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初心使命的三个里程碑

2020-01-22刘喜发王兵

阅江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刘喜发 王兵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历史,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竖立起“三个里程碑”。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可以获得极为宝贵的历史启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正确判断和把握中国国情和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制定符合实际的行动纲领和方针政策;必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第一动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三件大事;三个里程碑;历史啟示

中图分类号:D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20)06-0005-08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生成、逻辑意蕴及其当代样态研究”(18CDJ017);南京市2020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市域社会治理各方面路径研究”(20ZX04)

作者简介:刘喜发,博士,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王兵,博士,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建立以来,牢记初心使命,不负历史重托,不畏艰难险阻,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我们党成立100周年这样重大的历史节点,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探究其历史启示,对于全党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的三个里程碑

(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近代以来,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腐朽统治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各阶层人民陷入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各个阶级和各种政治力量都推出了自己的救国方案,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斗争,这些探索和斗争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终却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历史事实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改革派的自强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都不能为中国找到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路径,这是总结近代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代表着新生无产阶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即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中国实际,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工人群众,组织工会,发展党的组织,并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使得革命的力量很快由珠江流域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在大革命高潮到来之际,由于当时党处于幼年时期,尚不能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共产国际及其来华代表的错误指导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领导之下,党不能有效地应对同盟者的背叛,1927年春夏之际,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从敌强我弱的大城市转移到了统治势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此后,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党在各地发动了200余次武装起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等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艰苦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党内盛行的把共产国际指示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教条主义错误,不再机械地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经验,而是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特殊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刻地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系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剥夺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从而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不久,在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时刻,我们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国内各党各派各军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我们党召开瓦窑堡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之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此后,经过一系列的谈判,以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社全文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9月23日蒋介石承认中共合法地位为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在全民族抗战的烽火中,我们党一方面深入华北、华中、华南敌占区,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敌后抗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另一方面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国民党的反共和对日妥协活动进行坚决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我们党逐渐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流砥柱,为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我们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了43天的谈判,并做出主动让出南方八个解放区等决定,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双十协定”。但不久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政府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一个反对美蒋的全民族爱国统一战线很快形成,蒋介石集团陷入了全民包围之中。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以人民解放军为主力的第一条战线与以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各阶层人民斗争为主力的第二条战线互相配合,合奏了一曲埋葬蒋家王朝的华丽乐章。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我们党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了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诞生,“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务之急是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復国民经济,建立各级政权,胜利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尚未解放的西南西北地区进军,消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剿灭土匪武装和反动会道门组织,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把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西藏的和平解放,“实现和巩固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以外)的国家统一,根本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形成和发展了五十多个民族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历史的回顾(简明注释本)》,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第92页。

1952年底顺利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后,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历经“一化三改造”,到1956年底,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56年9月,我们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到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几倍、十几倍的增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原有工业部门大大加强,许多新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几乎所有工业产品都比旧中国最高年产量有了成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第2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1063页。 这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开展对资产阶级和封建残余思想的批判与斗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新建一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发展教育科学事业,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到1980年,“全国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二亿零四百万人,比1952年增长二点七倍……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培养出近九百万专门人才。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方面的成就,表现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文艺方面,创作了一大批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优秀作品。群众性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不少运动项目取得出色的成绩。烈性传染病被消灭或基本消灭,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历史的回顾(简明注释本)》,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第93-94页。 我们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胜利地进行了捍卫国家安全的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保卫战等战争战役,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建立最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开始打开,同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大为增强。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等一系列成就的取得,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日益升高,大批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党员人数从建国初的580万人,发展到1977年的3500万人。党的领导地位也愈加巩固,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毋庸讳言,由于我们党曾长期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新中国成立后又受到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我们在观察和处理新矛盾新问题时,很容易机械地照搬革命战争年代大规模急风骤雨式群众性斗争的旧经验。我们党执政时间短,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治国理政与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思想理论准备,因此,在实践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加上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党内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等现象,导致我们在探索过程中走过一段曲折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历史进行了深刻总结,他指出:我们党“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在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总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三、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启示

回顾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奋斗征程,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长征提供诸多重要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所取得的成功,在一定意义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同时,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04/c_1122783997.htm,2020年8月10日。 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是必须正确地判断并把握中国国情和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制定符合实际的行动纲领和方针政策。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3页。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表明,无论进行民主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无论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还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需要认清当下中国的基本国情,科学分析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確定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独立自主地制定正确的战略与策略路线,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引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走向成功之路。既要反对脱离国情、照抄照搬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也要反对墨守成规、拘泥过去经验的经验主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正确处理“变”与“没有变”的辩证关系,牢牢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分阶段逐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三是必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第一动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历史启示我们,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广大人民同舟共济、生死相依,是我们党战胜一切风险和困难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为特征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第一动力,坚决破除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四是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的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党近百年的奋斗历史启示我们,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

五是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求是》,2020年7月16日,www.qs-theory.cn/dukan/qs/2014/2020007/16/c-1126234238.htm,2020年9月20日。1840年以来的180年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能驱逐帝国主义,不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中国就会军阀混战、四分五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都无从谈起。历史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使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愿景,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

我们党作为一个拥有480多万个基层组织和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在长期执政的环境下,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因此,必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责任编辑:李海中〕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静安区人大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选登
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
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
曲青山: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