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鲁书社融合发展的策略探索

2020-01-19王皓淼齐鲁书社

环球市场 2020年24期
关键词:书社接龙齐鲁

王皓淼 齐鲁书社

古籍、学术图书在今后必然会走上知识服务道路,于当今而言已经不再是展望未来而成为现在进行时了。虽然有人会觉得这类书很难实现知识服务,但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当一本古籍书被纳入了知识服务的轨道,无异于古今穿越;当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实现了知识服务,就意味着出版和教育都得到了延伸——象牙塔里的内容通过视听媒介与出版业挂钩。

在当今,出版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一向“学究气”浓厚的齐鲁书社也成立了融合发展的专门部室。但是具体该怎样实践,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此,笔者通过梳理齐鲁书社近两年的发展,感觉搞出版融合对于我们这样的古籍社不是遥不可及的。

一、略说

(一)概述

其实,地方古籍出版社在知识服务道路上做出的有价值的努力,归根结底都会成为文创产品。现在具体分析一下。

(1)古籍图书。除了通过藏书票和文房四宝的体验,也可以考虑将书中涉及的经典故事、词曲录成音频或短视频,可以通过书店内相对应的区域的3D 体验,让顾客感到身临其境。

(2)学术著作。可以仿效古籍图书的3D 体验。不仅可以触屏点击相关的热播节目、新闻、讲座等链接;也可以在重要章节的标题下引出一段相关的新闻,还可以让作者将自己如何思考、如何创作的现场录制一段视频。这些视频音频的内容,既不能像藏书票那样简单,也不能像3D 体验,要侧重日常化——因为这类图书的作者顶多是民国时期的大家,甚至可能是毕业不久的博士生。

(3)大众普及类的图书。相比于古籍图书和学术著作,本来就具备图文并茂的优势,今后要多元化发展。我们可以把杰出人物制作成简单的卡通,最好是以比较逼真的人物造型为基础。在这里多提一句:用较为逼真的人物造型讲故事、让广大读者似乎置身于真实的历史场景中,这本来就是我们齐鲁书社的优势——《中国历代人物像传》及其续编(全套七本)有着丰富的素材!所以,《中国历代人物像传》及其续编(全套七本)本身就是一套文化创意的半成品。

(二)齐鲁书社的前景

就齐鲁书社的“家底儿”来说,由于藏书票、腰封都已经开始做成文创了,下一步就要从大众普及类的图书和加强图书评介宣传来做文创了,原因很简单:成本低廉。这里尤其“廉价”的是图书评介做成宣传册和书评作者在现场讲解好书,主要是我为单位的宣传花钱从来都是自愿的,而且对自己的文案能力有一定的自信(毕竟是“山东省全民阅读主题活动征文一等奖”得主)。当宣传和逼真的卡通人物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之后,古籍和学术图书的音、视频以及3D 体验也就攒足了资金。

至于有人想质疑——文创产品大多以实物为载体,所以音、视频以及3D 体验不能算文创产品,这是狭隘的:一本书能得到“高科技”的支持,这就证明这本书有价值,而当今时代的媒介早已丰富多彩——新书、好书是文化产品,不偏离好书、新书的“高科技”本身就是创意,二者结合岂能不是文创产品呢?

二、齐鲁书社图书宣传文案的转型

2017 年,齐鲁书社在大众图书方面成效颇大,年底的时候我给齐鲁书社的几本大众图书写了一份工作总结。现在把这份文件翻出来,选择最有可能做成视频的两本新书——《人间诗画》和《成语接龙大闯关》,对当年的工作总结的语言进行升级与转型:把图书评论的语言尽可能改造为适合短视频的语言。

(一)《人间诗画》

1.大事记标题:《人间诗画》与“人间诗会”

与2017 春的“诗词热”几乎同时,齐鲁书社出版了《人间诗画》这样一本“一书三用”的精品好书——将诗词、图画、朗诵熔为一炉。为了装扮这本新书的横空出世,齐鲁书社殚精竭虑,把细节尽可能做到极致,并邀请著名画师王世良量身打造60幅美画。这样一来,读者不仅可以品出诗韵,还可以尽情涂画出读者心目中的美景!更绝妙的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欣赏到唯美古筝配乐朗诵,曼妙的乐曲和深情的朗诵让读者愉悦身心、沉醉冶情。新书出版后为响积极应“齐鲁阅读季”活动,“人间诗会·全民朗诵:共读一本好书”于2017 年5 月13 日在山东书城启幕。本次朗诵选取了书中10 首风格迥异的作品,由“小读者”现场带领“大读者”读诗、听诗、品诗,体味永恒的韵味。[1]

