣誉称号,曾连续发表音乐教学等优秀论文几篇。

自2017年春季,兼任学校教务教研工作三年来,不仅尽心尽力把自己的音乐教学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在2019年麦积区开展的区级高效课堂评优课活动中,我的一节实录课例《合唱队的编制》,荣获“麦积区高中组音乐优课一等奖”。接着,我积极参加了天水市教科所组织的市级评优课活动。抽取的课例《非洲歌舞音乐》一节,采用现场同课异构比拼形式,在五县两区优秀选手激烈教学竞争中,荣获了“市级优课二等奖”。

在我音乐艺术教育的道路上,正如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在继续努力钻研、探索、创新中。

六、两种工作的不同使我产生不同的切身体会

教学角色与工作性质的变化,使我在教务教研工作实践中,学到了更多在教学一线从不接触的电脑应用技术。在此之前,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着练声、唱歌、弹琴、做课件、写教案等课前准备工作。现在,融入各种又杂又琐碎的各种教务教研工作,如:各种考务工作、规律性查课、学初制表、发放教师相关教学教研的各种表册等,不时地会接到一些教师评优选先活动的文件,需要做好宣传、组织上报、匯总等工作环节。阶段性查教案制表送单、统计等,完成这些工作时,多年搞教学一线工作的自己,常常会遇到不少问题,有技术上的,也有其他方面的,在我谦虚请教与吃苦琢磨学习钻研之后,都迎刃而解了。现在,关于教务教研相关的以及校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都能按时限、保质保量完成。

教务教研工作中,我发现有这些弊端存在,教师教案少数人在认真按课时进度、内容写,大部分是抄网上或教师用书中现成教案。为了应付各包科领导检查,教师教案是否按格式、环节及课时授课内容没有体现,教案没有真正起到引导教学思路的作用,备课组活动也是流于形式,没有展开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扎实备课,把多人的教学经验与特色未能融为一体,求得共同进步。还是各具特色、保持原态。没有真正起到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的实际作用。

在处办,总会接触各种性格的教师,我们按不同人用不同对待法热情的正确处理、对待,解决教师各种问题时,即响应领导的号召,又必须正确传达各种文件精神。

教务教研工作摸索学习中,我在工作之余,读书、练字、听音乐等,从不虚度时光,每天都过得充实又快乐。即锻炼了读书、坐班的耐心,又磨炼了坚强的意志。一直在坚持不懈、积极进取、不断钻研探索的状态中努力。

两种工作的交织完成,使我明白了教学不易,处办更难的道理。在实践中有了深刻的切身体会,其实处理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事务,比教学钻研难得多。更需要有冷静理智的头脑;认真热情的态度;细致全面的工作过程;耐心周到的服务;限时高效的工作质量;正确引导组织宣传的能力;较高的交际应对能力。因此,我更希望教师们都能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处办工作才能开展更顺利,正如一首歌中唱到:“莫道风尘苦,独木难成林。一人添上一根柴,顽石也能炼成金。”处办工作比起教学来说,更需要多种能力集于一身的人才,仅靠某一门专业技术来完成各种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多年音乐教学兼三年教务教研工作的过程中,在教务处几位技术员的帮助下,我终于从各方面成长起来了。学到处理自己接手诸多事务的应对方法、窍门,积累了经验。

一线音乐教学工作,长期不离音乐专业训练,专业技术上会不断得到巩固与进步。教务教研工作中,常常会因其他事务多,对音乐专业训练有一定影响,但能通过处理多种事务增长工作见识、积累经验,学到实用技能,领悟更深的人生哲理。我从实践中真正体会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因此,我更深刻的理解到:“塞翁失马、有得有失。”的涵义。用辩证的思维想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全面把握、整体协调、思路清晰、默默无闻地为学校音乐教学、教务教研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始终保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双层性质的工作实践启发自己:“要不断钻研、学习、探索,才能学到技术,提高多种能力。少说话、多做事;做实事、乐奉献;多吃亏、勤吃苦;求上进、不气馁;行善事,修善德;多积善、修成德。”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尽力上好音乐课,与师生共求进步,同时,尽心尽力做好各项教务教研所需完成的工作。

七、名家教育故事举例

例如,中国著名德育教育影片《复活》中的马复兴,这是我们身边一个真实的故事,于1958年深冬,出生于汉东乡麻尔村一个普通的回族农家,在他出生四个月后的一天,在火炕上爬行玩耍时,不幸掉进嗤嗤燃烧的炕洞里,没有及时发现,他的两只手被烧焦,从此,失去了双手。从艰苦的农村生活,于1981年3月被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举荐,当上村里民办教师,靠着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直奋斗不息。曾获中央电视台“2007年三农人物奖”、先后被评为“青海省残疾人自强模范”、“西宁市优秀教师”、“湟中县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2012年获得“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他说:“我啥也不圖,只要我的学生从我的付出中,能学到文化,能成为有知识的人,那我也就满足了。今生别无他求,只求教书,我会坚持到生命结束。”

再如:青少年励志讲师李智华女士,她于1984年1月,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在她出生100天时,妈妈精神疾病发作,离家出走,爸爸寻找妈妈时,一场意外的火灾中,她的两条胳膊被烧焦,当时医院因症状太严重无法接收,导致在家爸爸照顾中,她失去了双手仅存两条大臂。后来,她又失去了母爱,但她坚持不懈的不断学习、努力奋斗。在屡遭挫折、遭遇、磨难与打击之后,她依然奋斗不息,她的吃苦精神与坚强的意志品质,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使我也树起向她学习的信心,正如她热情洋溢的演讲中所言:“即使生活不热爱我,我也要热爱它……”

八、自我启示

以上两位残疾人的典范、楷模,作为身体残疾的人,都能做到“身残志不残”的不懈努力,奋斗不息,奉献终身。联想今年受疫情影响之后的我们,更应该反省自己,唯有身体健康、免疫力强是最大的法宝,吃苦干活算不了什么。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武汉疫情如此严重,致使好多人被感染,甚至身亡。这些现实教训告诫我们:“敬畏大自然,少食动物,珍爱各种生命,多积善德。”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此时,心中油然而生出一首歌《不放弃》,歌中唱到:“我依然选择做个最善良的人,用爱抵抗命运中的残忍。让我们一起分享最美的真,为世界的美好奉献每份。”

我们都是幸运者,四肢健全,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更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吃苦耐劳,乐奉献。与学生一起同学习、共进步;与领导团结一条心,携手共求发展。不惜一切,为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先生和青少年励志讲师李智华女士的生平事迹资料.

[2]屈原的《离骚》.

[3]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4]先秦《孟子告子上》中《鱼我所欲也》.

[5]歌曲《高天上流云》、《不放弃》等歌词.

作者简介:骆晓玲(1973.11.26—), 女,汉族 ,籍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人,职业:教师,职称:中教一级,专业:音乐教育,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修身养性音乐教学
Chinese calligraphy:the landscape beyond comparison
修身养性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修身养性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