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CE-MRA双期检查在头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2020-01-17林飞飞李慧朱宝强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头颈椎动脉磁共振

林飞飞 李慧 朱宝强

【摘 要】目的:探讨对头颈动脉狭窄患者行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双期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到我院接受检查的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学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以及3DCE-MRA双期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将DSA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3DCE-MRA双期检查的检验符合率为167处(91.76%),P〉0.05表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颈动脉狭窄患者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检查,对于颈动脉疾病的篩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3DCE-MRA双期检查;颈部动脉狭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2

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群来说,由于各项身体机能的衰退,将会增加发病几率,脑部和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作为脑血管患者的主要死因,因此,准确判断患者动脉狭窄的程度已经成为治疗的关键。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磁共振血管成像进行头颈动脉疾病的检查,但是由于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的成像时间相对较长,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狭窄部位十分复杂的血流以及缓慢的血流,将会导致饱和效应的发生以及信号的丢失,最终造成动脉狭窄诊断过度的情况[1]。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双期检查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以及图像清晰的特点,对于患者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十分准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本次研究选择到我院接受检查的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学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以及3D CE-MRA双期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到我院接受检查的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学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以及3D CE-MRA双期检查,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60.12±1.33)岁。患者均表现出头痛、面瘫、头晕、肢体乏力、语言混乱、意识障碍以及肢体乏力等脑梗死或者脑缺血疾病的临床症状,经过3D CE-MRA双期检查后7d内进行DSA的检查。

1.2 检验方法

3D CE-MRA检查:使用机器型号是西门子3.0兹共振进行冠状面高分辨采集扫描,扫描范围则在主动脉弓部指导胼胝体的上方,增强剂:将15到20ml利用欧乃影注射液(钆双胺注射液,批准文号:H20140684生产厂家:GE Healthcare Ireland)于患者肘部进行静脉注入,注射的速度控制在每秒钟1.5到2ml之间,注射完毕后使用20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冲管速度在2.0ml左右,扫描参数:①监测层面。患者冠状位平面椎动脉与C5/C6椎间盘水平,当C5/C6椎间盘水平的椎动脉变亮后,等到动脉期扫描全部完成后立刻进行第二期的扫描。TE:10ms、TR:36ms、反转角:25°,视野:360×324mm,矩阵:320mm×256mm,扫描原始图像为104层。

DSA检查:使用西门子Artis zee Ⅲ floor数字血管造影机,采用Sedinger的穿刺技术,穿刺患者右侧股动脉,并且放置动脉鞘,经动脉鞘送入导管以及导丝,将导管导入患者双侧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最后进行常规的血管造影。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检查结果。将3D CE-MRA原始图像经过工作站处理后,使用减影技术将血管内周围的背景消除,经过最大的信号强度投影、多平面重建以及容积再现等技术进行多方位的旋转,进而获取更加清晰的头颈部血管图像。将DSA检验结果作为判断标准,准确评估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狭窄度=(1-颈内动脉最窄处内径/狭窄病变远端正常颈内动脉内径)×100%。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确定后,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指标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进行测评,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描述,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两组数据结果有统计学参考价值。

2 结果

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经过观察患者两侧颈动脉起始部以及两侧颈总动脉起始部等存在1042个血管段,将DSA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DSA动脉狭窄为172处,闭塞10处,3D CE-MRA双期检查动脉狭窄为158处,闭塞9处。3D CE-MRA双期检查检验符合率为167处(91.76%)。P〉0.05表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的发生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动脉狭窄的发生部位以及具体程度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DSA作为评估以及诊断头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标准,但是具有检查费用高、存在辐射、价格昂贵的特点,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并发症相对较高,因此,DSA已经难以作为筛查血管病变的常规手段,近年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介入性的治疗当中。近年来,伴随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3D CE-MRA技术具有无创性、安全性、省时以及无辐射性的特点,通过利用对比剂缩短血液T1值,随后使用超快速、高权重的T1WI序列准确记录差别之处,使得血管和背景之间的颜色呈现鲜明的对比。经过大量的讨论和分析,充分得出以下的结论:3D CE-MRA双期检查的检验符合率为167处(91.76%)。P〉0.05表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与DSA检查方法相比[2],通过采取3D CE-MRA双期检查,检验准确率较高,主要是由于3D CE-MRA双期检查能够确保对比剂和血液之间的充分混合,进而提高血流信号的稳定性,通过利用透视触发技术以及K空间中心优先的采集技术,监视层面是将冠状位椎动脉与C5/C6椎间盘水平为主,当C5/C6椎间盘水平的椎动脉变亮立刻进行扫描,能够有效弥补了扫描延迟时间的缺点,有效把握了延迟的时间,进而能够更好的观察患者的动脉形态。

结语:综上所述,3D CE-MRA双期检查头颈动脉成像的结果与DSA检查具有一致性,能够提高对于头颈部动脉狭窄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姜海龙,王丽萍,毛存男等人.双流高压注射器进行低浓度对比剂CE-MRA在头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01):110-112+119.

刘海博,黄兴,姜微.磁共振3D血管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8,4(03):69-72+81.

猜你喜欢

头颈椎动脉磁共振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发泡胶个性化头枕+头颈肩热塑膜在固定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中的应用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美国FDA:批准HPV9价疫苗用于预防头颈癌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