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心小胆囊结石惹上大麻烦

2020-01-17林腊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胆囊癌胆总管胆汁

林腊梅

【中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2

胆囊结石是胆汁内某些成分沉积于胆囊后形成泥沙或石头样的物质,按照其成分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胆固醇性结石、胆色素性结石、混合性结石等。胆囊结石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目前临床仍未明确其具体成因。胆囊结石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女性发病比例略高于男性,而北方地区发病率高于南方地区。

对于患者而言,胆囊结石是一颗“定时炸弹”。患者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上腹或右上腹会出现阵发性胆绞痛,可放射于肩胛部及背部,部分患者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终生无症状,而是在体检或其它检查中偶然发现。无论胆囊结石患者有没有症状,一旦确诊都不容忽视。较小的胆囊结石容易在胆囊壶腹部或胆囊管处发生嵌顿,胆汁排出部分或完全受阻,轻者加重胆汁淤滞,重者发生急性胆囊炎、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除了发病之后的疼痛外,胆囊结石还会对人体产生其它影响。由于大部分胆囊结石是不固定的,体位的变化会引起结石的移动,因此体位发生变化后胆囊结石可能会掉进胆总管,且结石越小,掉到胆总管的机率就越大。胆总管与胰管交界处开口非常细,泥沙样胆囊结石很容易卡在胆总管下端,导致胆汁反流至胰管,引发急性胰腺炎,且胆囊结石体积越小,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就越高,而急性胰腺炎可能会引起严重症状;此外,胆囊结石还有可能反复摩擦胆囊,胆囊内壁反复炎症增厚,可能会引起胆囊癌。由此可见,小小的胆囊结石可能会引起大麻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胆囊结石到底要如何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患者年龄较小,结石体积较小,平时症状不明显,可暂时无需手术处理,只需定期随访并注意饮食即可。但如果病情持续加重,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发烧,或出现明显息肉,则要采取手术治疗。通常以下情况需要进行手术。针对有症状的患者,无论是单发结石还是多发结石,都建议行胆囊切除术;针对无症状的患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建议手术切除:单发结石但直径大于3cm者;多发结石且结石具有脱落至胆总管下段具有引发胆源性胰腺炎风险者;合并瓷化胆囊者;合并糖尿病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壁显著增厚且无法排除胆囊癌变者;影像学检查可见合并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者;即使患者单发结石、结石直径不超过3cm、无症状、影像学检查也未见胆囊壁增厚者,如果既有胆囊癌家族史、年龄在50岁以上、合并多年糖尿病者,仍然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目前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重要手段之一,光靠药物无法消掉结石,具体治疗过程中要根據患者的情况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在符合相关适应症的基础上,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损伤更小,且疗效更确切,但不符合腹腔镜手术适应征的患者仍然行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当然,具体临床上,由于患者结石的大小,结石发作时的症状等情况,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是否需要手术要由医生来做决定。摘除胆囊对人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有一些人可能消化功能会受一点影响,需要2个月到2年的时间来适应。另外,有糖尿病、心肺疾病的患者应引起重视,因为胆曩结石的急性发作可加重这些合并症,所以这类病人越早手术对恢复越有利。除手术治疗外,约有20%-40%的患者可以终身带石生存,只要平时没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发生,就可以和结石和平共处,不需要手术治疗。但每半年应做一次 B 超,观察结石有没有增大,胆囊壁有没有增厚,胆囊有没有萎缩等。

当然,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规律饮食,促进胆囊规律收缩,预防结石形成;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及胆固醇的含量,保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多饮水,一日三餐多食汤水,并适当饮用新鲜果汁、绿茶等,可起到稀释胆汁、促进胆汁排出的作用。此外,要合理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治疗胆肠蛔虫病等。

猜你喜欢

胆囊癌胆总管胆汁
早期护理对腹腔镜胆总管患者术后炎症应激的改善探讨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的对比研究
DNA 突变让老美易患胆囊癌
脾气不好可能得了胆汁病
胆囊癌26例超声诊断分析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探讨
胆囊癌误诊13例
健脾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