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2020-01-17吴珊珊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脑外伤不良情绪优质护理

吴珊珊

【摘 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32例脑外伤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各16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优质护理,对比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效消除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外伤;不良情绪;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

前言

脑外伤为神经外科疾病,发病率高,因头部猛烈撞击造成脑组织损伤,伴随多种临床症状,如注意涣散、昏迷与痴呆等,且存在丧失记忆、运动障碍等并发症。脑外伤致病因素较多,如交通事故、跌坠伤等,死亡率较高[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迅猛,脑外伤治愈率逐渐提高,但患者术后伴随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需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本文将以32例患者为对象,探究优质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32例脑外伤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各16例。常规组,男女患者分别为8例与8例;年龄为29~59岁(42.56±3.67);交通伤、坠落伤与砸伤分别为9例、6例与1例。干预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0例与6例;年龄为30~57岁(42.86±3.45);交通伤、坠落伤与砸伤分别为10例、5例与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行口头健康教育、体征观察等常规护理。

1.2.2 干预组

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

心理干预:结合患者一般资料、疾病发展实施心理疏导,对患者所提出疑虑耐心倾听,并积极给予解答,进而缓解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认知护理: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讲述疾病有关知识,其中包括治疗情况,强调治疗重要性与安全性。行为干预:询问患者喜欢的音乐与电影,在病房播放,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的治疗氛围,放松身心。情感干预: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指导其家属增加对患者的关心,使患者感受到来自亲人与陌生人的关爱。饮食干预:指导患者的饮食,以富含维生素、高热量等清淡食物为主,对于水肿患者应当控制水摄入量。术后恢复护理: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按摩,在术后,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每隔2h进行一次翻身,待患者并亲好转,指导患者下床活动,且运动量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促进患者肢体活动功能恢复。对于有意识的患者,与其进行交谈,从简单发音开始,加强训练,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体征护理:脑外伤患者在发病时伴随水肿、出血、脑细胞组织坏死等表现,需加强生命体征的关注,若存在血压低、脉搏低现象,需注意是否发生内脏损伤,及时检查排除;若患者意识不清、昏迷,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其脑病迹象进行监测,如光线反射、瞳孔针尖样缩小等,需警惕是否发生脑病。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狀态、生活质量,进行分析。

心理状态:使用HAMA量表、HAMD量表分别在术前、术后进行评估。

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用检验,表示方法为%;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方法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外伤属于危急病症,其病情变化较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多数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功能障碍,如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等,但大脑功能是可塑的,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2]。优质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干预,分别从患者的心理、饮食、功能恢复等实施针对性护理,其中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由于脑外伤属于身心摧残疾病,其突发疾病容易造成患者焦躁、抑郁等负面心理,而不良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由此可见,实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治疗,有助于脑外伤术后的功能恢复。另一方面,患者在术后身体较为虚弱,需加强饮食指导,保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恢复。除此之外,合理的肢体活动与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3]。

本次的研究中,对16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1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可见,干预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效消除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刘霞.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7):164-166.

吴长香.针对性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16):168-169.

林清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68-69.

猜你喜欢

脑外伤不良情绪优质护理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