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患者静脉输液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2020-01-17宗青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体会观察

宗青

【摘 要】自21世纪以来,在国民经济、城市化进展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同比增长的趋势下,老龄化社会也接踵而至,成为了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本文以老年人患者静脉输液为例,通过详细阐述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静脉穿刺的相关概念及护理要点,以及讲解输液后拔针需要注意的护理要点,充分阐述我对于此课题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旨在提升我国医疗事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压力,为老年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老年人患者;静脉输液;观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2

自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社区老年人口的比重也同比上升,社区老年人患者的输液率也屡创新高。基于老年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老年人易患的疾病较多,再加上老年人本身的基础性疾病,其住院治疗的机会更多于青壮年人群。当老年人来到医院后,根据病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便成了必不可少的一大环节,为此,带来的问题及影响也成为了我们不可忽视的一大方面。老年人患者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其静脉输液也成为了临床主要的护理问题,在临床护理中也占据着较大地位。为了让老年人患者缓解痛苦,保持身心的放松及愉悦,就需要深入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护理操作人员需要苦练技术,争取一针成功,避免二次“伤害”,提高静脉输液的质量与水平,提升老年人患者输液的安全性与满意程度。

1 静脉输液的相关内容概述

1.1 静脉输液的含义

静脉输液,即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1]。

1.2 静脉输液的原理

静脉输液的原理主要是依靠液体静压和大气压,当其所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力高于人体静脉压时,其液体就会慢慢输入人体的静脉内,完成静脉输液操作。

1.3 常用的输液部位

输液部位的选择要根据病人的年龄、神志状况、体位、病情状况、病程长度、输液时间、静脉情况等进行穿刺部位的选择。一般来说,成年病人最常选择的部位为手背静脉网,小儿常选择的穿刺部位为头皮静脉。除此之外,由于老年人患者的血管脆性大于成年患者,故其在穿刺的过程中,应避开手背静脉网,避免穿刺活动性大、凸起的静脉,以免滚针,造成二次“伤害”。此外,在输液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破损、肿胀或出血现象。对于病程时间较长的患者,应遵循“自远心端向近心端”的输液宗旨,合理选择输液部位[2]。

1.4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遵循“三查八对”制度,在操作前、操作中以及操作后对患者所输液体进行检查,避免污染液体,防止患者感染的同时,坚持将医疗事故差错率减值为零。

(2)严格遵循静脉输液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合理安排输液的种类顺序。

(3)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在静脉输液操作完毕后,护理人员应对表调整输液速度。一般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调节滴速,据医嘱进行调节。

(4)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巡视,及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判断有无发生输液反应。一旦发生输液反应,要根据输液反应的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2 老年人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

(1)一般老年人都存在自身慢性疾病,疾病迁延时间长,经久不愈,多长期发作,故需长期静脉输液治疗。(2)老年人的血管脆性大,一旦穿刺失败对于血管就会造成不可逆性的损伤,再加上老年人的自身修复能力弱,修复速度慢,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3)由于某些药物的特性,如化疗药物,会增加对血管的刺激,从而导致血管硬化等并发症。(4)老年人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身体的老化速度也不断加快,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也有所消退[3]。

3 静脉穿刺的护理

(1)首先,护理人员在实行静脉输液操作前,要取得老年人患者的信任与理解,做好解释工作。其次,要主动询问患者的病情状况,有无过敏的药物或食物。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查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告知患者由于输液需要一段时间,故需要提前去卫生间,以免在输液过程中引起不便。

(2)穿刺时,要遵循“自远心端向近心端”的输液宗旨,合理选择输液部位,注意保护血管。

(3)由于输液室的病人多,病情纷繁复杂,病人的身体状况也有所不同,故在工作中应当有所侧重。具体来说,对于较粗、显而易见的血管,可在血管上方进针;对于较细小的血管,应视情况缩小穿刺角度,进针见回血后即可固定针栓;对于体型肥胖,血管不好找到的老年人患者,穿刺角度可稍大,增加一针成功的概率;对于患有糖尿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减慢进针速度,观察回血情况,可适当挤压输液管以检查针头是否在血管内。

(4)若第一次静脉穿刺未成功,应予以拔针,嘱病人按压休息片刻后,再重新选择血管进行静脉穿刺,严禁在同一位置反复穿刺。

(5)要加强对病人的巡视,观察病人有无出现输液反应,并告知病人呼叫器的位置,及时解决输液故障问题。

(6)输液完毕后,拔针速度要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无痛的目标或为患者减轻痛苦。拔针后,要嘱患者按压3-5分钟,不可以局部揉按,以免引起局部淤血形成。

4 体会

当老年人到达医院时,静脉注射治疗成为他们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产生的问题和后果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老年患者与其他年龄组的不同之处在于,静脉注射也已成为一个重大的临床问题,并在临床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护理人员应将练好扎针技术作为首要目标,在静脉穿刺中,帮助老年人患者减轻他们的痛苦,保持他們的健康和福祉。除此之外,医院也应该重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积极组织相关讲座,让护理人员充分了解老年人患者的特点,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从根本上提高对老年人患者的护理水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年人患者已经成为医疗团体中较大的组成部分。老年人患者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其静脉输液也成为了临床主要的护理问题,在临床护理中也占据着较大地位。根据老年人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护理,有利于帮助老年人患者缓解痛苦,保持身心的放松及愉悦,深入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督促护理操作人员苦练扎针技术,争取一针成功,避免二次“伤害”,提高静脉输液的质量与水平,提升老年人患者输液的安全性与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安丰苗,马新音.老年人静脉穿刺术中应注意问题.齐鲁医学杂志,2017,2:147.

陈兴秀,陈永新.静脉输液及抽血标本时按压穿刺点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17,13(1):10.

吉爱平.静脉穿刺针拔除速度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8(A):38.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体会观察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