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讲:现代咏物诗写作

2020-01-20王尔楷

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咏物诗红烛雏鹰

【编者按】

从2019年秋季开始,由温儒敏教授根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编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将在全国六省市率先启用,中学语文课程中真实文体写作教学也随之拉开了帷幕。

统编教材一改传统做法,开始教学真实文体,这对广大师生来说,的确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为此,我刊拟开辟“部编同步”专栏,采用由一名学生提问,然后教师解答的聊天方式,特地邀请了本刊特约编委,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王尔楷老师来做系列专题讲座。王老师系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安徽省语文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学语文首届“学术先锋人物”、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合作导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培班特聘专家,写作教学研究成果丰硕。

对于这种由学生主导的自媒体学案新尝试,大家有何高见?欢迎参与讨论!

(肖 尧)

问题一:

王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一学生,很荣幸与您交流!今天我们QQ聊天的话题是“新课标背景下的现代咏物诗写作”。我首先向您请教的问题是,高中生学写诗歌为什么要从现代咏物诗开始?

师:简单地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人教社2019年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上册第一单元都规定要尝试学写诗歌(当然以现代诗为主), 因为诗歌是文学之母,语言钻石。朱光潜在《诗论》中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二是咏物诗是其他诗歌的基础。例如唐代儿童写诗大概先从咏物短诗开始的,路德延数岁时就赋了《芭蕉诗》:“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唐诗纪事》卷六三)三是咏物诗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在应试中也很有用。

问题二:

怎样才能学会写作现代咏物诗,有什么自我检测的有效办法吗?

师:学无止境。我们首先要界定“学会”这个词。这里需要引出相关的教学目标。在我校校园里有一尊雏鹰石雕。我所带的高一学生首次写作,我设置的情境就以“校园文化石雕雏鹰的诗意发现”为主题,让学生尝试用咏物诗的形式来交流,在本班开一次小型研讨会。

【有效路徑】要求在理解掌握“现代诗”“咏物诗”“意象”“情景交融”等必备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观察、立意与表达的技能与策略,即围绕“石雕雏鹰的诗意发现”这一基本问题讨论总结观察的技能,发现石雕雏鹰最大的闪光点(即一般属性、本质属性或社会属性);还要掌握构思的技能,如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维路径;最后还要学会运用表达的策略,如会运用纪实象征、情景交融、由物及人的策略来咏物抒情。——这里列举的观察技能、构思技能、表达策略都各有三种。其实,同学们只要能够回答或领悟出其中的一种即可达标。

问题三

怎样判断自己已经基本学会写作咏物诗呢?

师:如果能写一首完整的咏物诗,能够抓住特征,抒发真切情感则表明基本达标;如果在理解现代咏物诗从观察、构思到表达的三种基本模式后,能运用其中的两种模式来写作咏物诗,则表明已经学习得很好。当然,学会了还要经常练习,方能不断提高。

请看下面这首由我校2019级高一学生写的

诗歌一

咏雏鹰

矗立于高耸的岩石,高展双翅,

蓄势待发。

你是否渴望展翅高飞?

凝望着辽阔的天空,微微抬头,

眼神坚定。雏鹰啊,

你是否也有向往的诗和远方?

这首咏物诗没有突出雏鹰鲜明的特征,而且缺乏明确的主旨,主要原因是缺乏观察技巧、立意技巧和表达策略。

问题四:

我们过去也曾尝试写过咏物诗,常常会遇到三方面的困惑:一,不知道怎么观察所咏之物;二,即使观察后似乎有所得,仍不知道围绕什么中心来写;三,即使观察有发现、有意图,又不知道怎样把所得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您平时怎么做的?

师:根据我多次的实践研究,学会写咏物诗只需要学会观察、学会立意、学会表达即可。下面给你提供三个简单的学习环节,欢迎你实践—下。

【环节一 学会观察】

以下咏物诗分别咏什么?

胡安妮(台湾儿童)

这皮球不圆嘛!

也可以滚吗?

啊!

破了!

哈哈!

太阳流出来了!

沁园春·长沙(节选)

毛泽东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红烛

闻一多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

解析:《蛋》主要描摹的是蛋外在的属《蛋》主要描摹的是蛋外在的属性:外观上不圆,蛋壳易碎,蛋黄会流出,诗歌的语言十分符合儿童的天真好奇之口吻;

《沁园春·长沙》吟咏的是秋天橘子洲头作者所见景物,突出的是其抗严寒、竞自由的内在属性,这是基于诗人眼光的一种立意;

《红烛》由外在的红色等属性引出其奉献精神等社会属性,赋予了红烛人格化特征,作者运用的是哲人的眼光。

【环节二 学会立意】

1.研读一首学生的诗作,思考构思的路径或技巧。

粉笔

@安徽马鞍山二中2005届 杨 瑞

那是一截普通的粉笔,静静地躺在教室的讲桌里。

猜你喜欢

咏物诗红烛雏鹰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蓝姐:红烛不只是用来照明
雏鹰的重要一天
雏鹰的重要一天
红烛
从咏物诗看李商隐的悲情
树枝和雏鹰
寻“鹰”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