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理收纳历史演进及方法探讨

2020-01-20张晨衡凤琼关浩杰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17期
关键词:衣物整理物品

张晨 衡凤琼 关浩杰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一、整理收纳服务发展史

(一)政策及文献背景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表达过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而收纳整理正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引导我们热爱劳动,让我们懂得幸福生活建立在辛勤劳动之上。

美好生活从有序开始,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的幸福哲学。在整理收纳实践中,我们养成勤劳和务实的习惯,我们体会父母的辛劳,我们学会珍惜劳动成果,传承“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整理教育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独立自理能力,掌握劳动技能和技巧,开启幸福生活之旅。

(二)整理收纳服务发展史

1.第一阶段:以空间利用最大化为宗旨的收纳时代

日本整理界的首次大发展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一个阶段以1993 年野口悠纪雄《超整理法》的出版作为开始标志。但《超整理法》的主要视角集中在工作环境,还未涉及居家收纳领域。

与此同时,日本开始流行空隙收纳。所谓空隙收纳,即尽可能地利用边角缝隙,最大化利用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2.第二阶段:以繁冗物品的舍弃为核心的断舍离时代

二十世纪以来,以山下英子为代表,日本各地由杂物管理咨询师举行断舍离讲座。东京电视台、TBS、NHK、《日本经济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断舍离”逐渐成为流行焦点话题,行业内的参与者也日益增多,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全民“断舍离”的热潮。

通过学习与实践的分离,人们会重新审视自己与对象的关系,从关注对象到关注自己——我到底需要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用“需要、合适、舒适”来替代身边所有“不必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我们身边的环境就会变得简约清爽,从而由外到内改善精神和心理环境。断舍离并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过断舍离,我们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山下英子老师从心灵层面更深入地引发人们对于整理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生的重大影响。

3.第三阶段:以怦然心动为追求的整理魔法时代

到了2010 年,整理的魔法又掀起了热潮。近藤麻理惠老师写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在全世界售出了200 万册。2014年《日本心跳收拾协会》设立。著作在海外也成为话题,世界的31 个国家的翻译决定的。特别是美国版的《The Life-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 Up》突破50 万部。将清理整洁至高等级称之为“近藤”,成为一种社会现象。2015 年美国TIME 杂志所“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 人”被选。这位以独特整理方法闻名的日本整理大师说,人们应该把所有同一类别的物品放在一起,逐一拿起,问问自己,它是否带来了快乐。

近藤麻理惠健康家务的内容包括:服装、书籍、文件、生活用品、各类杂用物品礼品、家具、文件等。针对不同物品有不同的整理方法,以服装整理为第一要务。通过有序的整理,使空间和生活状态得到实质的改变。

理念是家庭内务整理是一门艺术,而不是随意摆放的私人领地。通过对物品的整理,改善对生活的不良态度,进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和幸福度的提升。

在所有的整理收纳流派中,近藤最有仪式感。到客户家进行指导时,她总是穿着白色套装,并先在将要整理的房子中心,虔诚的跪下来,和房子打招呼,她说:“这样做,这个家会告诉我该怎么整理,才会更舒适更快乐”。对整理收纳的虔诚和隆重的仪式感,将她推向了人生的巅峰,让她的整理事业走向世界。

4.第四阶段:以人、物、空间相互滋养共处的规划整理时代

第一阶段的收纳着重对空间的利用,第二阶段的整理开始以物品为焦点,第三阶段专注于个人的感受,第四阶段的整理收纳更符合人性需求,融合以往三阶段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整理的优势,让整理后的空间更舒适、整理后的物品更让人心动,人、物、空间相互滋养。随着各种收纳大全——断舍离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在中国的广为传播,规划整理这样的方法论也开始进入国内,逐渐生根发芽,以更加灵活和适合于中国人的方式服务客户。

二、整理收纳的作用

(一)利于改善自我

往浅了说:整理收纳是一种家务活;往深了看,整理其实是一种自我认知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能达到心理疗愈。学习收纳整理,不仅是为了对家居环境进行改善。也是为了改善自我。整理能帮助我们成长,利用该整理的过程,让我们有机会贴近生活、理解他人。有了整理的习惯,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去想象更进一步的状况,渐渐的我们就会学会为家人、朋友等周遭的人着想,形成体贴的性格。

(二)利于做事更为专注

空间,有无限的可能性。在书架上摆放新书、在玩具架上摆上新作品、在墙架上挂放新趣物……空间可以为我们提供与新事物相遇相识的契机。整洁的房间祛除了杂乱的干扰,让我们的注意力回归在画画、学习、游戏中。

(三)利于释放空间,提升决策能力

跟几十年前物质匮乏不同,今天的我们已经进入了被商品包围的时代,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又再高速增长,物欲在增长的同时,房子的平米数却没有增长,物欲的膨胀遇见有限的空间,过多的生活物品,逐渐成为我们的负担,整理收纳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利用空间。

收纳整理并不是提高做家务的能力,而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它是个人决策的过程,其次是整理,是根据一个人的真实准确的需求,对物品重新审视,然后做出要或不要的决定,这个活儿,别人没法代替。

三、整理收纳的方法

(一)整理收纳从哪里开始

许多人认为,整理收纳就必须将物品放在大大小小的收纳盒或者收纳箱里。然而,真正的整理收纳不只是简单的分类存放,而是必须从整体划分到操作方法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规划。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特征和独特之处,因此整理收纳并没有标准答案,但在基本原则和理论方面的知识,我们都是可以参考并学习的。

