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警惕流行性腮腺炎

2020-01-17漆春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腮腺腮腺炎流行性

漆春梅

【中图分类号】R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

张女士的儿子明明今年5岁,于幼儿园就读,本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明明就哭闹着不去上幼儿园,并一直说自己的耳朵痛,张女士立即对明明的耳朵进行查看,右侧耳朵周围红肿,张女性想安抚等帮明明揉耳朵,刚接触耳朵皮肤后就被明明拒绝,并明确表示,张女士的触摸让耳朵更加痛;张女性准备在吃完早饭之后带明明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吃饭时,明明拒绝张口吃饭,并表示吃饭时耳朵更加痛,张女士赶紧带儿子到市医院进行就诊,经儿科医生检查告知张女士,明明是患上了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俗称为痄腮,好发于春、冬两季,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導致急性传染性性疾病,多见于学龄儿童及婴幼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流行性腮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非化脓性肿胀并伴有全身发热,疾病呈进展性,可能会导致个腺组织及各脏器的损害,部分患者在疾病进展期间可能继发卵巢癌、睾丸炎、胰腺炎、脑膜炎及永久性耳聋,严重甚至导致残疾及死亡等不良预后的恶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腮腺炎患病患者不断增加,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于上世纪末,腮腺炎病毒活疫苗被确立起来,并于全球82个国家及地区被推广应用,加入到国际免疫计划;因其疫苗的高覆盖导致腮腺炎疾病发病率显著降低,临床与腮腺炎疾病高度相关的永久性耳聋及生殖系统疾病也逐渐消失,临床疾病预防取得了较好的反馈。

儿童腮腺炎疾病临床具有隐匿期,长达2~3周的潜伏期,感染患儿才会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那么疾病前兆有哪些表现呢?及时发现潜伏的疾病,并予以针对性的早期治疗。

一、早期前兆:

1.全身不适:部分儿童在患病前期,约2.~3.d的时间会出现头痛、发烧、食欲不振及呕吐等全身不适症状,考虑儿童机体抵抗力的差异性,部分临床表现不甚显著,儿童可能出现暂时食欲不佳,无法正确表达机体感受时,家属需加强对儿童主观感受的关注,加强日常生活观察,及时发现疾病早期前兆,及时给予治疗。

2.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临床初始表现为腮腺局部肿大,腮腺的主要部位于耳下,若儿童出现耳下肿大并伴有疼痛,可判定为腮腺肿胀,临床多见于一侧肿大,约过1.~2.d的时间,对侧腮腺会逐渐肿大,肿大的范围不断扩大,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并向周围不断亏大,边界模糊,皮肤表现为红肿,局部皮肤温度较高,并伴有弹性感觉。

3.食欲不佳:若儿童出现腮腺肿大,张口进食会伴有疼痛感受,儿童会拒绝进食,且腮腺炎疼痛在进食酸性食物的同时疼痛感显著,部分儿童患者还会伴有舌下腺肿大及颌下腺肿大等情况,均影响儿童进食情况。

二、流行性腮腺炎的紧急处理

流行性腮腺炎病情不危重,但是患儿需要及时隔离,由于疾病具有一定传染性,患儿不能去上学,控制疾病的传播,疾病隔离的期间以患者腮腺红肿消退为宜;避免患儿与正常儿童接触,考虑疾病具有一定潜伏期,患儿机体在感受腮腺炎病毒后,需要过一定时间才会发病,临床疾病潜伏期多为14d~21d,平均时间为18d。当集体机构单位发现个别腮腺炎疾病患儿,需于每天早上进行疾病筛查,以便尽早发现疾病的早期表现,及时询问儿童感受,早期治疗,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及时对疑是患儿进行隔离,避免疾病大肆传播;给予接触的儿童板蓝根进行预防,采用30g的板蓝根以水煎煮后服用,持续服用3d[1]。

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疾病流行特点,应采用预防干预为主体的疾病防疫,加强宣教教育,对集体机构,例如幼儿园、学校的机构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流行腮腺炎疾病发病机制、潜伏特异性、疾病早期表现、预防措施及紧急治疗措施等相关对师生进行讲解,提高人们对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认知,加强机体机构对传染疾病的重视度,加强儿童自我防护意识,不仅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疾病,针对其他疾病的防御措施了解也是十分有意义;借助学校出版宣传栏,向村民及社民发放疾病手册,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对已患病的儿童进隔离,于隔离前针对疾病因素、隔离情况对儿童进行讲解,避免患儿出现恐慌及哭闹,及时安抚患儿的情绪;针对接触病毒的儿童予以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注射;针对未接触病毒的儿童进行疾病防护讲解,并告知不要接触已患儿童。

三、居家防护对策

一般情况下,流行性腮腺炎肿胀情况会于2~3d到达高峰,并持续4~5d后不断消退,临床全身不适症状会逐渐消退,疾病进展周期约为1~2周,患儿居家护理时间较长,患儿家属需加强对相关防护对策的了解,提高患儿家属护理能力,确保患儿安全过度疾病进展期[2]。

1.隔离护理:儿童一旦被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需于第一时间进行隔离,隔离期限于腮腺炎疾病消退为主,避免疾病传染给其他儿童;居家护理期间,家属需告知患儿多注意休息,多给予患儿饮水,加强对患儿口腔卫生的护理,于餐后及进食后及时告知患儿进漱口;加强家里环境干预,注意室内温度及湿度的调节,定期进行开窗换风,由于该例患儿发病时间为冬季,室内的温度不流通会导致病毒留恋,避免对流风,以免患儿感冒;若患儿感冒,机体免疫力降低,腮腺炎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延长,感染发生几率加高,严重影响疾病治疗进程。

2.高热护理:患儿出现高热时需及时采用物理降温,采用湿毛巾擦拭患儿的身体,或借助酒精对患儿身体进行拭擦;若患者高热不退,需及时就医给予患儿退热药物治疗;腮腺炎急性发作期间,为了缓解患儿腮腺疼痛感,患儿家属可采用冷毛巾对局部病灶进行湿敷。

3.加强饮食干预:患儿由于腮腺炎性症状,进食痛感加剧,若进食酸性食物会加重腮腺的分泌,增加患儿疼痛;患儿家属避免给予患儿酸性食物,果汁也避免予以患儿,以流质食物或半流质食物为主,例如软饭、稀饭及面条等作为主食;临床显示淡盐水利于腮腺炎症的消退,可适当予以患儿淡盐水漱口或饮用;多给予患儿清热解毒的食物,例如赤小豆汤、绿豆汤、白菜汤、藕粉、马齿笕、萝卜汤,很适合儿童食用,利于炎症的消退[3]。

参考文献:

聂荣荣,聂小红.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调查和预防控制措施剖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8):1102-1103.

于湘熹.我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控策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5):2689-2691.

张喜标.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调查与预防控制措施[J].辽宁医学杂志,2017,31(3):29-31.

猜你喜欢

腮腺腮腺炎流行性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应对?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手术治疗腮腺混合瘤临床疗效观察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有何不同
流行性感冒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是否结扎腮腺导管与并发涎腺瘘的探讨
治腮腺炎
兴国县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白喉处方选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