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在温州地区输电线路工程管理中的方案研究

2020-01-18黄志清游亦强曾壁环陈长龙李伟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24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资料线路

文/黄志清 游亦强 曾壁环 陈长龙 李伟

近年来愈发增多的电力工程项目,伴随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工程管理信息,单靠人力已经跟不上趋势。而地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则为输电线路工程管理进行大数据研究分析提供了想象实现的空间,企业降本增效也得以寻找到有效方案。

1 现状分析

1.1 难点分析

(1)当前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每年产生的庞大工程管理数据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管理,如人员离岗流动大、技术工人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培养没有系统化管理。

(2)工程文档写作反复修改、自成一体,编制、审核人力成本大,而国家电网公司对项目的精益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工程文档的实施监管力度大、工序较复杂,而部门协同效率较低,资料传递无法系统化管理,因此工程文档的编制和档案的管理则变成重中之重。

(3)财务报表管理分散、整理困难,且投标受制于政策处理、社会新民情的变化,有些项目看似赚钱,实则往往效益可能较低,输电线路工程的效益难以精准。

以上种种难点势必造成人员工作经验、管理数据的流失浪费,使得大量宝贵的无形资源损失,也不符合电力企业降本增效和落实质量安全生命线的宗旨。

1.2 效益分析

如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分析并加以利用,建立线路工程信息大数据系统,则能够降低企业受政策处理的影响和增强施工风险预判;还能降低工序的复杂性,为公司在后续的工程招投标、企业减员增效、优化施工管理上起到支撑作用;并增强电力企业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输电线路工程管理思路分析

针对以上现状和难点,本研究就解决线路工程管理中的方案开发了一套大数据管理软件系统,现对系统中用到的研究思路做详细探讨说明。大数据管理软件系统主界面如图1所示。

2.1 目标、内容

目标:

(1)在高清地图下工程可视化查看、管理。

(2)建立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的各种数据库。

(3)监督管理施工环节信息、自动报表汇总和辅助材料统计信息。

(4)通过新建工程的资料和以往模板数据库的使用辅助写作施工方案。

内容:工程基础杆塔架线资料管理、计划与施工进度管理、施工造价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人员可视化管理和招标与合同管理等。

通过目标的实现和内容的达成,为电力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统计和工程可视化监督管理,帮助做出有效决策和生成标准施工方案,进行精确化管理和降本增效,提升工程的管理水平。

2.2 基于软件系统的研究思路流程

通过研究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一些典例和施工流程,本研究研发的软件系统思路流程如图2所示。

2.2.1 充实数据库

2.2.2 新建项目资料统计

统计一系列开工资料,包括前期图纸、政策协议书、风险评估报告、施工图纸等。统计基础、杆塔、抱杆、工器具信息后在系统内上传,进行完善实际需要增加的工程资料。

2.2.3 项目人员分配

根据项目要求和证书要求合理分配项目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以及监督人员。(如高空作业者需持具体证书方可上岗施工。)

2.2.4 生成项目施工方案

根据以往优秀的施工方案模板,统计好新建项目的所有相关资料并划分人员,辅助写作生成合格的施工方案,达到快捷、标准、优秀的水平和优势。

2.2.5 项目变更资料统计

在项目有工程变更后,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收集上传设计变更明细,进行记录收集。

在控制农业污染方面,要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发展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大力推广符合农艺要求的化肥深施、浅湿灌溉,尽量减少带有农药、化肥的农田污水进入河道;在控制工业污染方面,对排放污水的工厂企业要落实治污措施,污水达标方能排入河道,对排污问题严重的工厂企业要限期整改,确实无能力治理的必须及时关闭;各地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做到工厂企业和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在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方面,要加快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特别是对集中居住区及畜禽养殖场的生产、生活废水加快截污、处理,杜绝直接排放入河。

