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化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

2020-01-17沈彩红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冠心病

沈彩红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整体化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00例自2017年3月起近2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别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加用整体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效果优良率(92%)高于对照组(76%),差异显著(χ?=4.762,P<0.05);SDS、SAS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GQOL-74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19.487,P<0.05)。结论:采用整体化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护理效果,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整体化康复护理;冠心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

冠心病属于临床较为常见心血管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相关研究显示,给予冠心病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1]。为此,笔者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整体化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纳入100例,均源自于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入组标准:①入院时间:2017年3月-2019年3月;②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③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①存在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别将100例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值36岁,年龄最大者75岁,平均年龄(58.36±3.2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8例,中学17例,大专及以上2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值35岁,年龄最大者76岁,平均年龄(58.68±3.4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6例,中学20例,大专及以上24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基本相同,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加用整体化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健康宣教。以宣传册或多媒体形式向患者展示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保持充足睡眠、戒烟酒、保持平稳心态等;②心理干预。根据患者文化水平结合其接受能力采用不同方式向其讲解整体化康复护理干预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有效性,对患者存在的疾病有关疑问要耐心解答。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其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③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坚持服药的必要性,使其认识到不按时、按剂量服药的弊端。④运动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运动计划,逐渐增加运动时长与运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护理效果、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评价标准:经护理干预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与T波与ST-T波正常,疾病症状完全消失视为优;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减少高于50%但低于70%,心电与T波与ST-T波趋于正常,疾病症状缓解视为良;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恶化视为差。不良情绪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量表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生活质量采用GQOL-74量表进行评价,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χ?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为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组护理效果 如表1所示,研究组护理效果优良率(92%)高于对照组(76%),差异显著(χ?=4.762,P<0.05)。

2.2 比较2组不良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如表2所示,研究组SDS、SAS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GQOL-74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19.487,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该病进一步发展后会导致患者冠状动脉阻塞,严重后会造成心肌血氧、缺血引发心绞痛等症状的发生[2]。近年来因冠心病导致死亡患者呈逐渐增多趋势。临床对于冠心病尚无彻底治愈方法,通常采用有效措施对疾病进行预防及疾病进展进行控制,从而降低因病致残率与致死率[3]。冠心病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患者的自身意识与护理服务对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增加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并在生活中对自我管理进行逐渐完善,从而使疾病症状得到缓解,自身痛苦得到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4]。

本次研究给予冠心病患者整体化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效果优良率(92%)高于对照组(76%),差异显著(χ?=4.762,P<0.05);SDS、SAS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GQOL-74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19.487,P<0.05)。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5]。提示采用整体化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护理效果,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孙晴.整体化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2):189-190.

余丹华.整体化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1):109-110.

吴杨.整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4):25+29.

袁媛.整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3):43-45.

黄丽君.整体化康復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4):279-280.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