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1-17罗霞胡忠金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脊髓损伤生活质量

罗霞 胡忠金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接收的5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残余尿量、膀胱容量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都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膀胱功能,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

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脊髓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其部分机体功能障碍,如四肢活动受限、大小便功能缺失等。神经源性膀胱炎就是其中一种并发症。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大小便失禁,尿不尽,非常影响其生活质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改善膀胱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探讨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接收的5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29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21-52岁,平均(34.47±7.66)岁;研究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22-53岁,平均(35.09±6.89)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定期为其测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对患者病情进行观测。引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其进行饮食护理和心理疏导。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护理内容如下:(1)药物护理:谨遵医嘱,引导患者进行神经节苷脂、促进脊髓微循环药物的干预,使用高压氧干预;(2)早期康复护理:为患者勤换体位,保持脊柱正位,为其活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进行按摩,防止肌肉痉挛;为患者进行自主排便和刺激排便的训练;(3)物理疗法:使用电疗刺激和超声波方式,为患者进行膀胱功能恢复;(4)将患者的残余尿量通过导尿管分次导出;(5)对患者的肛门、膀胱等进行刺激,促进膀胱反射性收缩;(6)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排除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对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进行观察;

1.3.2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

1.3.3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内容包括情绪管理、社会功能、解决问题能力、人际关系四项,总分100分,每项2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 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膀胱功能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24.06±3.06)和(42.16±3.66),对照组分别为(34.77±4.11)和(51.89±5.46),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由于膀胱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也对其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他们的预后状况。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采取药物辅助,对患者进行物理疗法和电刺激等方法刺激膀胱排尿和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改善膀胱功能,消除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残余尿量、膀胱容量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都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膀胱功能,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杨悦,张建梅,谢娜. 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響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48-51.

猜你喜欢

脊髓损伤生活质量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
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