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水利扶贫开发的实践与创新

2020-01-18吴礼玲汪艳萍

中国水利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利厅江西省水利

吴礼玲,郑 勇,李 婵,汪艳萍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330029,南昌)

江西作为红色之都、 革命老区,由于自然与历史等原因,很多地区形成了 “物华天宝与偏远贫瘠共存,红色之美与艰苦穷困为伍” 的矛盾现状, 让江西老区人民在2020年全部实现贫困“摘帽”,任重而道远。 2016年水利部颁发《“十三五”全国水利扶贫专项规划》(以下简称 《规划》),江西省水利厅立足《规划》,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水利扶贫卓有成效。

一、党建引领,擘画脱贫攻坚组织蓝图

莲花县地处罗霄山中段,井冈山北麓,丘陵起伏,河流众多,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龚全珍、“莲花一支枪”保存者贺国庆烈士的家乡。 但除却丰富的红色资源,莲花县经济发展条件恶劣, 被划入《“十三五” 全国水利扶贫专项规划》水利扶贫重点片区。

2015年,江西省水利厅党委安排谢彪、李连国、鲁博文等组成扶贫工作队, 深入莲花县沿背村驻点扶贫,“抓党建、强组织”成为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 针对沿背村内党员平均年龄偏大,综合素质偏低这一现状,谢彪等人与村党支部共同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沿背村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方案》,实施“1263”工程,即在6 个村民小组中重点关注12 名考察对象,通过考察等方式确定6 名入党积极分子, 从中再遴选出3 名入党发展对象,重点发展文化素质高、致富能力强、年轻有干劲的年轻党员,为村级党组班子注入新活力。

驻村期间,谢彪等人与村党支部狠抓党内 “三会一课”“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起草了《关于加强沿背村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村级党组形成了决策民主、办事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良好习惯, 改善和提高了村级管理水平,为全面展开脱贫攻坚战役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组建好党组班子、加强廉政作风建设至关重要。 2018年《江西省水利扶贫行动三年(2018—2020年)实施方案》 指出要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建立水利扶贫监督指导机制。 工作组形成行动方案, 大力推进自查自纠和检查督导, 坚决制止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为全体工作人员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保证江西水利扶贫工作“一廉如水”。

培养年轻党员,组建“智囊团”,紧抓作风建设,夯实组织基础,以党建作为水利脱贫攻坚的旗帜,不断提高党组班子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水平,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擘画了组织蓝图。

二、定点帮扶,制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把水利扶贫作为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工作之一。 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将水利扶贫行动列为新时期脱贫攻坚“十大行动”之一。2015年,习总书记到贵州省调研,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为扎实抓好水利行业精准扶贫、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等各项水利扶贫工作,江西省相继下发了《江西省水利厅关于成立派驻定点帮扶工作队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2017年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工作的通知》《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印发〈2017年水利精准扶贫工作要点〉的通知》《江西省水利厅关于落实厅定点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保障的通知》《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印发〈省水利厅定点帮扶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工作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推动水利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展开。

精准扶贫对象要精准。 沿背村扶贫工作队入驻村里后,首先与坊楼镇和沿背村两委干部一起对全村群众进行了摸家底、查民情,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经过“四议两公开” 公示初选结果和最终名单,对入选最终名单的贫困户采取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的形式, 明确全村54户贫困户具体脱贫时间,采取“党员+贫困户”的脱贫模式,确定“一对一”帮扶责任人。 井冈山市神山村全面采集村内户主信息,创造性地建立扶贫两张卡:“红卡户”代表特困户,“蓝卡户”代表一般贫困户,通过分类识别,重点倾斜帮扶“红卡户”,形成了“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市有档案”整体扶贫格局。

精准扶贫措施要精准。 沿背村扶贫工作队根据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和发展意愿等因户施策,通过就业帮扶、大病医疗救助帮扶、教育帮扶、产业帮扶、政策帮扶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对症下药,确保贫困户在规定时间内实现脱贫摘帽。 神山村扶贫工作队对村里各类水利设施进行全盘摸底,形成《水利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统筹规划编制了《水利扶贫项目库》,制定了《贫困地区水利扶贫计划》和扶贫方案,建立贫困户水利需求档案,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水利扶贫攻坚克难。 宁都县和永丰县主要针对县内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通过专项资金向扶贫项目倾斜等一系列措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现脱贫摘帽。

精准扶贫帮扶主体要精准。 《江西省水利厅定点帮扶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工作方案(2015—2017年)》明确成立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责任处室, 做到具体分工、责任到人。 工作组3 位成员每月驻点时间不少于20 天, 每月定期向扶贫办汇报一次工作。 神山村扶贫工作组也是按照县级以上领导挂乡、单位联村、党员干部包户的形式,派出6支扶贫队,18人常驻扶贫点, 建立健全水利扶贫责任机制。

