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初探

2020-01-21田子祯逄青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15期
关键词:预算公立医院

田子祯 逄青

摘要: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资源的主要供给力量,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公立医院财务管 理水平亟待提升,特别是财务分析活动方面需要强化,同时结合医院现实情况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保证公 立医院财务分析决策的科学制定、可靠执行、绩效提升。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立医院;报表体系;预算

一、引言

伴随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持续完善和新医改 的持续推进,医院财务分析的职能发挥更具多样性和 完善性,包括反映预算编制状况、监督医院经济效益水 平、提供管理决策支持、反映医院预算绩效水平等职能, 使得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质效水平得到提升。基于此, 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需要明确财务分析活动中的主要 薄弱点,同时探讨强化财务分析职能发挥的科学措施, 从而保证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持续高效运行,最终促 使医院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得到稳步提升。

二、公立医院财务分析问题及其职能发挥

1.预算报告内容的分析薄弱

一是预算资金计划的结构分析思路不清晰。也就是 说,由于医院过于追求资金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医院预算 报告呈现不乐观的情况,包括预算完成相对数不高、预算 流出比重超额、跨期的预算绩效综合指标不高等现象,最 终无法保证财务预算报告内容的合理性和有用性。

二是财政预算的流量分析不全面。由于医院对现 金流量表的利用不充分,医院对现金流的流人分析、流 出分析及其比较分析缺失科学的分析角度,使得医院 的资金主要流出方向、资金主要流人方向无法充分呈 现,最终无法保证医院成本与规模报酬、效率与边际产 出的合理分析和描述。

2.财务指标的分析基础有待强化

由于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健全性和细化程度 不足,医院财务分析活动的分析基础有待强化,使得医 院绩效水平仅仅体现为财务层面的反映,无法兼顾非 财务层面的指标设计和指标反映,最终无法保证财务 分析活动服务于内部组织分工效率的提升。

一方面是指医院财务分析指标的设计和体系构建 存在问题。由于医院财务报告报表体系的指标内容不 够细化,医院針对费用科目的二级细化程度有待提升, 使得涵盖卫生耗材费用、人力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下 的二级科目不够细化,从而影响到医院财务指标分析方法的合理应用,最终影响到医院财务分析基础的有 力夯实。比如,卫生耗材费用下的二级科目没有明确 普值耗材和高值耗材的区别分类,从而影响医院运用 相对数评价法反映医疗费用水平。

另一方面是指医院非财务层面的指标测算难度大。 由于医院财务部门和非财务的职能科室之间的沟通力 度不足,再加上医院非财务指标的设计存在一定问题, 医院针对非财务指标的反映和监督覆盖面不完全,从 而导致医院内部的资源投人、产出度量等方面的指标 反映不健全,最终影响到医院的财务分析水平。比如, 部门劳动工作量作为产出度量指标而言,属于非财务 指标,但是依然有医院尚未健全该指标。

3.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有待完善

一是预算编制方法有待改进。由于公立医院不能 够及时探索引人先进的、更符合医院现实情况的预算 编制方法,使得浮动编制法、超额编制法等预算编制方 法无法在医院预算管理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多元化应用, 最终无法保证医院财务报表的科学编制。

二是预算报表的辅助机制有待健全。由于对预算 全面性的极度追求,医院预算报表往往呈现出“大满贯” 的现象,同时缺失预算编制过程的辅助衔接报表,从而 导致预算报表内容逻辑性不够强、可靠性不强。

三是现金流量表和综合费用表的编制手段过于单 一。由于医院对单一报表的编制局限于单一方法,医 院综合费用表的编制和记录存在不充分的容错空间, 继而影响到后期现金流量表的有效编制,最终无法保 证医院财务分析活动的顺利进行。

4.成本核算体系需要持续健全

一是成本核算方法需要更新。由于医院对先进成 本方法的应用不及时,中心成本法、浮动成本法、系统 成本法等方法在公立医院的运用不及时,继而导致医 院成本核算活动的方法积累不足、应用效果不佳,最终 无法保证医院成本核算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是成本核算指标有待细化。由于医院对药品费 用指标、非药品费用指标两方面的成本指标设计不完 善,医院无法对医疗服务的供给效率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使得医院整体的运行效率难以得到考量,最终影 响到医院财务分析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

三、强化公立医院财务分析职发挥的科学措施

1.持续健全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不仅关系到医院经济效益的 提升,同时还关系到公立医院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发挥, 因此,医院要想保证财务分析职能的有力发挥,就需要 持续健全成本核算体系。