在《无印良品的整理收纳中》,梶谷阳子道出了整理和收纳之间的关系:先整理再收纳,不整理是无法进行收纳的。这与学习新知识一样,都要首先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分类、总结,之后才能归纳升华形成属于自己的智慧。

(二)横向收纳整理方法

横向法通过区分物品的属性和功能进行整理和收纳。在信息架构中以物理视角分类。

我们在生活中对于物品的分类总有很多经验。当需要整理的物品摆在面前时 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进行“大分类”。首先对空间自身的属性和功能进行分类和排序。把厨具及食物放在厨房,衣物和生活用品放在卧室里,清洁用品及洗漱工具放在卫生间,等等。在“大分类”过后,需要进一步更详细地进行划分。显然,在纺织品中,根据物品各自的功能及自身特性(如体积、材质、颜色等)的不同,床单、被褥等床上用品和衣物需要分开存放。

根据当前衣帽间、壁橱等的设计潮流,又参照人体工程学原理,橱柜大致被分为三层,在中间的橱柜取放物品要比上下两层橱柜中更加方便。上面的柜子里放着大件的被子和反季节的衣服,中间的柜子里挂着季节性的衣服,下面的柜子里放着更小的贴身衣服和配饰,形成了这样一个从上到下按体积递减的规律。体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物品很重,最好放在柜子下面。无论使用频率如何,取放在下面都比较容易。这里还需要解释一下,橱柜的上半部分和中间部分没有太大的区别。大多数时候,底部的隔板会移到一边。总之,它被排除在主要的服装悬挂区之外。服装悬挂区是整个储藏空间的核心部位。对物品的分类刚好由这种主次关系反映出来,受物品自身属性(包括价值、功能、体积和重量)的影响。

(三)纵向收纳整理方法

纵向整理收纳方法是指根据使用频次和场景对物品进行分类。通过使用方式和频次对“物”划分级别,划分物品的次序关系。确定各种信息之间的层级关系是信息框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层级关系应当符合逻辑及用户的心理认知。这也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使用层是纵向整理收纳方法的关注焦点。

使用层(即使用的频次和场景)是纵向整理收纳方法的关注焦点。各种物品在生活中的使用频次相差各异(甚至包括同频率层次物品),这是根据物品的自身属性、季节特征或者其他各类因素共同决定的。举例说,从物品属性的角度来看,家用水果刀和螺丝刀都属于家用五金产品,那水果刀是否应该与螺丝刀、钳子和铁钉一样存放在使用频率极低的家用工具箱里呢?从使用频率来看,显然水果刀应存放在比家用工具箱更容易取放的地方。再从使用场景来看,水果刀的使用大多在是厨房、客厅,或是准备餐后小食时,或是在沙发前看电视休息时,因此家用水果刀更适合放置于客厅电视柜、茶几以及厨房的备菜板旁。再以衣柜为例,衣柜一般放置在卧室内作为收纳服装的储物工具,其中包括当季的与非当季的、使用频率高的和不高的各类鞋帽衣物。但是,家里只有一个放置鞋帽衣物的储物空间吗?我们来看看“衣物”的使用场所,早上起来我们会穿着睡衣类宽松的家居款,洗漱和早餐过后,准备工作出门前要精心挑选一套合适的服装并搭配与之相呼应的配饰。以上是早上出门前衣服被使用的情况。晚上回家,流程则刚好与之相反,进门则换鞋换衣,穿上舒适的家居服度过慵懒惬意的夜晚时光。由此可见,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在门厅处、洗浴室也应设有衣帽鞋柜等衣物存储空间,分别供室外和室内衣物的存取,于是门厅玄关处的衣架挂钩和微型衣橱便能体现了其巧妙的作用。

(四)根据使用过程调整

整理收纳工作在生活中绝不会是一劳永逸的。日常积累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随着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物品都很难在原本设定的位置保持不变,因为收纳整理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整理收纳的目的是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利用身边的物品和环境。绝大部分家庭的衣柜空间有限,衣物收纳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季节性难题:随着季节的更替,当季衣物也随时间不断更替,但如果都把衣服存放在衣柜里空间恐怕是不够用的,那么这时我们便会考虑将衣物按照季节进行分类,将过季衣物进行整理并存放在收纳箱内,放置于并不常用的储物柜或衣柜顶层隔层内,节省下挂衣区的空间存放当季衣物。这将有效的利用收纳空间,同时方便物品的使用。

四、总结

“面对现有物品”同时也是“面对如今的自己”。整理的不光是物品,还可以通过整理收拾我们的心情。

当我们拥有足够的判断力,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时,也能在购买和使用当中得到愉悦感和幸福感。整理能够让人的心态处于不断成长中,总结经验,避免犯错。整理不仅是为了让房间变得整洁,更能给我们带来幸运、创造幸福。其实整理就像是闯关游戏闯关过后如何守关更为关键。整理能够见证我们成长的同时也考验着我们的耐心和毅力,房间里给予我们空间成长,思考上亦要给予探索和尝试的空间。

猜你喜欢

衣物整理物品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保暖的衣物
动脑筋,仔细看
女人衣物寄存公司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找物品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