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东海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2020-01-18黄恩陋周润生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东海县矿山土地

黄恩陋 周润生 杨 光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 江苏 连云港 222023

0 引言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因盛产水晶被誉为“中国水晶之都。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东海县经济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矿产资源开发一度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和早期较为粗放的开发模式,矿业开发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崩塌、滑坡、土地损毁、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突出。

1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问题

前些年东海县西部低山丘陵、残丘及剥蚀波状平原地区被当地居民作为就近开采建材的主要场所,部份地段采石宕口密集,开采规模也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宕口数量和规模也逐渐扩大。目前,东海县境内共分布矿山88个,其中生产矿山11个(含1个地下开采矿山),关闭矿山77个(均为露天开采矿山)。

图1 东海县主要矿山分布略图

1.1 矿山地质灾害 根据调查,县境内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和滑坡,全县在查88个矿山中共有28个矿山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共计57处地质灾害隐患,其中滑坡3处、崩塌54处。生产矿山中安峰山玄武岩矿区由于自身岩体特殊的柱状节理,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崩塌地质灾害隐患性极大,险情等级为小型,威胁对象为采矿工人及机械设备;关闭矿山中有除了存在崩塌地质灾害隐患以外,另有房山矿区、虎山矿区2个矿山存在滑坡地质灾害隐患,险情等级为小型-中型,威胁对象为靠近的过往行人。

1.2 土地压占及损毁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采矿宕口、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及部分矿山由于发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破坏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开发生产、生活设施、矿山道路等压占土地资源。因此采矿不仅破坏周围的自然景观,还严重破坏土地资源,使土地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根据调查,全县88个矿山,含露天采场94处,工业广场60处,堆土场6处,累计占用及损毁土地总面积为955公顷(耕地167公顷、林地56公顷、草地6公顷、园地12公顷、其他754公顷)。

1.3 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矿山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主要表现在露天采场、工业广场及废石堆场等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露天采场:由于矿山开采对岩土体的采掘剥离,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使原来完好的山体变得千疮百孔;工业广场、废石堆场等:工业广场、废石堆场对原生地形地貌的影响和破坏仅限于地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较轻-较严重。

1.4 含水层及水环境影响 东海县矿山都为凹陷露天开采矿(地热开发除外),一般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基岩裂隙含水层及断裂构造对矿坑充水的影响较小,矿坑与区域含水层和地表水联系较小;采场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m3/d;采矿和疏干排水对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产生的影响和破坏较弱。未发现矿区及周围地表水漏失,前期开采过程中不产生有毒害物质,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活、生产供水水源,对水质影响轻。目前地下水水位相对稳定,未引起地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地质灾害。

2 保护措施及防治对策

2.1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在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简单、实用、高效”的原则,明确监测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加强监测力量,加快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细化监测内容和监测指标,利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先行针对矿产集中开采区和地质环境比较突出矿山建立监测示范区,对其进行长期动态监测。

2.2 关闭矿山制定治理规划,修复矿山生态 针对关闭矿山进行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逐个进行恢复治理,协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一致性和统一性,通过优化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实施方案,产生最大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效果。在总结借鉴东海县以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剩余需要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按地质环境问题特征、环境位置、规划用途等具体情况,以较小的成本实现治理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提出五种类型的治理模式。

表1 东海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表

4 自然恢复型 自然恢复 自警然示恢标复志为主,外围设置防护栏和适且宜自于然无恢地复趋质势灾明害显隐的患矿,现山状自然绿化较好5 综合治理型 边地坡平稳整定,作治为理建和设生用态地复或绿农,林场用地地土边加植层坡固树基稳等、材普定方 喷通播治法喷等,理生播方可态、法采 挂复用 网绿坡 客可率 土采法 喷用、 播人直、工接厚适的以宜,及矿于 存区重 在面要 较积城 大较镇 安大周 全、具边 隐有对 患加的生大整态治开环 矿发境 山有利重用大价影值响的

2.3 生产矿山发展生态矿业,建设绿色矿山 按照生态矿业发展要求,生产矿山进行规范有序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采取防治相结合的保护措施,并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投入,引进和推广应用先进的矿山开采生产设备及工艺,提高矿业管理和污染防治水平,确保矿山生产周期内清洁生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矿山开采过程中,应采取边开采边恢复整治,迅速恢复矿区植被,恢复遭受破坏土地资源的功能并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发展和普及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2.4 多元融资,努力筹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资金 一是要继续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地勘基金投入;二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通过矿山土地收储出让、从相关税费中提取部分费用等多种方式,增加政府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资金,并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三是要规范矿业权人的投入,运用法律等手段,督促矿业权人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切实履行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四是要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应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2.5 加强科技创新与政策理论研究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破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投入、政策、科研等机制障碍。创新尾矿残留矿再开发、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集体土地流转利用等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资源、资产要素投入,积极探索利用PPP模式、第三方治理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治理。简化管理程序,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与审查制度改革。鼓励矿山企业与相关机构开展治理恢复技术科技创新。

3 结论

东海县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意识到县境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清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化资源管理对自然生态的源头保护作用,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查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尽快形成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的矿产开发新格局。

猜你喜欢

东海县矿山土地
我爱这土地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中国梦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平安如意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浅谈东海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地理葡萄”带火农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