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2020-01-19李再艳石培基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年5期
关键词:甘肃省太阳能新能源

李再艳,石培基

(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也是“一带一路”生态治理的行动者。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污染防治和经济整体的绿色高质量发展[1,2]。甘肃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水能等资源丰富,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优势突出。坚持能源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甘肃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3]。

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于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阶段,国内学者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展开了一些研究。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来看,孟浩等[4]构建了我国新能源的评价体系;赵振宇[5]等针对北京市风电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提出了柔性优化配置的方案;王洪生[6]等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闫世刚[3]从低碳经济的角度构建了北京市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模式。这些研究为甘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从资源、技术、产业链、特色产业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研究了甘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对策建议。

1 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1.1 新能源资源丰富

甘肃省是我国电力能源大省。截至2018年10月底,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5079万kW,其中新能源装机2088万kW,占全省总装机量41.1%;新能源发电量275亿kW时,占总发电量的24.7%。新能源成为甘肃省的主力电源,新能源产业成为该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7]。

1.2 新能源前沿技术发展迅速

从1991年起,甘肃省不但承担新能源国际化的培训任务,而且建立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并在国内建立了3个光伏技术产业化研发基地(常州、安阳、广州)、2个光热技术产业化研发基地(北京、洛阳)和1个太阳能风能信息中心。在国际上,甘肃省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17个机构成为合作伙伴。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与古巴、尼泊尔、老挝、赞比亚、苏丹等国家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并签订了“太阳能民用技术产品在南亚‘一带一路’重点国家技术示范和转移转化”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太阳能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甘肃省不仅重视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培训,还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以色列、西班牙等国家开展了合作。

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突破太阳能光伏民用产品的关键技术,研发出3款太阳能光伏民用产品,分别是一体式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移动电源和太阳能地埋灯,产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所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生产研发基地,自主研发和生产太阳能民用产品,并借助国际培训优势建立新能源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基地,将产品及技术辐射到“一带一路”沿线和南南合作国家,构建太阳能光伏民用产品“企业化研发基地+生产示范+技术和产品国际化”的技术型产业发展模式。

1.3 新能源基地及产业链建设逐步完善

从新能源的发展布局来看,河西地区是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地区之一,在酒泉建成全国首个千万kW级风电基地,在金昌建成百万kW级光电基地,打造通渭、民勤、环县、白银等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敦煌、金塔、肃州、嘉峪关、凉州、民勤等地集中规划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同时开展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工程。依托资源优势和农业基础,玉门市大力挖掘戈壁农业资源,积极借鉴以色列沙漠农业的成功经验[8],全面推广戈壁日光温室果蔬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戈壁农业”,建成了顺兴光伏戈壁农业示范园区,光彩新能源戈壁农业示范园正在加快推进,促进了产业融合和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了戈壁农业的效益。

依托金风、华锐、东气、航天万源等一批生产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了集设计、研发、制造、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7]。肃州区新能源综合利用试验区建设甘肃首个微电网,与大网并网运行进展良好;兰州新区商业化风光储智能微电网主体工程顺利推进;东方电气、正泰、上海航天、山东润峰等一批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逆变器和支架生产项目在酒泉、武威等地落户建成投产,以风电管理为基础,依托全产业链优势,聚合供应商与合作方等相关行业资源,构建集清洁能源开发、生产、运营、销售(售电)、技术及资本运作等全产业链的服务共享平台,实现全方位降本提效,打造以风电为核心的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共享生态圈。

1.4 新能源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突出

随着节能环保产业的壮大,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兰州新区已成为甘肃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应用基地[9]。充分利用甘肃省内的有色金属资源优势、铝业加工优势和电机电控领域的雄厚基础,结合西北地区普遍寒冷的特点,电池性能的优势,立足公交、旅游、通勤、物流等商用车市场,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同时辐射带动西北地区。玉门市政府与中皓新能源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综合服务站,为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解决充电难题。同时,借助河西走廊沿线地区丰富的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大力发展建设绿色能源储能及充电站,建设光(风)储充一体化绿色能源充电站,配套各种新能源汽车,在西北地区初步形成了绿色能源的示范样板。

兰石恩力电池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智能微电网”、“能源管理”、“光储充一体化”3个平台系统,实现了风光清洁能源—微电网—废旧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充电的一体化示范。甘肃省锂离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力以赴攻克了动力电池所用的三元材料工程化等关键技术难题,形成集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开发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成套化运行机制,为全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1.5 政策保障措施日益完善

2015年12月,《巴黎协定》正式通过,其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1.5—2℃之内。《巴黎协定》的签署,将有利于核电、水、风、光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促进调峰电源发展,加速电力市场建设。2018年12月,《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巴黎协定实施行动计划》发布[10],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实现清洁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治本之策。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甘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015年,甘肃省制定了《甘肃省落实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6—2018年)》,初步形成适应省情、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推动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完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2018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甘肃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确定新能源产业为甘肃十大生态产业之一,并制定了专项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等。

2 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新能源消纳不足,资源浪费严重

甘肃省是我国“弃风弃光”限电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新能源的消纳空间严重不足,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11]。从周边省份来看,新疆、青海、宁夏等都是能源大省,临近外送几乎没有空间,加之长距离外送能力有限,自身市场培育不足,调峰能力有限等因素进一步制约了新能源的消纳。

2.2 谷峰电价协调机制不完善

风力发电的价格远低于光伏发电,尚未实现“平价上网”,新能源价格补偿分担等政策不细致,开发力度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甘肃风电、光伏发电技术处于成长期,电力互联互通须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大容量、远距离输送和并网运行的间歇性、波动性,对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设备运行维护与电网建设运行等提出了严峻挑战,对电网核心技术要求很高,尚不具备大规模互联互通的条件。