2.2.6 项目工程可视化监督管理

该系统基于高清卫星地图与电网基础数据结合,能清晰直观展示电网现状与地形,在沙盘上能够点选工程,形成线路工程管理可视化电子沙盘。

3 输电线路工程管理的创优措施

经过以上研究思路的探讨了解,输电线路工程管理依托大数据计算机系统方案,可以通过实现以下种种创优措施,能够有效对输电线路工程管理达到降本增效的要求。

3.1 建立工程档案大数据

本研究措施首先就是要建立工程档案大数据,依托新开发的大数据管理软件系统在高清地图上将工程项目的基础资料进行关联挂接,包括杆塔明细资料、图纸资料、设计变更资料、现场签单资料、工程人员资料等依托平台,按需灵活调用。

根据以上工程档案大数据库的建立,查看基础明细信息,方便选择导出,同时节约成本和完成一次录入,多次使用功能。

如:根据新建项目需求,查询相关人员信息,导出信息表,方便快捷,达到一次录用、多次使用的功能。

由此在人员变动、水平不一、图纸设计变更等的情况下,通过以上措施快速准确选择管理、施工人员,运用工程相关资料。

3.2 结构化工程管理文案的辅助编写

以往电力企业施工文案的编写耗时耗力,并且容易自成一体,导致编写的文案标准、质量不一,且数据容易随着人员变动而遗漏甚至丢失。铁塔组立方案生成表如表1所示。

基于实际工程项目施工中,质量安全是生命线,而施工文案则是施工的前提,是施工规范的保证。

本研究根据线路工程施工的历史经验,来分类建立标准典型的施工方案,分析相关文案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按需选择典型施工类型、规模,在计算机系统软件上即可导出典型施工方案文案。它能改变电力行业人员自成一体和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提高编制方案的水平和效率,也提高了方案的质量,确保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减少遗漏。

表1:铁塔组立方案生成表

表2:使用计算机系统后施工节约时效表

图1:大数据管理软件系统主界面

图2:大数据管理软件系统流程图

3.3 工程材料、报价报表汇总统计

输电线路工程规模大,具体环节长,人员众多,从而导致管理难度大,使得工序也比较复杂。而且材料表、工程报价资料等呈现分散现状,收集处理时比较耗时耗力且容易出错。因此完成工程材料和报价的资料和汇总也是重中之重。

进行材料一键汇总,它简化了工序,节约了时间,使得项目施工管控的效率提高,部门协同规范更有序,比较方便项目进行统计管理,实现电力投资由“广投资”变为“精准投资”,也让招标核价得到直观统计,提高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效益。

4 工程实例分析

本研究以工程220千伏榆宋变110千伏送出工程为例,作简要分析。该工程位于温州市平阳县,建设规模为路径长度15.82km,其中昆阳-围垦π入榆宋变路径长度3.73km,昆阳-墨城π入榆宋变路径长度12.09km,总投资为3841万元。

通过对以往该项目的线路工程施工管理常规办法调查统计,以及本研究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方案进行以上资料的统计和施工方案的自动生成进行对比。其中可节省的时效如表2所示。

通过表2进行统计,一个工程应用计算机大数据系统方案后可节省30-40个工作日,而且数据比较准确和施工方案比较标准、优质、快捷。

这大大减少电力企业的时间和人员的浪费,增加项目的可控时间和减少造价成本,并且资料一经一次录入,以后可多次提取查看利用。

经过实例结果分析可知,输电线路工程管理在依托大数据计算机方案管理后,能提升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能够降低企业受政策处理的影响和增强施工风险预判,时效提高飞速增长;满足电力企业降本增效、精准化投资和精确管理的目的,具有良好应用和推广的意义。

5 结论

(1)基于输电线路工程管理现状难点进行分析,得到依托计算机系统完成目前输电线路工程管理的内容和目标,并总结了其流程思路。

(2)本研究创优措施有:建立工程档案大数据、结构化工程管理文案的辅助编写、工程材料和报价报表汇总统计等,能提升电力企业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公司在后续的工程招投标、施工风险预判、企业减员增效、优化施工管理上起到支撑作用。

(3)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统计分析对比,依托计算机一次录入,多次使用,提高效率;运用计算机技术一次成型,为电力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水平,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4)计算机大数据系统有进一步完善和越做越好的趋势,增强电力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电力企业改革进步,希望同行业人士进一步作深入研究,推动“互联网+电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资料线路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HVDC线路保护
10KV线路装纵差保护的好处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