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2020-01-17陈伦俊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处理措施不良反应预防

陈伦俊

【摘 要】目的:探析小儿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全年接种的3515例接种百白破疫苗小儿作为调查对象,对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基础组不良反应法身个情况低于加强组(P<0.05),夏秋季的不良反应情况高于冬春季(P<0.05)。结论:不良反应最少的年龄段为小儿在3—14个月时,其冬春季进行接种的不良反应高于夏秋季,此阶段是临床预防和处理的前提。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预防;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2

为了提高儿童对百日咳、破伤风和白喉这三种流行疾病的抵抗力,多对3月—6岁的儿童进行接种疫苗,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疫苗、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按照适当比例经过调制而成的,其免疫效果得到广大小儿家属的认可。但在百白破疫苗提高预防力的同时,会给小儿带来不良反应,部分小儿会出现嗜睡,起皮疹、身体微热等症状[1]。为了更好的了解小儿集中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分析其预防和处理措施,本文通过观察3515例接种百白破疫苗小儿作为调查对象,现在调查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全年接种的3515例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基础组(n=1815)和加强组(n=1700),基础组的年龄为3—14个月,加强组的年龄为15—24个月;按其夏秋季和冬春季划分为1715例和1800例。儿童年龄均在3—24个月,经过诊断皆无其他症状,根据国家规定,要对这些儿童进行接种疫苗。

1.2 调查方法

通过网络检索方法,对我院2018年疫苗接种后儿童异常反应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比两组儿童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16)进行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及不同季节造成的不良症状进行对比[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局部和全身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对比在夏秋季和冬春季小儿在接种后不良反应的症状的法身个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资料运用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值变量数据采用()表示,采取t检验;无序分类数据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基础组不良反应法身个情况低于加强组(P<0.05)。

2.2 季节对儿童接种后的影响

通过儿童接种在夏秋季和冬春季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夏秋季的不良反应情况高于冬春季(P<0.05)。

3 谈论

百日咳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5岁以下的儿童容易受到感染,其发病时间多在冬末春初,其咳嗽时间较长,会给小儿带来巨大的痛苦,得了百日咳的小儿不能和小儿进行正常的接触,限制小儿的发展。为了让小儿预防百日咳、破伤风和白喉的影响,现阶段医学多对小儿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提高小儿的免疫力,为小儿之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3]。疫苗接种后所引发的不良症状由多种因素造成,包括疫苗本身问题和疫苗的使用方法,以及其他影响因素。使用疫苗的时候,若发现其没有在8摄氏度下儲存,没有进行严格的无菌接种,没有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或者接种部位受到外物的感染,都会对儿童早晨该不良反应。通过表1可知,加强组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P<0.05),夏秋季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冬春季(P<0.05)。要想对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接种和处理,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接种前:①尽量在儿童4~15个月时进行接种,其季节选择冬春季,若天气气温过高,就要让儿童推迟接种。检查小儿是否患有急性病和慢性疾病,检查小儿是否有过敏体质,若是过敏性体质,就不能对其进行接种[4]。②在进行接种前准备好疫苗混悬液,检查疫苗是否符合规定标准,若疫苗有分成出现,则该疫苗不能使用。③根据小儿的年龄选用合格的注射器,对于3—14个月的儿童应使用5号针头,对于15—24个月的儿童应使用5号以上—6号的针头。④与儿童家属进行交流,使其了解小儿接种的禁忌症,对小儿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

接种时:①在对小儿进行接种时,要对小儿态度亲切,稳定小儿的情绪,让其安稳的进行接种。②在小儿手臂上的三角肌进行接种,同时要避开小儿手臂上的静脉,其插入深度在针头的30%以内。③在接种结束后,要让家长用沾有消毒液的棉签对针刺部进行按压,市场为两分钟,在确定无异常后方可离开。

接种后:指导家长清洗小儿接种部位,保证其干净、清洁,用温热的毛巾对其进行热敷,每次热敷半小时,一天三次,在热敷时要观察小儿皮肤特征。②指导家长关注小儿的身体状况,对小儿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小儿因出汗和着凉引起不良症状的发生,在小儿接种后的前几天,让小儿在室内活动,避免小儿外出,最终造成不良情况的发生[5]。

综上所述,不良反应最少的年龄段为小儿在3—14个月时,其冬春季进行接种的不良反应高于夏秋季,此阶段是临床预防和处理的前提。

参考文献:

张锦清,朱幼琴,许瑞宝.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390-391.

张蕊. 百白破疫苗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案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172-172.

祝长华. 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181-182.

刘燕. 减少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3):184-185.

赵晓忠. 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问题探讨[J]. 当代医学,2016,22(8):163-164.

猜你喜欢

处理措施不良反应预防
一千瓦电视发射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浅析三门核电厂设备冷却水系统运行失效和处理措施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