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2020-01-19向棋铭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实训加工

向棋铭

(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要想促进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向着好的方面改革和发展,首先就要和实际相联系,高职院校要做好市场调研,明确中国高端制造领域需要的人才。同时,智能制造代表着科技和创新,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保障,也是推动中国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基础。所以,高职院校要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加快对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改革,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所以,文章对其展开细致的叙述,希望有所借鉴。

1 智能制造的含义

智能制造,顾名思义,肯定和科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谓的智能制造,就是通过智能系统机器对一些产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加工以及检测,利用智能的系统开展一些工作。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设计行业,人只需要画出草图,其他的产品包装、设计等等都由机器完成。

2 明确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缺乏针对性

当前,只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数控加工实训技术专业。据调查,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模式仍然比较老旧,课程学习目标安排的不合理,根本就没有将智能制造融入其中,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影响,仍然是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实践训练缺乏关注。这种种问题都反映了数控加工实训技术专业教学的缺陷,需要深化教育改革。要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开展对学生的数控教育,比如机械加工、电工知识等。

2.2 固守传统思维,未完善数控技术教育体制机制

在高职院校中,一些老师对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够深刻,仍然采取陈旧的教学思想推动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只是进行形式上的数控教育改革,也没有将智能制造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这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数控技术的相关知识时,要充分的将智能制造融入在教学中,像是具体的机械知识、电工知识等等。

2.3 专业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人员的缺失

由于国家的教育政策改革,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较好,收纳的学生增加,那么招聘的老师也随之增加。大家都明白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这就会放宽了对老师能力的限制,一些资质平庸的人可能就会入选,这些人可以对数控加工实训技术并没有特别深入的理解,更不要说教授学生了,只是给学生传授一些皮毛,起不到培育数控人才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学校聘用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人员缺少工作经验和教学能力,不能将数控知识和智能制造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对一些知识只是略知一二,这就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不利于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开展。此外,因此,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还存在着复合型教育人才缺失的现状。

3 深化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信息化方式助力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的发展

近几年,信息技术发展的很快,智能制造发展的也很快,所以,高职院校就要凭借信息化这一新形式的教学平台,直观的显示数控加工实训内容,让学生能够对相关数控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同时还能掌握一些具体的智能制造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数控加工实训技术。就拿数控技术知识其中的一类来说,机械知识中有很多都与智能制造有联系,所以,就可以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通过信息化教学,能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老师所讲的数控加工实训技术内容,这样才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此外,老师也要针对数控加工实训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学生展开讨论,及时交流有关数控加工实训技术的问题。并且还要开展具体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智能制造以及数控技术。因此,采用新式的教学模式,将数控加工实训技术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在高职教学中,老师也要特别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不能一直推崇一种思想,要善于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方法,进而推动学生学习进步。通过信息化这种教学方式,加强数控加工实训技术知识的信息化建设,推动数控专业知识点和老师讲解的内容视频有机的结合,让学生直观的接受数控加工实训技术知识的影响和熏陶。所以,教师要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课堂联系在一起,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高效性帮助学生学习,进而实现高职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3.2 创新数控加工实训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应教育部改革要求,国家构建了“专业知识+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着数控加工实训技术需要的职业和岗位,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了细致的调整和优化。高职院校对数控加工实训技术知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参照过去的教育理念,应该融入新时代的理念,将智能制造的相关内容和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而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因此,首先,老师要掌握有关数控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这是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力。其次,老师之间也要加强团队间的合作,打造优质的数控加工实训技术知识教学团队。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机构,为了提高老师培养人才的高效性,建立良好的教师团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障。所以,要想建立一支优秀的数控加工实训技术知识教育团队,首先就要让老师充分了解智能制造的含义,这样才能更好的教授给学生,因此,老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技能,给社会提供数控技术方面的人才资源,进而能让学生具备更丰富的数控技术知识,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市场就业的需求。最后,要给学生设置一些相关数控技术知识的问题,鼓励学生去网上和生活中寻找解决的办法。此外,还要用大数据方式教学,让学生也熟练掌握信息化模式的操作,进而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3 创新传播方式,提高数控技术知识的影响力

依据大数据的海量信息,加强对数控加工实训技术知识的创新,对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目标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校里要开展一些有关数控技术知识和智能制造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及老师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谈论一下自己心中理解的数控技术,并加强学校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互动。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要多给学生宣传有关中国制造的知识和成果,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最高端的制造技术,然后给自己的学习设定一个准确的目标,认真地学习好数控加工实训技术知识。

3.4 贯通融合,建立教学数据共享平台

要想推动数控加工实训技术教学改革,还要通过数据共享这种方式,数据共享承载着技术,和智能制造有着很大的联系,并且数据共享中信息量大,能够给负责数控专业的老师提出一些新颖的办法。同时,负责数控知识的老师还要加强和高职院校内学生的互动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反馈,然后老师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细致的分析,进而不断探索和创新数控技术教学方法,找到一些有利于高职院校数控加工实训技术教学发展的有利办法。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有关数控技术知识的竞赛,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数控以及智能制造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聪明才智,将知识应用在一些实践中,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

3.5 营造良好的数控技术教学氛围

一个人的素养和品质往往是在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下影响而形成的,同样,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技术知识的教学亦是如此。要想让高职学生学好数控知识,就要将智能制造和数控知识融合,比如学习相关的电工知识,就可以在智能制造的前提下给学生讲解。所以,学校应该营造一个好的数控技术教育环境,让学生和老师对数控加工实训技术知识都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请一些相关数控技术知识的专家开讲座,给学生和老师介绍当下中国智能制造的一些现状和发展成果,让学生和老师对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有深刻的理解,之后老师就能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设计合理的数控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打造一个优质的数控技术知识教育环境,进而推进高职院校内数控技术教学的健康发展,最终为社会培养优质的数控技术知识人才。

4 结语

中国制造不再拘泥于传统,更多的是朝向高端技术的方向发展。因此,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要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创新数控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模式,充分了解中国制造所需要的人才和技术,然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培养出优秀的数控加工实训技术人才,为中国制造服务,为中国的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实训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基于CATIA现代信息手段的数控技术课程教改探讨
后期加工
数控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运用研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数控技术在矿山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制造与先进数控技术的发展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