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现金流风险与内部控制质量分析

2020-01-18许欣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29期
关键词:现金流笔者评价

许欣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一、引言

数量庞大的各类企业是市场发展的主体,也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健康运转的基石。但是,当前我国企业仍然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与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也不利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存在现金流风险的问题和内部控制质量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息息相关的。企业的现金流管理贯穿企业的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企业的现金流管理组合也伴随和存在于企业不同的成长时期,包括企业的初创时期、扩张时期、成熟时期和衰退时期。不同行业的企业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现金流持有水平并不相同。

当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外部大环境的不利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现金流管理和企业的内部控制都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等同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二、相关文献述评与研究进展

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是否会降低企业的现金流风险,具有深刻的现实应用意义,这是实务界比理论界更加需要关注的。回顾以往的相关研究,笔者发现学术界对现金流风险管理的研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现金流风险管理策略、现金流风险度量指标、现金流风险信息传递等。在两者相关性的研究方面,部分学者通过内部控制质量的信息披露与指数量化来展开综合分析。当前,使用较多的对企业现金流风险识别的方法由有单一变量法、模型构建法、体系指标法等。总结相关文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企业内部内部控制质量度量方法的科学性和稳健性对相关研究具有决定性影响。

在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现金流风险的关联性关系的研究中,部分学者将二者的传导路径和效用分析成果进行提炼、加工和整合,研究和分析框架纳入了企业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和风险评估因素等等。也有一部分研究考虑了代理成本等等。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析

通过梳理文献笔者发现以往相关研究多数是以国外企业为研究对象,缺少中国情境下我国企业现金流管理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现状的关联性研究。为了弥补这一学术空白,笔者选取沪深A 股上市公司这一特定的披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期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笔者使用搜集到的一部分2008 年至2018 年国泰安CSMAR 数据库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数据文本分析。一般而言,企业的规模越大,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就会更加完善和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质量更高。从而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的现金流风险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分析部分主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现状可以搜寻和发现某些共同之处。当然对投资者而言,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本身的信号传递效应就更强,更加容易吸引外部投资者的目光。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国务院国资委和证监会于2009 年发布监管规定,硬性规定国有企业通过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来发现和改进内部控制质量的薄弱点。为了敦促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评价控制体系,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等多部委与2010年4 月出台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正如笔者收集到数据显示,在这一时期,发布和披露内部控制质量信息的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一般都是资金较为雄厚的大型公司,这类公司往往发生资金链断裂的概率比较低。虽然,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种具有监督和管理作用的制度安排,但是部分主动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质量信息的企业一般不会存在较大的内部控制缺陷,从而导致这一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从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发现,2013 年以前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效果甚至是内部控制缺陷都维持在一个表面上“合理”的区间。这就说明,在政策实施的初始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

进一步分析我国沪深A 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大体可以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有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和改善经营管理效率,这一特点可能与企业所处行业密切相关,但是与企业所在行业的景气度关系不大。因为笔者发现,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质量水平比较高的企业很多数所处在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行业。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上市公司内部评价控制体系会日臻完善,这将会大大改善企业应对现金流风险的能力,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从长远来看仍然是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和融资问题的重中之重。

最后,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报告和样本数据,笔者发现随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公司数量的增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在上述研究区间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变化趋势。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当前在积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之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与现金流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从政府层面来讲,各级政府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大惠企减负措施力度,拓展减税降费的效果,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向,优化营商环境,破除隐性门槛,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现金流风险。同时各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执法协作,依法依规履行监管责任。

从企业方面而言,企业应当专注主业,稳健经营,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公司内控制度,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加强公司治理内部信息披露,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格落实企业会计准则,优化信息披露规则,不断提高财务信息和内部控制信息质量。

猜你喜欢

现金流笔者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精益求精 管理企业现金流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现金流分析的财务内控管理模式构建
现金流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