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花开映水文 扬帆奋进正当时

2020-01-19常广悦

中国水利 2020年16期
关键词:总站水文北京市

常广悦

(北京市水文总站,100089,北京)

北京市水文总站 (以下简称总站)现有在编职工150 人,为北京市水务局下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长期从事于首都北京的水文、水情、水资源、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为北京水务事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多年来,总站党委紧紧围绕首都水文中心业务,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统一部署和实施,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总站职工共同参与的文明创建工作机制,连续十五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先后被授予首都文明标兵、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 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

一、统一思想认识,保障文明创建

总站党委班子思想统一、认识到位,真正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始终把创建任务同业务工作目标任务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 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具体工作有人落实的工作机制, 并提出 “突出水文特点、打造水文亮点、围绕水文发展抓创建”的工作思路,明确了“谋划有高度、品牌有特色、创建有成效”的创建整体要求。严格落实创建经费保障,党委根据工作计划将精神文明建设经费与党建经费一并列入年初预算, 为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提供必要经费保障。

二、加强思想建设,筑牢文化根基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信仰。 理想信念教育是文明创建的根基,为此水文总站党委坚持以理论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坚持“有计划、分层次、重过程、讲实效”原则全面开展自上而下的专题学习、 讲座和培训,营造一以贯之的浓厚学习氛围。

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 总站党委先后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圆明园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举办了主题鲜明的专题讲座、征文、知识竞赛以及组织观看红色电影等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不断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

意识形态领域无小事。 在研究制订、严格执行《北京市水文总站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将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习培训之中,成立意识形态综合分析研判小组。分析研判小组每季度都对总站意识形态领域问题进行分析研判,认真落实谈心交流制度,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尽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单位内部。

三、结合水文业务,打造特色品牌

水文化建设作为精神动力助推水文事业发展,研究编制《水文测站标准化初步设计规范》, 对水文行业标志使用、水文测验设施标示标牌设立等均进行了明确要求, 不仅将文化元素融入水文测站建设中,还更好地规范了水文测站管理体系。

打造水文人形象。 修订“水文行业行为准则”, 将职业道德和文明守礼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个人年度考核总评。 每年对评选出的优秀党支部和先进党员、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以此鼓励广大干部职工以榜样为追赶目标,奋勇前行。 在先进的模范带头作用下,许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不断提高各党支部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业务作用,创新总站基层党建方式。 总站党委积极打造“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各党支部根据所辖业务科室工作特点,结合水文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独具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

以地下水相关业务为主的第一党支部赴大兴平原区地下水自动监测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水文、水情相关业务为主的第二党支部走进通州北运河管理处;以水质监测业务为主的第三党支部与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水质管理中心党支部组织开展主题为“聚焦主业补短板 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以水文监测为主的第四党支部赴门头沟永定河开展了“科技大练兵,一切为打赢”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党员干部视野得到有效拓宽,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总站党委定期开展支部工作交流, 共享党建工作经验,探讨党建工作新形势、新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四、培育文化氛围,助推和谐发展

强化文化教育,提升水文队伍整体素质。 近年,每年为职工购买书籍,开展“每天读书一小时”、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职工文化素质。 积极开展“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道德讲堂系列活动。注重水文遗产保护,组织团员青年参观卢沟桥水则,维护周边环境。

常态化开展党员团员志愿服务活动。 围绕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广泛宣传“创建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理念, 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建立北京市水文总站节水护水志愿者服务队管理制度,志愿者人数超过在职人数的30%,队伍先后开展“水日水周” 主题宣传活动、“走河护水”志愿活动、“宣传水文条例 保护水文设施”、“爱心斑马线”、“防疫有我,爱卫同行” 等各类志愿服务和宣传活动,宣传水文文化。

加强凝聚力培养,推动和谐水文建设。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三八妇女节、男性健康日、 职工春秋游等参观及户外长走活动;开展职工趣味运动会,采用踢毽、 跳绳等群众普遍能够参与的项目,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提升单位向心力。加强人文关怀,完善“职工之家”建设,为年轻女职工设立母婴室,开展多种类别送温暖慰问活动。

五、强化保障能力,服务回馈社会

总站党委紧密围绕 “大水文”战略,以植根水务、服务全社会为总体目标,落实“四定”根本原则,推动支撑防汛体系建设、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开展,逐步建立起水文监测、管理、服务三大体系,以良好工作成效完成各年度“折子”工程和重点工作任务,以优质水文水资源信息支撑首都水务发展。

服务水灾害防治方面。 在城市重要部位、敏感部门改造、新建62 处自动雨量站,开展大中型水库抗雨能力及实时预警分析项目和城市雨洪模型在典型区域适用性研究,开发“北京水文APP”, 完善北京市水文水资源集成平台,制定“北京市周边雨量表”, 成功应对了2016 年 “7·20”、2017 年“6·18”、2018 年“7·16”等强降雨过程。2016 年以来共编写日常雨水情会商材料400 余份、 雨水情简报100 余期。

服务水资源管理方面。 圆满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北京部分》建设内容,新建437 个地下水专用自动监测井。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自动监测井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已完成485 眼监测井土建工程和仪器安装,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进入试运行阶段。 两个项目建成后全市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井将达到922 眼,形成“布局合理、分层专用、自动传输、实时评价”的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 重新划定地下水超采区,并划分地下水禁采与限采范围,完成第3 次全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开展地下水分区考核工作,对南水北调源头及沿线进行水质跟踪监测, 全程掌握来水水质情况。 每年做好地下水人工监测、承压水、岩溶水、上层滞水巡测工作,保证地下水监测数据及时准确上报及发布。 按时完成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地下水动态简报》《水资源管理年报》等发布工作。

服务水环境治理方面。 全程参与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实现筛查判定、监督监测、 公众调查全过程跟踪服务, 每月向相关部门通报监测成果,截至2018 年年底,全市141 条段、665 km 黑臭水体全部实现“销号”。 连续3 年对北京市规模以上的入河排污口进行复核, 及时掌握北京市入河排污口变化情况、 排污情况及主要污染物入河量。 每月对全市80 个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断面进行数据汇集、会商、评价和通报,促进各区水环境改善工作。 每年完成221个地表水监测站点、307 个地下水质监测站点、11 个降水水质监测站点以及部分污水处理厂排水水质监督监测工作。

服务水生态修复方面。 坚决落实好陈吉宁市长关于“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指示精神,水生态监测站点从32 个增加至48 个。自2009 年首次开展水生态监测以来, 总站共采集各类生物样品22 050 个, 监测数据31.5 万条。 水利部水文局以北京水生态调查技术标准为基础, 向全国印发了《水生生物监测调查技术指南》,完成《北京市水生动植物图谱》《全市水生态调查报告》 编制工作;《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和《水生态健康评价技术规范》 两个地方标准正式发布,于2020 年7 月1 日起正式实施。

积极开展“送法进农村”活动,每年举办以“全面推进水文服务,依法保护水文设施”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向水文测站周边的村民开展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板、悬挂条幅、发放宣传手册及纪念品等形式,向市民普及水文知识和水文工作,并热情回答市民的提问,号召市民依法保护水文设施,维护水文监测环境。

借助水文业务优势,基层水文测站坚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雁翅水文站连续19 年为雁翅镇雁翅村进行报汛,提供降雨量数据,分析判断泥石流易发区危害程度,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生态补水期间坚持为地方提供水文数据,通知周边村庄每日流量变化情况,提示村民远离河道。 ■

猜你喜欢

总站水文北京市
省蚕业管理总站组织召开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七届二次会议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省植保植检总站张武云一行赴翼城调研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