2.视频标题:经典诗词情未了,齐鲁喊你来赛诗

2017 春天,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诗词热”,齐鲁书社也开启了融诗词、诵读、绘画为一炉的尝试。为了给读者足够的惊艳,编辑们不仅在语言表述上很“走心”,在篇章编排方面也做得很巧妙,并邀请著名画师王世良量身打造60 幅美画。这样一来,读者不仅可以品出诗韵,还可以尽情涂画出读者心目中的美景!如果认为齐鲁书社的大众书只有这些突破,那朋友们就想错了: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欣赏到唯美古筝配乐朗诵,曼妙的乐曲和深情的朗诵让读者愉悦身心、沉醉冶情。[2]有些读者们认为齐鲁书社在社会上、在书店里不够活跃,这已经成为老皇历了!为响积极应“齐鲁阅读季”活动,“人间诗会·全民朗诵:共读一本好书”于2017 年5 月13 日在山东书城启幕。本次朗诵选取了书中10 首风格迥异的作品,由“小读者”带领“大读者”,让读诗、听诗、品诗,体味成为永恒的韵味。

(二)《成语接龙大闯关》

1.大事记标题:《成语接龙大闯关》

丁惠臻老开创了“说话接龙”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出版了《成语接龙大闯关》。许多小读者、家长、教师纷纷点赞。小读者、家长们和许多知名教师纷纷表示,这本新书对孩子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不仅能熟记成语,还能让小朋友们从中感受到学习成语的快乐,不仅是记住,而且能烂熟于心。与其死记硬背成语词典,不如玩儿转成语接龙!在《中国成语大会》节目的现场,常见“写书帮”输给“读书人”,著名网文作家月关也遗憾折戟,这无疑为成语的娱乐化融入全民阅读中提供了更多机遇。正像有的家长说的那样,成语、诗词需要能“玩”出来,才是长久的记忆。[3]

2.视频标题:玩转成语接龙的游戏,不如做一个“成语环”

丁惠臻老师的新作《成语接龙大闯关》,是她创立的“话说接龙”教学法的成果,也是一种高级的“玩具组装说明书”(画外音和卡通人物——嗯?别急,请看):有细心的小读者和老师发现,这本书每一篇的第一个栏目“成语接龙”排列的巧妙简直不要不要的!比如从“一字千金”“金口玉言”到“火光烛天”“天人合一”,从“一”到“一”,一个循环30 条成语,这是多么奇妙的一个圆环啊![4]因此有的老师建议:读这本书,玩接龙,最好在学习之前找一张8开的纸,画一个直径为10 寸的圆,然后把每一篇的30 条成语沿着圆弧写下来,这样一来,每篇的30 条成语形成了一个“成语环”。所以小编说这本书是“玩具组装说明书”,那是货真价实的。这本新书在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两个方面特别给力,不仅能让小读者熟记成语,还能让小朋友们从中感受到学习成语的快乐,不仅是记住,而且能烂熟于心。与其死记硬背成语词典,不如玩儿转成语接龙!在《中国成语大会》节目的现场,经常看到作家组合被在校学生“欺负”,连《回到明朝当王爷》的作者也被灵巧的学生组合“刷秃”,这无疑为成语的娱乐化融入全民阅读中提供了更多机遇。正像有的家长说的那样,成语、诗词需要能“玩”出来,才是长久的记忆。[5]

三、结语

作为地方古籍出版社的齐鲁书社,要做到融合发展,就必须加强图书评论的密度和强度,具体有三点建议。

1.新书不能只有一份书评,要做到“一稿多用”。至少要保证书评、短讯、诵读三种形式有机融合:(1)先是传统的图书评论,长篇大论,发在刊物上;(2)浓缩成短讯,最好是准备三个不同的版本;(3)第三步的诵读,是音、视频的初级阶段,作为第一个环节(书评)浓缩版的短讯是,就成为也是下第三个环节(音、视频)的基础性文案素材。

2.大胆尝试小程序的使用,特别是对小众图书。要通过音频、视频的方式加以推广——在这件事情上,齐鲁书社不能因为图书“小众”就犹豫不决;相反,越“小众”就越是容易找到读者需求,这是齐鲁书社的机遇。

3.加强线上线下的互动。(1)“直播课”和音、视频讲座是最主流的线上活动;(2)组织几位最具代表性的读者主讲新书分享会是最具潜力的线下互动;(3)让几本关联性密切的图书评介文章的作者在展区内担任讲解员,起到一个“导读者”的作用。不论是采取哪种办法,把图书的评介性文案由美编制作成宣传册,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猜你喜欢

书社接龙齐鲁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利群书社
利群书社
齐鲁声音
词语接龙
词语接龙
成语接龙
齐鲁书社
兑门书社里的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