通过定点帮扶、对口支援,实现“一对一”因户施策,不仅精准有效实现了贫困户脱贫摘帽, 且推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水利预警系统工程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生命安全进一步提供了保障。

三、资金倾斜,支撑水利项目快速运转

自改革开放到2019年,40 多年来全省水利投入累计超过1 900 亿元。1998年长江大洪水之前江西水利投入共94 亿元, 平均每年4.7 亿元;1998年之后江西水利投入每年都大幅度上升,特别是2010年之后突破了每年百亿元的水利投入。 40 多年共加固整治提防超115 座, 累计约3 071 km;新建水库约718 座,除险加固水库约9 259 座; 中小河流治理约866条,约6 520 km;累计解决约815.8万人和约438.69万头牲畜饮水问题;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约806万亩 (约53.7万hm2); 建 成 农 村 水 电 站 约3 955 座, 总装机容量约340万kW,占农村水电技术可开发量80.44%。

政府资金倾斜水利投入,水利资金倾斜投入贫困地区,迅速带动了贫困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相应各项资金政策也相继出台。 2017年,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水利厅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大贫困县水利投入的通知》, 指出对贫困县落实差别化的资金安排和补助政策, 不断倾斜安排水利项目、建设资金, 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建中小型水库、加大水利工程维养补助等一系列基础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水利扶贫工作,确保贫困县按时完成脱贫摘帽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随后《江西省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江西省水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相继出台,明确了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分配原则、适用范围、管理规划和监督检查,确定了江西省水利发展专项资金采用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按职能分工、监督制衡管理模式。

各项政策的出台,加速推动了水利扶贫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的有效运转,中小型水库、山塘提防、农田水利等迅速兴修,既为贫困区脱贫摘帽创造了基础条件,也保障了农村粮食生产安全,助力贫困区良性发展。

四、系统谋划,保障扶贫成效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水利厅在推动水利扶贫工作进程中始终坚持 “加强领导,高位推动;制定规划,落实项目;设立专项,瞄准薄弱环节;政策倾斜,优先扶持贫困地区”系统扶贫方案,从领导、制度、资金、政策等助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 脱贫非一时之功,确保水利扶贫成果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一是大力推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就业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在本地或外出务工、创业,这是短期内增收最直接见效的办法。2017年,水利部出台《水利部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就业岗位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倾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就业岗位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倾斜的重要意义。实施劳务扶贫,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加贫困人口劳务收入,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稳定脱贫的重要手段。 江西省水利厅转发该 《意见》,明确贫困地区村级水管员、河道保洁员、淤地坝管护员等水利管护岗位优先聘用具有相应能力的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从源头上解决贫困人口的经济来源问题。

二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以产带业。 沿背村充分结合地理人文环境资源优势,激活“红色基因”,创办甘祖昌干部学院,创新培训方式,采取“学院没有食堂和宿舍, 吃住都在农家”方式,带动农民增收。 莲花县还重点推进“绿色示范果园建设”,进行果木林开发,扶持村民创业;加快发展空压机、电子信息、特种材料等产业,着力打造电子信息科技产业集群,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兴国县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实现工业经济稳步提升、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活力增强,为当地贫困人口就业提供了产业基础。

三是培养水利专业技术人才,为水利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江西地处中部,山地河流众多,村落分散, 且大部分贫困区地处深山,生活条件恶劣,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稀缺。2012年江西省编委、省教育厅、省人保厅、省水利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省基层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的通知》。2015年3月,江西省首届水利“三定向”学生毕业回到乡镇服务, 为基层输送了大批水利人才。2018年,江西省水利厅下发《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在赣南原中央苏区基层水利系统开展免费水利中专学历教育的通知》, 决定依托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在赣南原中央苏区基层水利系统开展免学费职工非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培养工作,加强职工基础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效提高了在职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

四是深化水利改革, 保障水利设施可持续运行。2020年3月《江西省农村供水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20年6月1 日起正式启动,有效保障了供水单位和用水户合法权益。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目前正在试点先行, 可以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推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改革的引擎, 涵盖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管控等各方面,可有效推进实施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让广大农民真正参与到水利工程管控中,确保水利精准扶贫项目可持续性运行。

猜你喜欢

水利厅江西省水利
模拟成真
省水利厅召开2022年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部署会议等
省水利厅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等
省水利厅科学组织全省秋汛防御工作开展
水利厅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大会等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