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特点与防治措施研究

2020-01-17刘伟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刘伟芳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临床症状,并针对具体疾病,对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2

1 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

首先,小儿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急性传染病,在春冬季节较为多发,容易导致患者呼吸道黏膜受损,侵染病原体。由病原体侵染宿主细胞,并在高度密集的室内中随着宿主的分泌物快速扩散,一旦发病极易流行。同时,人群对病原体的免疫力较差,容易受到感染,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的儿童,更容易受到传染。其次,呼吸道传染病具有特异性,需要特异病原侵染才会发病,患病初期的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流鼻涕、全身无力等等,这些症状容易导致医生误诊,因此呼吸道疾病在发病初期有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其继续扩散流行。再次,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可以根据诊断和鉴别进行分类。其中,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水痘、风疹、猩红热等等;非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或流行性脑脊膜炎等。最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方式。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人体传播、微生物传播或间接传播。人体传播是指患儿和正常人群亲密接触,导致疾病广泛传播;微生物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凭借空气作为传播媒介,实现病原体的传播;间接传播是指与患者共用公共物品导致呼吸道疾病的传播等。因此,为了有效降低传染病的传播概率,必须严格从上述三种传播方式进行管理和控制。

2 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症状

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存在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疾病的临床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且呼吸道传染病存在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速度和效果,下文将对数种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症状进行介绍。

2.1 麻疹临床症状

小儿麻疹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咳嗽、发热、眼结膜充血等,患儿皮肤会出现红色斑丘疹症状,并口腔黏膜麻疹黏膜斑。

2.2 水痘临床症状

小儿水痘的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泡疹、斑疹及丘疹,且患儿泡疹破裂后会形成痂皮。

2.3 风疹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症状

小儿风疹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低热、枕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通常较轻;流脑即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并伴有喷射性呕吐症状,同时患儿还会存在寒战、哭闹不安的状态,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2.4 肺结核临床症状

肺结核属于慢性传染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盗汗、呼吸困难等等。

3 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由于儿童患者身体素质较弱,且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冬至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扩散性和治疗滞后性,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采取预防为主的控制措施。

3.1 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小于6个月的幼儿不易受到流行性感冒的感染,是因为受到了母体赋予的抗体的保护。对于6个—3岁的儿童来说,由于其体质较弱,极易感染流感,甚至护理不当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必须密切关注儿童的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工作。流感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药物防治和日常防御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儿童来说,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提升儿童体内抗体数量,来实现病毒的抵御功能。另一方面,为了防治流感,可以通过增强体质来实现。因此,儿童家属需要带领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提升儿童身体免疫力,以抵御病毒的侵袭。同时,还要加强对室内环境的管理,养成经常通风、定期消毒杀菌的良好习惯,并要求儿童尽可能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日常生活过程中应当养成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的生活习惯。

3.2 小儿麻疹的防治措施

小儿麻疹是由病毒造成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发病过程中患儿会引发高热、咳嗽、少痰等症状,并时常伴有支气管炎。同时在发病过程中,患儿口腔黏膜可见科普利克斑,皮肤可见皮疹,症状较为明显,但其发病过程中会逐渐产生抗体,因此治疗较为简单。小儿麻疹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发热期间的防治和并发症的防治两个方面。小儿发热过程中需要利用发汗的方式进行物理降溫,若患儿体温高于39.5℃,则需要送医诊治,并在患儿出诊过程中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退热。同时,在出诊过程中,需要由专业人员实时陪护。对于患儿支气管炎并发症的防治,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定时为患儿翻身拍背,避免患儿无法咳出痰而引发肺水肿,甚至发生窒息。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由医护人员帮助吸痰促进呼吸。另外,小儿麻疹还需要定时进行气血分析,避免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

3.3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病毒侵染小儿呼吸道细胞,导致其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此类疾病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容易感染唾液腺,但因人体组织细胞的特异性,导致病毒侵染后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腮腺炎的主要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及发热等。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患者为儿童及青少年,因此接种疫苗为该疾病的主要防治措施[3]。

3.4 流行性脑膜炎的防治

小儿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侵染中枢神经细胞导致的,严重时会致使患儿出现败血症,并对脑部造成致命损伤。当前,流行性脑膜炎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接种流脑疫苗来实现疾病的控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儿童身体素质通常较弱,且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因此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容易侵害儿童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疾病进行预防,并主动接种相关疫苗,最大程度地保护儿童的健康不受威胁,从而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黄崇斌,王晓,陈婵,李娉娉,洪建余,徐丹.医院儿科呼吸道传染病管理与预防控制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2):133-135.

李丽.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3):140.

吴勇.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特点与防治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04):163.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浅谈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与防治措施
化工机械设备腐蚀原因及防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