2.3 新能源对外投资发展面临多种障碍

随着国际新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加强,涉及的国家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缺少对合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情况的全面深入研究,缺乏扎实系统的国别研究导致企业很难准确判断当前的投机环境。各部门在参与“一带一路”新能源合作管理和协调中存在定位不明、认识不同的情况,部分企业在参与海外新能源合作时面临融资难题。

2.4 企业能力和经验不足,人才短缺

近年,国际上的合作模式出现从产品分成制转向技术服务的趋势,技术服务的核心是人才,国际合作项目管理离不开国际性管理人才,合作项目的推进需要既具有行业背景,又精通技术、语言、法律、财税、外交、宗教多方面知识,并具有实战经验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而当前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体系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开展大规模国际合作的需要。

3 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推进电力协调发展,激发市场活力

力争风电、光伏用户平价上网,建立起清洁能源为主导的风光水电核“五位一体”绿色能源体系,努力将甘肃省打造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以电力体制改革为契机,在兰州、白银、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区积极探索实施不同功能定位的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储能系统、微电网智能控制技术调度融合,开展“多能互补”的新型微电网示范工程。积极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西部示范基地的构建,着力打造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西部电网枢纽、新能源辐射中心,建成运行良好的智能甘肃电网,为甘肃省大规模新能源消纳和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基础数据与关键的技术支撑。同时,积极建设国家级兰州新区全球能源互联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仿真验证平台,搭建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宣传培训、科研攻关、仿真试验的综合平台,成为国家级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与应用的高端智库支撑。

3.2 深化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

首先,加强甘肃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依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与中亚国家完善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和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工作机制,发展“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重点是中亚国家的核心网络成员,培育我国在中亚各国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核心群体,建设技术交易平台,促进与中亚国家创新要素互联互通。联合共建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立甘肃省风能太阳能研究咨询平台和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与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研发机构或企业等合作,建立涉及“一带一路”国家新能源技术、标准、政策、资源、市场、人才、研发机构与企业间的数据库或名录,为工程技术或应用推广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建立灵活多元的合作交流形式,举办或承办地区性和国际性风能、太阳能等技术会议、论坛与展览展示活动,搭建技术平台,产品和信息交易交流平台,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在兰州设立国家西部新能源资源交易所。

其次,加强甘肃与国内高水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吸引知名企业、高校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在甘肃省建立新能源分院分所分中心、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和成果转化机构。进一步深化甘肃省与清华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电工所、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北汽集团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内优势研发团队开展合作交流,积极在我省创建甘肃研发分中心,争取在太阳能发热技术、储能技术和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依托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建设国家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推进新能源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能源技术高度融合,打造一个能源生态圈。

3.3 鼓励新能源产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的实施给新能源行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无论是在产业制造还是应用方面与“一带一路”高度契合,在推动新能源国际化的道路上,甘肃省已经拥有一定的优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甘肃省绿色新能源通道,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输电走廊,与新疆建立联系,加强特高压输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设施建设,实现与中亚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并升级改造落后电网设施。发挥文化优势,借助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中国(甘肃)国际新能源博览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国际会议将甘肃的发展经验传播出去,为国际新能源合作提供技术、信息等智力支持。依托联合国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这个国际窗口和平台的优势,以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为核心,进一步加强与中亚、西亚、中东欧国家太阳能、风能的国际培训和交流合作,积极向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中亚国家出口相关设备,大力推动风力发电塔,太阳能光伏板等可再生能源设备“走出去”。依托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等企业走向国际化市场的优势,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同时,避免单打独斗,加强产能合作与产能对接,形成“抱团出海、集群出海、联合出海”的新模式。

3.4 培育“高精尖”人才和队伍

加强人才培养,发挥人才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基础作用。制定人才培养战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既懂得周边国家语种,又熟悉新能源技术、国际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在具备学科基础和科研、教学能力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设立新能源相关专业,鼓励省内与省外知名院校联合办学。建立国际化经营理念,强化国际化“高精尖”人才培养,特别是培养企划、宣传、研发等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企业标准、技术、品牌、管理等多方面优势。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构建良好的人才引进制度和环境,吸引海内外相关领域人才。增加对外交流机会,建立内部培养机制,不断加强新能源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针对地区新能源资源禀赋、社会特点及发展方向,健全地方智库体系,加强与本地外智库特别是国家级智库的联系,不断加强地方智库的能力。

3.5 发展“新能源+”产业模式

“新能源+”正在引领环保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节能环保产业带来了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传统行业升级注入了新活力。①“新能源+汽车产业”。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智能化等新兴技术正引领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充分发挥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优势,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加快公共服务领域以及私人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实现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②“新能源+绿色农业”。运用世界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和系统,应用智能化自动控制管理和物联网系统,对作物生长全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管控,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合理安排茬口和调配水肥配方,实现果蔬周年供应,形成高产低耗的智能化农业生产模式。依托光热资源优势,把光伏能源和设施农业相结合,促进戈壁农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形成经验模式,集成技术优势,向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推广。③“新能源+智慧园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新能源,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的就地采集消纳和高效利用,使能源、资源、环境、建筑、人等主体实现良性互动和持续发展,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园区、耗能企业、学校、医院、宾馆、集中住宅区等能耗集中区域的新建和改造,打造基于智慧能源的绿色发展方式。

猜你喜欢

甘肃省太阳能新能源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瞿晓铧:让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太阳能维修等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身边的太阳能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