一是持续完善成本核算方法。也就是说,在医院 财务分析活动中,医院财务人员需要应用多元化的、具 有先进性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保证医院内部能够充 分的掌握成本规模、成本分布、费用集中度等方面信息, 最终有助于财务分析决策的科学进行。

二是持续健全成本核算的指标体系。要完善医院 成本核算指标的科学设计,就需要医院财务针对药品 费用和非药品费用、普值耗材和高值耗材等成本核算 分类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指标设计,最终保证医院成本 指标的科学应用和财务分析职能的充分发挥。

2.采用多元化的具备关联的报表编制方法,形成完 善的分析基础

一是完善辅助报表的设计。这需要医院持续探索 新的财务分析思路下的辅助报表设计,使得基于预算 时间序列的、成本分布特征等形式的辅助报表成为财 务分析活动的主体内容之一,最终保证医院财务分析 活动的全面性提升。

二是持续改进预算报表的编制方法。针对预算报 表的编制方法,医院不仅要保证预算前期的预算调研、 中期的预算浮动范围设计、预算后期的可行性分析等 环节,还需要推进先进预算编制方法的应用探索和尝 试,从而保证国内外优秀的预算编制方法能够引人公 立医院,最终服务于医院财务分析水平的提升。

三是增强报表编制方法的逻辑性。这需要医院财 务人员足够灵活的应用多种财务报表编制方法,使得 不完全相同的报表编制方法相互监督、相互反映,从而 增强财务报表的编制可靠性、财务分析活动的正确合 理性。通过合理的报表编制与出具,为财务报表分析 提供良好的基础性条件。

3.持续强化财务分析活动的指标基础

一是持续完善财务层面的分析指标构建。这需要医 院从费用与配比、投人与报酬、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 等方面持续构建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使得医院财务报表二 级科目下的科目设计更具完善性,同时,公立医院可以选 择应用综合指数法、相对数法等类型的指标构建方法,以 保证财务指标构建、财务分析活动持续运行的科学有效性。

二是坚实非财务指标的测算基础。也就是说,医院财务指标的比较分析和综合反映需要非财务指标的 104辅助,因而医院需要针对业务活动、医保管理活动、人 力资源管理活动等方面设计相应的数据归集节点,同 时通过报表设计、无纸化数据搜集等手段,从而保证医 院非财务测算指标的顺利核算和分析。

三是逐步搭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的核算关 联。也就是说,医院财务人员需要加强与其他科室部门的 信息交换力度,从而充分掌握到非財务部门的财务服务需 求,以保障医院财务分析活动的科学性提升。比如,针对 劳动工作量指标的测算,人力费用指标与其建立起间接的 关联,从而保证医院财务分析活动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此外,要注重分析结果的应用。例如对于某些费用 超支的情况,应分析其内部控制是否完善。只有完善公 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内部管理中的不 合规或不完善的情况,使我国的公立医不断健康发展。

4.进一步扩充预算报告分析框架内容体系

为改善医院财务分析活动的效果呈现,公立医院 需要进一步扩充预算报告的内容体系。一是完善预算 资金计划的分析目标。这需要公立医院科学制订预算 资金计划,针对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结余资金等资金明 细设计完善的预算部署,同时以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 率为根本目标开展预算分析活动,以保证医院预算计 划的分期搭建和整体筹划,最终保证医院预算分析水 平的提升。二是持续完善预算执行绩效的财务分析目 标。也就是说,公立医院需要摆脱科室预算编制过度 独立的现状,同时以医院整体的预算绩效目标进行分 级设计、比较分析、统一管理,使得预算绩效的整体水 平得到提升。 三是持续形成基于预算报表体系的预算 报告内容体系。也就是说,医院需要对预算报表的汇 总表、简表、辅助衔接报表等相关联的报表进行多角度 的指标分析和结果描述,使得医院内部管理人员充分 掌握到医院横向和纵向的财务状况和非财务状况,最 终保证医院财务分析活动的高效开展。

四、结语

公立医院要想充分发挥财务分析活动的职能,就 需要持续的探讨自身财务分析活动、预算分析、报表分 析中的主要薄弱点所在,同时通过进一步扩张预算报 告的内容体系、持续强化财务分析的指标基础、持续健 全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多元化的报表编制方法等途径, 最终保障公立医院财务分析效率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婷.公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探析.行政事业资产 与财务,2019(24).

2.郑继兴,高铭.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现代企业,2019(12).

3.刘健.医院财务分析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现代 营销(信息版),2019(01).

(责任编辑:刘海琳)

猜你喜欢

预算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卫计委:鼓励地方探索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改革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
关于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加强对策的探讨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